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曾國藩用人是很厲害的,當時他的部下可沒有一個專門的HR部門來進行人事管理,全憑著他“觀察人”的這一項非凡技能,他的識人用人才能達到了何種地步呢?有種說法認為當時大清朝的提鎮要員無一不是出自曾國藩門下,你看,朝廷全國各地的什么提督呀、總兵呀這些手握兵權的要職,全都是曾國藩的人。
這也說明了曾國藩善于發現人才并網羅過來,形成了一個“曾系”的權力網,而這些被網羅并加以培養提攜的人才,又往往會視曾國藩為恩公或者老師,用私交情誼來進一步穩固這個權力網絡。在曾國藩發掘的眾多人才當中,卻有一個人一點也不買曾國藩的賬,這個人就是他的老鄉左宗棠。
左宗棠這個人腦子很靈光,讀書也是學霸級的,別人苦讀他玩瘋了,比如曾國藩讀書是讀到膽汁都要吐出來,同樣的學問左宗棠玩著玩著就搞懂了,很輕松。但是很可惜,左宗棠有“暈考”的毛病,一到考試他就翻車,左考右考逢考必敗,連個進士都沒中,到了四十多歲他干脆連公務員考試都懶得參加了,跑去當了個巡撫衙門的顧問,大概也就是個臨時性的合同工吧。
曾國藩呢很早就認識這個人,對他的才華很是欣賞和佩服。左宗棠雖然是個合同工,但很傲氣,曾國藩在他眼中一直就是那個死讀書的學渣,不說看不起,至少是從沒高眼看過。但世事就是這么作弄人,當年的讀死書的曾學渣七考八考居然考進了體制內,還玩到了體制內的高品階,人家回鄉招兵募勇時左學霸還在當師爺。左宗棠自己倒沒有自卑感,反倒是曾國藩心底是激動的不行:這么好的一塊智商料子正好可以補我這個學渣的愚笨啊!開始非常主動地提攜左宗棠。
左宗棠就這樣從一個搞文書工作的臨時工,慢慢進入了參辦軍機要務的湘軍體系,最終建成了與曾國藩齊名的不世之功。如此,曾學渣當然就算是左學霸的伯樂了,不但是伯樂、而且還是提攜重用他的恩公,按理這兩個人一碰面就要來句“老鐵”,但是左學霸卻一直看不起曾學渣,而曾學渣雖然能忍,但后來畢竟是封疆大吏了也開始反唇相譏,兩人開始相互看不起瞧不順眼,到最后,學渣和學霸之間的關系最終是搞到了絕交了還要點個六六六的地步。
曾左絕交一事諸多史料中均有記載,比如薛福成(曾國藩幕僚)就明確記載說他們兩個人從同治甲子開始就鬧掰了(絕交),連朋友圈都互相給屏蔽掉了(不通書問)。絕交的事由是什么呢?當時曾國藩好不容易把南京城給打下來,標志著太平天國之亂基本就給平定了,于是他趕緊就寫了捷報給皇帝,并告訴皇帝洪秀全絕后了,他的兒子燒死了,您老可以高枕無憂了。皇帝剛看完這個還沒高興夠,就收到了左宗棠的告密信:曾國藩胡扯,洪秀全的兒子現在正在湖州準備父承子業找你報仇呢!
曾國藩知道之后真是氣得頂了個肺:你丫這不是背后給我捅刀子么?那么這個事的真假我們不談,就這事而言左宗棠完全可以私下先和曾國藩通氣,統一口徑再匯報就能給曾國藩留個面子,而左宗棠是直接一巴掌打了過來,于是曾國藩氣得從此就不和左宗棠玩了——絕交!
當然,在此之前,兩人就一直玩過你來我往的相互看不起的游戲,朝廷也都知道這兩人雖然在大事上的配合沒出過什么差錯,但一直像是在暗地里內斗相互不太對付,那么現在因為這個事情兩人絕交了也是必然的,上到皇帝下到幕僚都相信這兩個人從此算是水火不容了。
這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世人都深信不疑,但事實真相卻往往像好萊塢經典一樣有腦筋急轉彎般的大逆轉。事實上他們這種相互看不起以致絕交交惡的情況,水火不容全是兩個老司機心有靈犀的戲碼,其實乃是他們以圖自保的處世大智慧。當時曾國藩擁兵數十萬牢牢把控了半個大清,而左宗棠先建楚軍后又扼守東南閩浙要地,對于皇帝而言,相當于自己的床邊躺了兩只老是打鼾的猛虎,恰恰這兩人的關系又曖昧得很,同鄉就不說了,這么多年一直玩配合搞事情,現在又都手上有兵有地盤,皇帝是被這兩家伙搞得睡不著啊。
那到底是讓皇帝睡呢還是讓他們兩個家伙睡呢?他們心里都明白,得讓皇帝安心睡,自己才能落個好下場。于是曾左二人心有靈犀唱了出二人轉給朝廷看:我們要斗個你死我活不停地互撕!從一開始的互相看不起到最后的不通書問絕交,這兩個大清老戲骨最終演得讓全世界都相信了,兩位老司機最終都得以安全落地得以善終。多數人不知道,這其實才是處世大智慧:得意之時你還得有一個心有靈犀配合你演戲的死對頭,別做那只在別人床邊打鼾的虎。
(文: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