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機時無意中刷到了關于田亮女兒森碟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森碟打網球意氣風發的照片。
思緒不經意回到了最初在電視上看到這個小姑娘的時光。八年前,森碟也是那個風風火火的小姑娘,愛鬧愛動愛折騰。之前最喜歡的便是這個小女孩。當時的我也和這個小姑娘一樣,運動細胞異常活躍,對各種危險的地方也是充滿好奇心。
八年后的現在,別人依舊是那個元氣少女。而我,卻不知是怎回事,和以前的性格大相徑庭。
在以前,我和旁人說話,語氣語調都是上揚的。下課就興致勃勃地和同學們在操場上奔跑。和同學相處也沒有想那么多,怎么開心就怎么來。
等到現在,以前認識我的同學都會說上一句我變了好多。確實變了,性格,愛好,處事方式全然不一樣。
若在過去,我遇上一個新同學,都會特別開心地和別人做一個自我介紹,再拉著同學問東問西,而現在我只會簡單說下名字,不做過多交流。以前我要是開心,一定會哈哈大笑,笑的同學都能感知我的興奮,而現在,是不會像以前那樣,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不知從何時起,形象二字成了我的枷鎖。
在和別人交往,我想的是我要怎么說話,別人才會開心。這樣我才不至于有一個低情商的稱呼。在表達自己的情緒時,我要注意不要讓自己的行為過于扎眼 免得別人說我嘩眾取寵。在自己的行為打扮上,更是要注意一個女生形象,要文靜,要安分。
不知道為什么一個活潑好動的我硬是要把自己裝在一個名為淑女的套子里?
對于我的變化,我不知周遭人是何看法。但自己去扮演一個與自身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周圍人的觀感也不會很好。或許是過于安靜,別人對我的批評少了許多。
別人不滿的聲音一點點在變小。但是我的不安,我的不適,就像一場傳染病,在心底肆虐。
這不是真的我,這不是我喜歡的樣子。
都說時間會改變一個人,我們把這種改變喚為成長。難道成長的意義是把一個人徹徹底底地變成另一個人嗎?這恐怕太過于強人所難了。
世間千萬人應用千萬種性格,每一個性格都有去存在的合理性,若是刻意磨滅,便是壓抑自己的天性。
壓抑自己的天性無非是為了讓別人喜歡,可是誰會喜歡一個奇怪的2.0?再是成長的意義,更多的該是自我接納。
分析別人性格容易,但自我剖析確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我們要摒棄外界的聲音,一切回答從心出發。可是刻意壓抑久了,會漸漸模糊自己的心聲。
我喜歡的東西,我感到快樂的東西,竟成了我迷惑的東西。我竟然要思考什么才是我最想要的。
一直有人在我耳邊說,長大了我要怎么樣,我要怎么做。我知道他們是為了我好,但是只有我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
生活從來不是別人定義的,我的生活該讓我這個主人開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