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起了個大早,打車前往寒山寺。大清早,路上人不多,一路暢行無阻,我的心情因此而愉悅,終于要見到那座神往已久的寒山寺了。
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時期,最初名為”妙利普明塔院“,據說因唐朝詩僧寒山在此修行過,方改名為”寒山寺“。然而真正使得寒山寺聞名的,恐怕還是是張繼的那首《楓橋夜泊》了吧。我第一次得知蘇州有座寒山寺,也是因為讀了張繼的這首詩,漸而對這座寺廟產生了長久的向往。當然,這首詩不僅使寒山寺出名了,更加重要的是,張繼也因這首詩而流芳千古。(此寺因詩僧寒山改名,再因張繼之詩聞名,詩之于唐人,可見一斑。)
想來萬事皆是機緣巧合,若不是一千多年前,張繼的落榜,他也不會在寒山寺外的楓橋邊輾轉難眠,也不會在這樣落魄傷懷的情境下聽到寒山寺的夜半鐘聲,也不會在聽到鐘聲后吟出那首震爍古今的絕句,更不會因為這首絕句而使得寒山寺與張繼在這千百年間,盛名未休。落榜,對張繼來說,也許非常的不幸,但卻是我們華夏之幸,詩壇之幸,寒山寺之幸,乃至后人之幸。試想,誰會記得張繼落榜那年高中狀元的人?我們只記得落第的張繼,以及張繼的詩。倘若張繼當時就知道自己會因為那次的落榜而流芳百世,那么他是否會有一絲欣慰?
正繼續胡思亂想著,司機突然告訴我寒山寺到了。付完錢下車,我四顧環視,當看到一面黃色的墻上赫然題著“寒山寺”三個青色的大字時,我不禁有點小吃驚:這就是寒山寺?
和我之前所見過的宏偉的大寺廟不同,寒山寺并沒有其他寺廟那般高大莊重的山門,從外面看起來十分的樸素。嗯,與眾不同,安然自得,我心中不禁莞爾。
背對寺門往斜對面望過去,即可看見一座陳舊的古橋橫臥于江上,似乎,那就是楓橋了,但不知是不是張繼當年泊過船的那一座。
步入寺中,感覺自己心下也突然肅穆莊嚴了起來。雖然寒山寺的歷史久遠,但我在此所見到的許多建筑卻都是清代之后的了。據悉寒山寺在歷史上多次遭遇火焚,因而也是多次重建,最后一次重建已經是清代光緒年間了。
不過寺中古物倒是不少,尤其是碑文。在這里,還可以看到唐伯虎和文征明的留下的碑文,可惜只是殘片了。同樣是落榜生,不知道唐伯虎和文征明來到寒山寺并題下張繼的那首落第詩時,會不會隔空對張繼產生惺惺相惜之感呢?
寒山寺有好幾塊書著《楓橋夜泊》詩的碑文,然而最有名的則是清代學者俞樾手書的那塊,自書寫后,便成為寒山寺中的一絕。
步入一處幽靜院落,看到院中佇立著一塊巨大的石頭,上鐫”觀音峰“三字,甚是不解……
于是繞到石頭的另一面,頓時豁然開朗,果真是觀音也!從另一面看,石頭的形象確實很像觀音大士,難怪叫觀音峰。
繼續行進,不多時見到了一口古井,井邊豎著一塊石碑,上題“寒拾泉”三字,應該是為了紀念唐朝的兩位詩僧“寒山”和“拾得”。此二僧性情相似,行跡怪誕,言語驚人,也難怪二人能成為知己朋友,也有傳說二人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化身。拾得和尚寫過一首詩,可從側面看出他和寒山和尚的關系:
? ? ? ?從來是拾得,不是偶然稱。
? ? ? ?別無親眷屬,寒山是我兄。
? ? ? ?兩人心相似,誰能徇俗情。
? ? ? ?若問年多少,黃河幾度清。
寒山和拾得之間留下過很多著名的對話,其中有一段尤為出名: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過十年后,你且看他!
再給大家分享一首我非常喜歡的寒山和尚的詩:
? ? ? ?杳杳寒山道, 落落冷澗濱。
? ? ? ?啾啾常有鳥, 寂寂更無人。
? ? ? ?淅淅風吹面, 紛紛雪積身。
? ? ? ?朝朝不見日, 歲歲不知春。
瞻仰完寒拾泉,正欲走,突然聞到幾聲深沉悠遠的鐘聲。我循聲走過去,原來有一座鐘樓,買一張鐘樓票便可登樓撞三下鐘。我不禁心動,當下買了票,上了鐘樓。
樓頂懸著一座鐘,造型古樸,頗有年代感,不知是何年代物,不過肯給我等俗人亂敲,想來也不會很久遠罷。我環鐘巡視一周,只見鐘壁上依次鑄著“寒山寺”三個大字,大字之下還鑄著許多銘文和一些圖案,仔細看銘文,發現此鐘竟是清代光緒年間所造。
我雙手一前一后扶著圓木鐘杵,穩穩地敲了一下,大鐘隨即發出洪亮深遠的“鐺鐺”聲,回音很長,仿佛每一聲中,時光流逝了許久。待到回響漸弱將息,我才舍得敲第二下,第三下……
聽著悠遠的鐘聲向樓外傳播去,我的思緒也隨之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在一片茫茫夜色中,我撥開了迷霧,見到了相互輝映的月光與漁火,聽到了張繼在長長的鐘聲中發出了一聲長長的嘆息……我終于明白,就算張繼知道自己的這首詩會帶著他一并名垂千古,但假如讓他再選一次,他還是希望能夠高中皇榜,而不是在此小舟中賦詩吟落魄。
鐘聲停止,我的思緒也回到了現實。寒山寺的鐘聲果真是有魅力的,讓人聽完還想再聽。據說,張繼此詩一出,不久蜚聲廟堂江湖,還傳到了日本。一時間,日本諸多男女老幼皆好吟誦此詩,甚至有一些日本人還飄洋過海來到寒山寺,只為聽一聽那夜半鐘聲。只是不知道他們聽到這鐘聲時,會是怎樣的感受?也許有人在鐘聲中看見了往事,有人在鐘聲中忘卻了悲喜,有人在鐘聲中滌盡了塵襟,有人……
將整個寒山寺都逛了一遍之后,我揮揮衣袖,告別了寒山、拾得,告別了張繼,告別了唐伯虎、文征明,告別了俞樾……然后,帶走了寒山寺的鐘聲……
我向山門外走去,我告訴自己莫要回頭,但最終還是忍不住回頭了忘了一眼,再見了,我夢中的寒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