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職場新人都有這樣的疑惑,以前上學時明明學習很不錯,可為什么進入職場后,就慢慢和別人拉開差距,被人甩在身后。
如果你在8 小時之外只是吃喝玩樂,你會成為一個美食家,或者是吃貨;如果你在8 小時之外,經常淘寶購物,你會成為一個網購達人;如果你經常讀書,你就會收獲很多知識;如果你經常聽課,你就會具備極強的思辨精神,慢慢增強學習能力。
8 小時之外,決定了你是一個怎樣的人。
2
《贏效率手冊》有一個年終的自我評估頁面,要求每人計算自己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學習時間,占全年度額外八小時,也就是2920(8 小時乘以365 天)小時的百分之幾。
我們做過一項調研,LEAD立德領導力的青年導師平均每年的學習時間占額外8 小時的37.5%,這就是說,每天要至少花3小時在學習與自我提升上。
很多人會詫異,都已經那么成功,為什么還要花這么多時間去學習?
學無止境。再厲害的人,也有知識的盲點。只有堅持學習、不斷輸入,才能提高自我,成就更好的自己。
把時間花在哪兒,就會收獲什么。時間的魅力在于,不知不覺中給你驚喜,讓你變成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3
很多人都有學習計劃,甚至報過很多培訓班。每天把自己搞得忙忙碌碌,實際上并沒有收獲。要區分:所謂的忙,到底是自己戰術上的勤奮,還是戰略上的勤奮。還是戰略上看起來的勤奮,實際上還是在虛度光陰。
現實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只是看起來很忙,但實際上并不忙,而是很茫然。他們不知道具體要做些什么,應該做些什么,能做什么,所以他們只能有什么做什么,沒有具體的計劃和相應的執行方案。
每過一段時間,我總會停下來清空自己,開始內心中的問與答。這個階段我有沒有想清楚目標,有沒有偏航,我忙得是否高效,還是在原地踏步、為忙而忙?
我們一定要區分好兩個概念,那就是忙碌和茫然,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四書《大學》里講,謀定而后動,動而后能安。如果先動,而后謀,那么他一定不是足以謀全局的人。
就像打井,你只有在正確的位置上,不停地朝著一個地方使勁挖,不停地挖,你才能挖出水源,你才能擁有一口井。同樣的道理,你只有在正確的目標下,持續地關注一個焦點,并且迅速地去捕捉,或者認為你的行為上一直以來都在朝著一個方向在努力,這才叫作不茫然,這才是有著清晰的人生目標。在確立方向之后的忙,才是忙碌,而不是碌碌無為。
但又有人會問,那我到底應該忙些什么呢?對此我有一些建議和方法。
4
忙的方法論
為目標而忙
建立目標,要按照時間從遠到近,要依次想明白、弄清楚。很多人領到任務就開始做事。從不思考為什么要做,做到什么程度,做事的目標是什么。不思考直接做,就算做再多,也是事倍功半。不做加法,就會一直原地踏步。
謀定而后動,不把時間浪費在毫無價值的地方。當你沒有目標時,你所做的事情都是茫然的狀態,你自己都不清楚做哪些事情是有用的,而做哪些事情又是無用的,有些人忙得身心疲憊,庸庸碌碌一事無成。忙出了快感,但沒忙出結果。
忙也需要方法
人會找方法,動物不會。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合適的方式和方法將有助于我們達成目標,同樣是打井,使用鐵鍬鋤頭要比手挖更省時省力,使用機器比用鋤頭鐵鍬更省力。實現目標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當目標實現周期較長時,就要制訂詳盡的計劃。合適方法將助力事半功倍!
相信堅持的力量
滴水可以穿石。即使確立好目標、制訂行動方案,卻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心血來潮時就按照計劃進行,心情不好時就找各種借口。年初立了大大的flag,年底卻無所獲。成功不只停留在夢想,更活在現實。問自己“有什么事情是自己能夠堅持做100天的?”
5
“清晰的目標+完整的行動計劃+堅持不懈”等于實現目標。
馬云在創業之初,絕沒想過阿里巴巴會成為今天的帝國。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帶著團隊朝目標前進,途經艱難險阻,堅持不放棄,才成就了今日的馬云,以及阿里巴巴的帝國偉業。
知行合一,知道還要做到。你在時間的土壤里種下了什么,那么等到以后你遲早會收獲到什么,時光不會辜負你一直的努力,不會辜負你一直以來的堅持。時間不會辜負一直努力的人。
如果你想有一個人生導師,加入我們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