二階段子,片斷二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R?閱讀原文片段
如果父母反對你的婚事,你該怎么辦?許多人由于“不想傷了父母的心”,而陷入“不愿和深愛的他(她)分手”的痛苦中。有人勉強自己守著對于父母的承諾,選擇放棄感情,也有人努力說服自己的父母。這種事只看當事者如何做決定,沒有正確答案可言。但若對照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課題的分離”來思考,可以得出以下的對應方式。
“雖然得不到父母的贊同確實很可惜,但我想和自己選擇的人結婚。”只要這么宣布就行了。當然,也有人會猶豫不決:“可是這么做會傷了父母的心??????”然而,父母因為孩子的婚姻而傷心,這是“父母的課題”,不是你的課題。
不要干涉“父母的課題”,也不要讓父母干涉“自己的課題”,你該做的是面帶微笑,清楚對他們說“不”。
此時的你不可以責備父母,更不能做出任何暴力的行為。當然也不能強迫父母當下認同你的決定。因為無論贊成還是反對都是父母的課題,不是你的課題。
I 重述知識
我們會遇到一些問題 ,左右為難,感覺怎么做都不對。其實我們可以按照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課題的分離”來思考,只要明確了這是誰的課題,也就是明白由誰承擔事情的結果,比如和誰結婚,這件事的后果是由你來承擔,所以和誰結婚是你的課題,不是父母的。至于父母接不接受是他們的課題,針對這個問題你要直接向父母表明自己的想法,而且表達意見時要尊重父母,不得強迫父母認同你的決定。
A1: 聯系經歷
前幾年,認識一個男生并又過一段時間的交往,相處幾個月下來覺得做朋友很好,但做情侶缺少三觀的認同越相處越疲憊,我把想分手的想法告訴了父母,著到了強烈的反對,他們認為是我太挑剔,脾氣太差,而且拿他們那輩的愛情觀做例子,認為哪來那么的一見鐘情,純粹的愛情,并告訴我結婚就是過日子,只要雙方合適、感情是可以慢慢培養的。很長一段時間,我被他們盲目認定的關系壓抑的十分疲憊。為此,那段時間和父母的關系也漸漸變得很尷尬。
一段時間后,我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總要去面對去解決。選好一個合適的機會,我把父母叫在一起開了一個家庭會議,首先,我先闡述我很理解他們關系我、為我好的心。然后,我再表達我和他在相處的種種不搭的例子,希望他們的理解。最后,我在耐心地告訴他們如果我們按照你們的想法勉強在一起,會出現怎樣的局面。通過這次的溝通,雖然我能感覺他們還是沒有完全的贊同我的想法,但態度有了明顯轉變,從直接的反對變成給我建議。
A2:
幾年后,結婚了,和現在的老公。面臨著要娃娃的事情,父母很著急希望我們能快一點要一個寶寶,但由于身體的原因一直沒懷起,雖然,他們沒有很明顯的催我們,但從某事情中,我還是能感受得到的,我有抽了一個合適的時間,和老媽冷靜的聊了要娃娃的事。如下觀點:
1.我們都喜歡寶寶,并且一直在準備。
2.我們一直在去醫院接受專業治療。
3.有些事情不是催、或者著急就能行的。
4.我們都要保持較大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