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秋漸近,大街小巷開始熱鬧起來,喧騰起來。
? ? 中秋的主角兒――月餅,自然在這熱鬧喧騰之列。
? ? 市場上的月餅,包裝精美,口味多樣,花色齊全,可是,說真的,還是不敢去購買,更不敢去品嘗。(這個,你懂的……)
? ? 在餐廳吃早飯,同事聊起月餅,感慨:“現在的月餅為啥越吃越是沒味道呢?真是想念小時候吃的那種月餅。”
? ? 一句話,勾起在座各位的懷舊之心,念舊之情。
? ? 小時候吃方便面,不是袋裝的,是散裝的。面好吃到爆不說,就是附帶的調料包,都被小心翼翼地撕開,一點一點倒在掌心里,用舌尖舔著吃。咸也好,辣也罷,那滋味,綿長悠遠,不絕如縷。
? ? 小時候吃大白兔奶糖,那絕對是貴族才有的VIP待遇。一塊奶糖,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裝在兜里怕丟了。吃糖不是嚼著吃的,而是濾著吃,一點一點,一絲一絲地把甜味布滿整個口腔,所有味蕾。
? ? 小時候,最盼望的是過年。過年有好吃的吃,有新衣服穿,有壓歲錢收,那自由自在,真是不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啊。
? ? 小時候,電視最多就是一個臺,想多也沒有。一個臺,看一天,也津津有味,忘記所有。
? ? 小時候,也上學。作業好像很少。放學回家,寫上三五十分鐘,就全部搞定。剩余的時間,就是玩了。瘋天瘋地地玩,不知夜之迫近,不聞呼喚聲聲。
? ? 小時候,沒有那么多玩具。無私的大自然慷慨饋贈。于是,有了用高粱秸稈做的風車,有了用柳條編織的草帽,有了用細針彎的魚鉤,有了用廢棄木板定做的滑冰車……
? ? 小時候,新衣只有兒童節和過年這兩個節日才可以穿。所以,穿新衣是一件生活中的大事要事愉悅事。
? ? 小時候……小時候的生活是清苦的,物資是匱乏的,日子是單調的,可是,那時的人,無論大人小孩,無論男人女人,心里是幸福的,是知足的。靈魂是純凈的,也是安靜和坦然的。
? ? 而現在,燉肉餃子可以天天吃,只要你的胃能吃得消;
? ? 美衣華裳可以天天穿,只要你的錢包能受得起;
? ? 眼花繚亂的玩具,異彩紛呈的節目,如洪水猛獸,頃刻之間泛濫到覆水難收,只要你的生命耗得起;
? ? 出門再不用風吹日曬步行了,有公交車,有出租車,有私家車。
? ? 商場購物再不用氣喘如牛了,足不出戶,網上便可以輕松搞定。
? ? 生活多么便捷!生活多么舒適!生活多么愜意!
? ? 可是,骨子里,卻是蒼白的,是貧瘠的,更是空虛的,是孤獨的。
? ? 為什么?
? ? 科技給了人類便捷,也限制了人的自由,滋生了人的惰性。于是,很早很早以前被嗤之以鼻的手工制作,綠色純天然,現在又成了千金不換的奢侈品。
? ? 綠色蔬菜,綠色植物。純手工的饅頭,面條,月餅,成了餐桌新寵。純手工的衣服鞋子包包,成了白領最愛。
? ? 人們在兜兜轉轉之間,似乎有所醒悟,一切來自手工的,良心的東西,都是好東西。一切浸潤了真誠和虔誠的時光,都是好時光。
? ? 于是,也就有了這樣或者那樣的懷舊:“那時候,真好……”
? ? 是呀,那時候,真好!可是,誰,又能回得去呢?
(201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