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稻盛和夫信奉佛教,對佛學頗有研究。這本書寫得是其對企業經營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感悟,但處處可見佛學精要。強烈推薦,不僅要讀,而且要信,還要身體力行方可。
? ? ? 讀書筆記摘錄如下。
? ? ? 1. 為什么如此閉塞的狀況充斥著整個社會?那難道不是因為很多人找不到活著的意義和價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嗎?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正是由于缺乏正確的人生觀---------恐怕不只我一個人這么想吧。
? ? ? ? ? 我想,對這個時代來說,最需要的就是從根本上質問“人為什么活著?”首先,人們要正視該問題,樹立作為人生指南的“哲學”。所謂哲學,也可稱之為“理念”或者“思想”。
? ? ? 2. 人類活著的意義、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對于這個最根本的疑問,我仍然想直接回答,那就是提高心地,修煉靈魂。
? ? ? 3. 當有人問“人為什么來到這個世上”時,我毫不猶豫地、毫不夸耀地回答“是為了比出生時有一點點的進步,或者說是為了帶著更美一點、更崇高一點的靈魂死去。”
? ? ? 4. 人生在世苦難多!人有時候可能會憎恨神佛,為什么只有我要吃這樣的苦頭?但是,正因為人生苦短,我們有必要認為正是這樣的苦難,才是對修煉靈魂的一種考驗。所謂勞苦,正是鍛煉自我人性的絕對機會。
? ? ? ? ? 能夠把考驗當作“機遇”對待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把有限的人生真正地當作自己的人生活下去。
? ? ? 5. 京瓷公司是我27歲的時候和周圍的人創辦的一家公司。在經營方面,我是個門外漢,缺乏經營的知識和經驗。怎樣做才能使公司經營順利,當時大家都無計可施。束手無策的情況下,我下定決心堅持正確的做人準則,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 ? ? ? ? 也就是說,不許撒謊,不許給他人添麻煩,要正直,不得貪得無厭,不許只考慮自己私人的利益等等,這些任何人在孩童時期曾經受到過父母、老師的教導----但隨著長大成人逐漸遺忘----的單純的規范,我們可以把它們作為經營的指針,作為必須遵守的判斷標準。
? ? ? ? ? 盡管對于經營曾經一無所知,但我單純地堅信,若從事違背人們廣泛接受的倫理和道德的事情,則最終將一事無成。
? ? ? ? ? 這是一個極其簡單的標準,也是通情達理的原理,遵循這個原理進行經營就不會茫然失措,就可以行進在正確的道路上,從而使事業走向成功。如果要尋求我成功的理由,也許就是這一點。亦即,也許我的才能存在不足,但是,我堅持了一種單純且強有力的信念----追求人間正道的做人準則。
? ? ? 6. 一般常見的想法認為,所謂勞動,是指為獲得生活所需的糧食、報酬的手段。盡可能縮短勞動時間獲得更多的薪水,其余時間按照自己的興趣或業余愛好度過,這才是豐富的人生。在持有這種人生觀的人中間,有人認為勞動似乎是人人都不愿意做而又必須去做的事情。
? ? ? ? ? 但是,勞動對人類來說是具有更深遠、更崇高的價值和意義的行為。勞動有戰勝欲望、磨煉精神、創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簡單地獲得生存所需糧食。獲取生存所需的糧食只不過是勞動的附屬功能而已。
? ? ? ? ? 所以,專心致志、一心撲在日常工作上是最重要的,這才是磨煉精神、提高心性的尊貴的“修行”。
? ? ? 7. 埋頭干好本職工作,想方設法,不斷努力。這樣做就意味著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個今天,珍惜此時此刻的每一個瞬間。
? ? ? ? ? 我經常對員工說,必須“極其認真”地過好每一天。生命只有一次,萬萬不能浪費,要“竭盡全力”、真摯、認真地活著----繼續這種看似樸素的生活,平凡的人不久也將舊貌換新顏,變成非凡的人。
? ? ? ? ? 世上所謂的“名人”,在各自的領域達到頂峰的人,恐怕都經歷了這個過程。勞動,就是這樣既創造經濟價值,又鍛煉人格。
? ? ? ? ? 所以,“精進”并不需要脫離世俗的社會,工作現場就是最好的磨煉精神的地方,工作本身就是修行。通過每天辛勤的工作,我們在形成高尚人格的同時也一定能夠獲一個美好的人生。
? ? ? 8.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 ? ? ? ? 熱情和能力都可以分別用零分至一百分表示。思維方式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有負數。它不只是零,還有低于零的負數。它的范圍很寬,從正100分至負100分。
? ? ? 9. 總是積極向前的、建設性的;有一顆感恩的心,具備和大家一起行動的協調性;樂觀的接受;充滿善意、有理想、態度溫和;不惜努力;知足、不自私、沒有強大的欲望等等,這些都是積極性的思維方式。
? ? ? 10. 人生與心念一致,強烈的意念將以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
? ? ? ? ? ? 換句話說,描繪美好藍圖的人,他就能迎來美好人生。若是思想消極,其人生也將不如意。這樣的法則在宇宙中發揮著作用。意念并不一定馬上就表現為結果,因此人們也許難以理解,但是,如果用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長時間來看的話,大多數人的一生就是他們自己曾經在意念中描繪過的。
? ? ? ? ? ? 宇宙中存在著一種讓一切更加美好,使一切進化發展的力量,這也可以說是宇宙的意志。如果能夠很好遵循宇宙意志所產生的趨勢,那么就能給人生帶來成功和繁榮。如果背離該趨勢,那么等待的結果將是沒落和衰退。
? ? ? ? ? ? 所以,對于世間萬物都懷抱“凡事往好的方面著想”的利他之心,有愛心、不懈努力、順應宇宙潮流就能度過一個美好的人生。與此相對,憎恨、懶惰、仇視他人,只顧利己之人,其人生將會變得越來越糟糕。
? ? ? 11. “內心不渴望的東西,它不可能靠近自己”。
? ? ? 12. 若沒有強烈的愿望,就“看不到”辦法,成功也就不會向我們靠近。首先需要有強烈的愿望,這很重要。只有這樣,愿望才能成為新的起點,最終一定能夠成功。無論是誰,人生就如你內心描繪的一張藍圖,而愿望就是一粒種子,是在人生這個庭院里生根、發枝、開花、結果的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 ? ? ? ? ? 但是,為了實現理想,只是一般的愿望是不行的。“強烈的愿望”很重要。不是漠然地想“如果能夠那樣就好了”,這是不夠成熟的想法,而應該是抱有強烈的愿望,廢寢忘食地渴望著、思考著。全身上下從頭頂到腳尖都充溢著這個愿望,就好比是身上劃破后流出來的是“愿望”而不是血。
? ? ? 13. 設定一個更高的合格線,更進一步采取行動直至現實和愿望完全吻合為止。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出色成果。
? ? ? ? ? ? 而且,極其有趣的是,事情能夠清晰“看見了”的,最終也一定能以“嶄新的”結果實現。相反,如果事先沒有清晰的印象,即使做出來也不是“嶄新的”。這也是我在人生的各種經歷中體驗到的事實。
? ? ? 14. 在大學教授的關照下,我總算進入京都的電瓷制造工廠。其實這是一家任何時候倒閉都不足為奇的破爛不堪的公司,到期發不出工資是理所當然的事,甚至經營家族內部還在發生內訌。
? ? ? ? ? ? 好不容易進去的公司竟然是這種狀態!同期進入公司的幾位同事每每相遇,都在抱怨,發泄不滿,商量著什么時候辭職。不久,同事們一個個相繼辭職,另尋他就,最后只剩下我一個人留在公司孤軍奮戰。
? ? ? ? ? ? 不料,改變了以前進退兩難、猶豫不決的心態后,反而似乎豁然了,心情也愉快了。感嘆懷才不遇,怨天尤人亦是枉然,于是心情有了180度大轉變,決心使出干勁搞好工作,努力參與研究。從那以后,我把鍋碗瓢盆都搬進了實驗室,要求自己每天堅持研究。
? ? ? ? ? ? 心境的變化的似乎有了回報,研究成果日見成效。好結果有目共睹,隨之上司好評如潮,而自己則更加忘我工作,然后收獲更好結果,由此進入了良性循環。
? ? ? ? ? ? 終于,我通過獨特方法,首次在日本成功合成、開發了應用于電視機晶體管里電子槍上的精密陶瓷材料。其時電視機剛剛開始普及。
? ? ? ? ? ? 因此,周圍給予的評價就更高了。我甚至已經不關心工資的延期支付,感覺工作極其有趣而體會到人生的意義。隨后,基于此時掌握的技術和積累的成績,我創辦了京瓷公司。
? ? ? ? ? ? 從改變內心想法的瞬間,我的人生開始轉運。以前的惡性循環終止,良性循環隨之開始。從這段經歷中,我體會到人的命運不是像鋪設的鐵軌一樣被事先定下來,而是根據自己的意志能好能壞。
? ? ? 15. 對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標,毫不畏縮,傾注極大熱情,一心一意地鉆研。這使得我們自身的能力得到驚人的提高,或者說讓沉睡中的巨大潛能迸發出來。
? ? ? ? ? ? 所以,哪怕是無能為力的事,那也只是現在的自己無能為力,將來的自己一定能行,用“將來進行時”考慮是很重要的。應該相信自己還有潛能,等待機會喚醒、迸發出來。
? ? ? 16. 也許因為我是做技術出身的,不知不覺中,我已經養成了一種經常捫心自問的習慣:“這樣行嗎?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從這個觀點來看,即使對待一件瑣事也有很多發揮創意精神的余地。
? ? ? ? ? ? 對于細小的事情,想方設法進行改良的人和沒有這樣做的人,從長遠地看,將產生驚人的差距。就拿掃地這個事例來講,每天反復琢磨如何掃得更干凈、更快捷的人也許會獨自成立承包清潔的公司并擔任部經理。與此相對,得過且過懶得想辦法的人一定依然每天繼續掃地工作。
? ? ? ? ? ? 在昨日努力的基礎上再稍加改良,今日要比昨日有進步,即使只有一小步。這種從不懈怠、堅持到底的態度,將終會與他人拉開巨大的差距。決不走同一條路,是走向成功的秘訣。
? ? ? 17. 為了得到答案,對待工作要有一股不服輸的高度熱情及濃厚感情。而且,要用率真的眼睛目不轉睛地觀察現場。就在這種審視、傾聽、貼心當中,我們才能第一次聽到“產品對我們的私語”,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
? ? ? 18. 用單純的辦法去對待復雜的事情,這種思維方式是很重要的。
? ? ? 19. 京瓷公司有了某種程度的發展后,公司董事外出公干時可以使用公司配司機的小車。有個董事在準時下班準備回家時沒有車用。那一天,總務人員以為該董事可能會加班,就把車挪給忙于工作、需要用車的營業部長了。
? ? ? ? ? ? 該董事知道情況后氣勢洶洶地說營業部長這樣的人竟然使用公司的小車,這件事也傳到我那里了。于是我叫來該董事對他說道:“不是因為董事了不起才可以用車。而是讓從事更重要工作的職工不要為交通工具等雜事而費心,讓他們更集中精力工作而準備的小車。你好好想一想,準時回家的董事有資格對忙得東奔西走的部長怒吼嗎?”
? ? ? ? ? ? 即使董事享有優先權,那還是公司的車而不是“自己的車”。這既是原則又符合道理。但是,在一個組織中,一旦地位提升,這些原本理所當然的事也被忽視了。
? ? ? ? ? ? 又過不久,公司換了一輛更大的車,司機可以開車迎送我上下班了。有一天早晨,車來到家門口迎接我時,正好妻子也有事外出。我叫她順便搭車中途下,妻子拒絕了,她說:
? ? ? ? ? ? “如果那是你的車,那我就讓你送我一程,可那是公司的車啊!不要因為順便就公車私用----這不是以前你自己說過的嗎?公私之間一定要劃清界限,所以我走著去。”
? ? ? ? ? ? 妻子的話,讓我深感汗顏,無言以對。
? ? ? ? ? ? 這僅僅是一個很小的事例,凡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執行起來不是那么容易的。原理原則如果不以如此堅定的意志去貫徹落實是沒有意義的。
? ? ? 20. 不要急功近利,努力、認真過好每一天,明日自然就會來到;如此持之以恒,五年、十年過去時就會結出碩果——我始終銘記這樣的信念,把它作為人生的真理,體驗到“充實的度過今天,就能看見美好的明日”。
? ? ? 21. 所謂努力學習功課的學生,是指想看的電影、電視不看,不安于舒適,從正面與困難作斗爭的學生。社會上取得成功的人也同樣,一定是抑制自己想玩的心情而辛勤勞動的結果。
? ? ? 22. 居人之上者人格比才華更重要。越是具備超群才華的人越不應該沉湎于才華。
? ? ? 23. 現在,有多少家長能對孩子堂堂正正地進行道德教育呢?又有多少人富有遠見、人格厚重,能對他人明確示范、倫理說教呢?想到這些,我不由得感到非常羞愧。
? ? ? ? ? ? 其實,具備正確的人生態度一點也不難。就是孩童時代父母教導我們的、最基本的道德——不撒謊、正直、不騙人、不貪婪——這些樸素的行為規范,現在更值得我們重新思考并嚴格遵守。
? ? ? 24. “六波羅蜜”:布施、施戒、精進、忍辱、禪定、智慧。
? ? ? 25. “以前,你們一直在父母和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們的關照下生活。從今以后,你們進入了社會,所以,現在該輪到你們回報社會了。作為社會人還希望別人為你服務的想法是不對的。必須從‘希望別人為你服務’的觀念轉變為‘希望為他人服務’。”
? ? ? 26. 我把年終獎金一個個交到員工的手里以后,建議他們考慮一下拿出獎金的一部分捐獻給社會。職工拿出一點點錢,公司也提供與從等同額度的錢,捐獻給那些連新年年糕都買不起的窮人。
? ? ? ? ? ? 員工們對此很贊同,爽快地捐獻了一部分獎金。這是京瓷公司今天所從事的各種社會貢獻事業的開端,這種精神今天仍在繼續沒有改變。
? ? ? 27. 先前講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認為“君子疏財亦有道”,也就是說用錢比賺錢難。用利他精神賺取的錢財應該以利他的精神使用。盡管微薄,我希望用這樣正確的“散財”方式為社會作貢獻。
? ? ? 28. “無法得到渴望的東西時,就珍惜現在擁有的”
? ? ? 29. 因果報應法則難以被人看清并輕易相信,是因為人們只用很短的時間來衡量和判斷事物。思想、言行作為結果表現出來還需要相應的時間,在兩三年這個短暫的時間單位里難以看出結果。
? ? ? ? ? ? 但是,如果用20年、30年這么長的時間跨度來看,原因和結果是非常吻合的。我開創事業也已經過去40多年了,期間,見過許許多多人物的盛衰歷史,如果用30年、40年的時間跨度來看,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各自的人生中得到了與日常言行和生活態度相吻合的因果報應。
? ? ? ? ? ? 長遠看來誠懇地不吝惜善行的人不會永遠時運不濟,而懶惰、敷衍了事的人不可能榮華一世。
? ? ? 30. 在這個最大的目的面前,今生建立起來的財產、名譽、地位等沒有多少意義。無論多么出人頭地,無論失業如何成功,無論積累多少財富,這些與提高心智相比都如同一介塵土那樣微不足道。
? ? ? ? ? ? 宇宙意志決定了人類生命最終的目標,就是砥礪心靈,我們的一生就是靈魂不斷修行和提煉的漫長過程。
? ? ? 31. 有句禪語說:“悟道前,伐木、運水;悟道后,伐木、運水。”進入佛門以后,我依然一邊一心向佛,一邊在塵世沾染風塵。但是我自己知道,其實我的內心已發生了變化。
? ? ? 32. 我以為真正出色的人是那些心靈美好的人。她們是住在街道小巷的心地善良的老太太,他們是在城市一角朝著目標奮進的小青年。
? ? ? ? ? ? 與那些名利雙收、功成名就的人相比,這些無名的人更加“上等”,他們更具有同情心和善良美好的心靈!
? ? ? 33. 打禪或瑜伽等修行也是以磨礪心智為目的,它們像打磨鏡頭似的,從心的外層向內層不斷嘗試剝落外層的壁壘。
? ? ? ? ? ? 首先剝落最外層的知性到達感性,繼續磨煉感性到達本能,再磨煉本能......直至最后真我表露出來。從外向內進行徹底的心性的磨礪就是修行。所謂醒悟,是指徹底磨煉心智,直至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