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作業:
#作業#“每個人的行為背后都有其隱性動機,每一個行為都是其現有認知能力下對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量。從隨處可見的懲罰,獎勵,到存在爭議的歧視,慈善,都是如此?!睂Υ?,你是否認同?又如何真正了解這些隱性動機,更好地利用這些框架和策略去引導人們走向你想要的結果?
? ? ? 學習了這么久的螞蟻私塾,一直在輸入,今天算是第一次輸出??吹桨嗬锏耐瑢W們都交了作業,不免有些緊張,也想懶惰一回,可是換個角度,這個作業其實自愿自發的一種行為,和他人無關,你若覺得是一種“綁架”那么你大可不必接受,從本周的學習來講你若被選中優秀筆記是獎勵,沒有被選中也沒有懲罰,但是為什么要寫,其實最大程度上是來源于自身對于學習的考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別人都在進步你不進步,從心理上已經算是一種損失,而我們更厭惡損失。文章無論好壞,只要寫就是思考,思考也是學習的一種,先做了再說,我們在坐的過程中可以修正,但是如果原地踏步,那么這么自己的底層認知還是沒改變。想去遠方,先上路再說。
? ? ? 活到老學到老,我認為是持續學習的一種最好解釋。我們都想保持這樣“好”的狀態,那么為什么要持續學習,這背后的隱性動機是什么?如何才可以保持持續學習的狀態?
? ? ? 從學校畢業后,對于學習的理解不再狹隘,學習不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考試的內容,而是更為廣泛的內容。工作中的業務知識,家庭成員的相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都是需要學習的。換個角度,我們將學習分為認知學習和技能學習。其實每個人每天都在不斷學習,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在進行技能學習,學習某項特定技能為了以后在生活學習工作中很好的應用。而認知學習是最底層的學習,是學習的元動力。在之前學習的內容中有個天賦叫做意愿天賦。能夠知道要努力不斷學習其實已經比別人厲害了,螞蟻私塾的同學們的意愿天賦應該高于大多數人。也就是說從學習的最底層我們已經認識到自己在進行認知學習了。
? ? ? 持續學習的具體動機每個人都不盡相同,但深層次的原因應該是都為了獲得利益的最大化。不論是現實的物質獎勵,還是心理上的滿足。因為,持續學習的人能夠認識到自己不斷學習所帶來的好處,從而強化自己學習的意愿,比如學習如何掙錢的技能,獲得比學習之前更多的收入后就會給自己正向激勵,重復獲得更多的收入。這在他的底層認知中也得到了印證,從認知角度愿意進行學習。當你寫出優秀的文章,獲得更多人的認可后,你會更傾向于寫出更多優秀文章,來滿足自己心理上需求。
? ? ? ? 學習的效益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邊際效用遞減都會讓效益的增長變緩。這時如何保持持續學習的狀態就很關鍵。
? ? ? ? 1.適當獎勵。因為不是所有的學習都是有趣的,有時很枯燥乏味,在學習一段時間后達到了要求就給自己獎勵,“欺騙”一下自己的大腦。因為我們的大腦進化的沒那么完善,形成這個較為正面的條件反射。
? ? ? ? 2.學習狀態分享。舉自己的例子,我報了一個英語閱讀課程,連續100天,每天都在朋友圈分享,直到有一天朋友也開始閱讀,說是受到自己的影響,看到你每天不斷的狀態受到激勵。這種感覺很有成就感,能有一起學習進步的人,所以說分享很重要,你不知道誰在關注著你,你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人,分享的目的就是優化資源配置,互相交換自己的東西。
? ? ? 3.拆分目標。人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將大的目標分解,一步一步完成。系統的碎片化閱讀對于我們來講是一個參考,蔡叔的這個螞蟻私塾很有啟發意義。在形成自己價值體系前,先制定一個目標,一步一階段,就像蓋房子,找到原材料,搭建框架,添磚加瓦等。學習一門新的專業,一種新的語言都很適用。
? ? ? 持續學習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種能力,感謝蔡叔這么長時間分享,讓我們在這個復雜時代對認知有了更深的理解。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