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正月。平帝在明堂對祖先進行大合祭,即祫祭。受征助祭的有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一百二十人,劉氏宗室子弟九百余人。祭祀結束,這些人全部增加封地戶數,賜封爵位,賞賜金銀、絲織品,提高俸祿,任命官職。
《谷梁傳·文公二年》記載:“祫祭者,毀廟之主陳于大祖。未毀廟之主,皆升,合祭于大祖。”《漢書·韋玄成傳》記載:“祫祭者,毀廟與未毀廟之主皆合食于太祖,父為昭,子為穆,孫復為昭,古之正禮也。”《東觀漢記·張純傳》記載:“祫祭以冬十月,冬者,五谷成熟,物備禮成,故合聚飲食也。”
漢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正月。平帝在明堂對祖先進行大合祭,即祫祭。受征助祭的有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一百二十人,劉氏宗室子弟九百余人。祭祀結束,這些人全部增加封地戶數,賜封爵位,賞賜金銀、絲織品,提高俸祿,任命官職。
《谷梁傳·文公二年》記載:“祫祭者,毀廟之主陳于大祖。未毀廟之主,皆升,合祭于大祖。”《漢書·韋玄成傳》記載:“祫祭者,毀廟與未毀廟之主皆合食于太祖,父為昭,子為穆,孫復為昭,古之正禮也。”《東觀漢記·張純傳》記載:“祫祭以冬十月,冬者,五谷成熟,物備禮成,故合聚飲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