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當中最少天數的一個月已經過去了,有沒有人找借口,因為天數少而看書就少了呢?看著大神們每天都在努力的看書,努力的寫文章,寫書評,我還好意思睡懶覺嗎?不過看到有的人每天發三四篇書評,我還真是佩服的不行。
是不是應了那句比較勵志的話“比你優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哈哈,大家一起共勉。大家先看看我的書單吧,是不是你們都看過的,或者有同感的。
一,工具類
1,尤瓦爾.赫拉利《未來簡史》
這本書是在羅輯思維上買的,68元。還是年前就訂了,一直到年29才收到,但是到年后才有時間看,這本書還沒看完的時候淘寶價格已經降到51了。好吧,知識是無價的。
在這本書中無非是要告訴我們未來想活到150歲已經不是問題了,但是首先要讓一部分有錢人先活到150歲。
21世紀,瘟疫,饑荒和戰爭漸漸被攻克,在未來,智人們將面臨三大新的議題:永生不老、幸福快樂和人類智能化!
不過我看大家對尤瓦爾.赫拉利的前一本書《人類簡史》的評價挺高的,我還沒有看過《人類簡史》這本書,找機會還是要看看。
2,張文質《奶蜜鹽》
每個人在初為父母的時候,都會想盡辦法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那種感覺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那我們應該怎么做一個父母,什么事情都依著孩子的時候怕寵壞了,在教訓孩子的時候又怕給小孩心里落下陰影。
作為教育學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張文質寫了一本《奶蜜鹽》,在這本書中通過“奶” “蜜” “鹽”三大核心要素,總結出最影響孩子成長與發展的關鍵。只要父母在相應地階段給予足夠的“奶” “蜜” “鹽”,孩子就可以一生不缺。
奶:給孩子充足的原動力
蜜:童年幸福,才經得起社會摔打
鹽:性格塑造決定孩子未來的格局
3,勞拉.布朗《寫作完全手冊》
最近有一本書很火,我最初想看這本書完全是想看看如何寫書評的,但是看完這本書后,不僅僅對寫書評有幫助。而且在生活中、工作中都能幫助到我們,在每一個寫作領域這本書中都很詳細的介紹到,詳細到由錯誤的范文如何改成正確的范文。
這本書就是勞拉.布朗的《完全寫作指南》,勞拉.布朗博士擁有三十年的寫作輔導經驗,曾在多家寫作坊及專家協會中擔任寫作顧問。
勞拉.布朗的《完全寫作指南》告訴我們寫作需要明確目標、確定讀者、用頭腦風暴總結出中心思想、組織內容、寫初稿以及修改,這六個步驟。
從理論上講,按照這個順序操作,你就能得到一篇組織得當、邏輯嚴謹的完美稿件。這個方法對一部分人是有用的,但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那么它很可能就不適合你。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不是線性思維的寫作者。
這6個步驟沒有錯,錯的是這個強制性的順序。當循序漸進變成了因循守舊,它只會阻礙你寫作能力的發揮。作者勞拉.布朗告訴我們可以從任意一步作為起點,寫出一篇成功的文章。你可以從頭腦風暴開始,或從寫提綱開始,你也可以從寫初稿開始。
成功的關鍵是,不要以任何特定的順序做完這六件事,只要保證在寫作流程中,每件事都做了一遍就可以。我們可以從環上的任何一步開始,根據個人的喜好轉盤多次重復,直到我們對自己寫的東西完全滿意為止。
二,小說散文類
1,大冰《乖,摸摸頭》
看完大冰的書,我真的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些人在過著我想要的生活。
謝謝大冰的故事,讓我不出遠門也能體會到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遙遠的地方。
今天中午休息的時候大家還在討論去哪里玩,我也想去大冰書中說到過的地方,人多了反而什么都討論不出結果。
2,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
這是一本關于心理學的書籍,你看完這本書,希望也能找到內在的自己,并改變自己。
書中說的問題有時候覺得我也遇到過,自己也遇到過的困惑和迷茫。
作者一直在強調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作為一個母親,在小孩三歲之前不要離開超過2個星期。
如果超過2個星期,會對小孩長大后的心理造成傷害。我看到這里的時候想到,前段時間剛和我家的女兒分開有11天左右呢。
3,芭芭拉.安吉麗思《內在革命:一本關于成長的書》
我一直堅信,我如此努力的工作,想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并且想實現如此多的目標,是因為我需要證明自己,以便收獲愛與尊敬。但現在我明白了,我這么努力,是因為害怕自己一旦放慢步伐,就會失去動力,永遠地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