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刷到一個二胎媽媽去學校接孩子放學的視頻,被誤認為是奶奶。
真是欲哭無淚,于是一咬牙一跺腳去燙了1000塊錢的頭,買2000塊錢的衣服,最后發現還是那樣,無比濃郁的媽味。
去年冬天,陪一個許久不見的朋友買褲子,在試衣服的過程中,店家莫名奇妙的揣測了她的年齡,問她是不是有40歲了。
我的那個朋友臉色一下陰沉下來。
在回去的路上,她不斷的問我,我看起來真有這么老嗎?
我本來打算安慰她,她又追加了一句說,我感覺自己從來沒有年輕過,好像從來沒有當過少女,當了媽媽之后,直接過度到了中年。
中年好像就應該有中年的樣子,中年的女人就應該是肥胖,一頭卷發,圓規性的身材,滿身的媽味。
或許有人會說,當了媽媽身上有媽味很正常,但想要擺脫,不接受自己的現狀,以此為恥才是不正常。
我想說,擺脫媽味并不是否定媽媽的身份,而是要去找到合適自己的生活狀態。
每個人都是有磁場的,你以什么磁場狀態生活,便會吸引什么磁場下的東西。
作為一名35歲寶媽,常常被人說,完全看不出來我有一個六歲的孩子,想分享下如何減輕媽味:
1、要瘦下來、瘦下來、瘦下來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俗話說,一白遮三丑,一胖毀所有。
擺脫媽味第一步,要讓自己瘦下來,胖,會讓人臃腫,多少有幾分“大媽”的味道。
想一想S碼的裙子,想一想拍出來美美的照片,想一想自己輕盈的步伐,即將萬人矚目的氣質,多么美好啊。
瘦下來就等于了整容,人精神氣來了,就自信了。
2、心態年輕,外貌就不會太老
如果用一句話客觀的話評價自己:我不成熟,心理年齡比實際年輕至少5歲。
現實生活中,常常被人說年齡小。因為什么事情,我都能從好的視角去考慮。
當我產生負面看法時,會第一反應告訴自己這樣不對,事情沒有如此糟糕,即便糟糕,未來也一定在某一刻幫助到我。
3、注重外在形象,穿衣不邋遢
初為人母時,我處于失業狀態。
江先生工資不高,平時里花銷我們再三控制,我出門經常邋里邋遢,渾身的奶漬味。
有一次逛商場,在電梯里碰到一個女的,她眼神里透露出許多的嫌棄。
隨后,她看到江先生抱著孩子,神色很快溫和下來,事后我分析那分明是同情。
在家帶孩子的全職媽媽,不需要上班,不用見什么重要的人,多半是不注重外在形象。
再加上如果經濟緊張,可能會很少買衣服。
曾經看到這么一段話:
多數人是不會花太多時間去“調研”一個陌生人的,你的穿著、打扮實際上已經為你打分了。
一個根本不認識你,也不需要認識你的人,就是本能地從你的衣著、打扮上決定——你值得被哪一種態度對待。
外出的時候,誰也不知道會認識水,所以不要或者減少邋里邋遢出門,可以少買衣服,但要重質感,提高自己的檔次。
4、培養興趣愛好,豐富精神世界
婚后,媽媽很容易被各種身份標簽捆綁,特別容易忽略自己是誰。
不要總想著老公、孩子,一堆干不完的家務,還有掙不完的錢。
花一些時間留給自己,關注一下自己的內心世界。
你是誰,你喜歡什么,你還有什么沒完成的夢想。
摘掉所有的身份,看看書,種種花,跑跑步,是不是也可以。
不要被這個急吼吼的世界吞沒,培養一個興趣愛好,讓自己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厚重。
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走到哪里都不會覺得孤獨。
作家黃淑文說,只要活出你自己要給孩子的典范,孩子自然會成長為所看見的人。
當媽媽可以做自己時,孩子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