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現如今飯可以少吃一餐,WIFI不可以斷一天……據觀察家族微信群隊伍逐漸龐大,姨媽、舅舅、爺爺輩的家人成為了微信的忠實粉絲,每每開腔聊天動則幾百條語音砸來,而且言語中都帶著一點自豪,聽似言外之意:“你們瞧瞧我們老人家如今也會玩這高科技了,終于在小輩面前扳回一局……”
信息時代給我帶來的思考是什么?智能手機和微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改變?我們該如何順勢而為?
1溝通便利更鏈接更多同頻伙伴共同進步
時代科技的變化讓互聯網智能產品像長到了我們身上,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給我們的交流帶來很大的便利,很好的增進了家人間的感情,同時也能通過網絡鏈接到和你同頻的陌生伙伴共同進步!注會學習中我鏈接了6個有同樣目標的朋友,資源共享,溝通進步,正能量帶動讓自己不感到孤獨!
2知識洪流不該被動接受而要主動篩選
我們正被動的接受著前所未有的知識量,每天被智能手機等網絡產品綁架,時間被碎片化,很多人開始主動關閉網絡和朋友圈獲取珍貴的專注時間!在知識洪流中我們應該培養自己的判斷力,有意識培養自己的核心價值,繼續保持開放,有一天會有意外的好運降臨哦……
3接受必然大趨勢,打造個人品牌 把握趨勢下的機會
互聯網的普及讓我們的個人信息趨向透明,這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結果,有利有弊需小心謹慎,不過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已成為了很多人“個人品牌的代言”所以很多領導可能會根據你的朋友圈信息來判斷你的為人處事,因此有意識的打造自己的品牌和標簽該被重視起來!
被動的刻意練習
一切學習的本源就一個字?用
就智能手機各功能對父輩,我們自己和小孩的影響來看,假如一項技能讓使用者覺得很有必要,那么只需不斷的實踐,一個字——用!
這種刻意練習的累計必然會讓所有人最終掌握那項技能,也會潛移默化下影響我們的小孩,延伸到學習領域比如?英語,計算機,寫文章等等都不用怕學不會,只要付出足夠的時間學習和作用,最終我們可以像用智能機一樣熟練掌握
另外作為父母,想影響小孩的行為習慣,想培養她們愛好,最好的方法是“用自己快樂的行動感染她們,和她們一起嘗試和成長”例如你想讓你的小孩學吉他,方法不是給她買把吉他,而是你能快樂的彈奏,用這種情緒感染她,那樣她會更容易喜歡并習得這項技能……
回歸
人們常說:“學海無涯苦作舟”然而面對智能機微信,長輩們小孩們不是那么快樂的就學會了嗎?所以學習并不一定是苦哈哈的,換一種角度換一種心態,好想學習任何技能都能像老人家接受智能手機使用微信一樣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