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讓一個人犯錯,那就讓他驕傲!
建安24年,劉備拿下益州和漢中,7月,稱“漢中王”。同時,封四虎上將:關羽為前將軍,黃忠為后將軍,馬超為左將軍,張飛為右將軍。(正史上沒有五虎上將的記載,趙云沒有被封為上將,有點可惜。)
被封為前將軍,關羽志得意滿,驕傲的不得了。在劉備集團內部,所有人都是順著關羽,不敢摸老虎的屁股。這樣一來,也助長了他的囂張氣焰。只聽得進恭維的話,聽不進勸誡。
同年7月,鎮守荊州的關羽自作主張,出兵襄陽和樊城,而此時的劉備也聽之任之。交戰初期,捷報頻傳。8月份,襄樊天降大雨,山洪暴發。被派來增援的于禁七軍被水淹,關羽乘勢渡江而上,與之交戰,活捉于禁,斬殺龐德。
一時間,名聲大噪。戰爭進入相持階段,鎮守樊城的曹仁,下令死守樊城。關羽一時間難以攻下,但此時撤兵,便是前功盡棄,也沒法向劉備交代。如果不撤兵,就得請求支援,此時的益州正陷入勝利的喜悅中,況且自己一向獨當一面,不需要哥哥(劉備)操心。但是向公安和江陵調守兵,有可能會被孫權偷襲,不知如何是好。
為了忽悠關羽調兵,孫權集團演了一出好戲:首先是呂蒙裝病,而后接替呂蒙職務的陸遜又裝無能。此時的陸遜籍籍無名,對于戰功赫赫的關羽根本不會把他放在眼里。陸遜上任后,給關羽寫了一封信,大致內容是祝賀關羽取得勝利,大肆贊揚關羽的才能,貶低自己,并希望能向其學習。同時還“善意”的提醒,小心曹操老賊。孫權集團和劉備集團的共同敵人,就是曹操,祝愿將軍能夠早日取得最終勝利!
一番話說的關羽非常舒服,還不斷嘲諷江東集團一代不如一代:周瑜是個人才,可惜短命;魯肅也不錯,可惜是個書呆子;呂蒙也算是個人才,可惜是個病秧子;陸遜也是個書呆子………于是,關羽放松警惕,把守兵一并調往襄樊前線。公安和江陵成了空城,呂蒙和陸遜乘機拿下荊州。
與此同時,孫權還秘密給曹操發信,表示愿意支援曹操。(雙方有共同利益:曹操方面想保住襄陽和樊城,孫權方面想拿下公安和江陵。)曹操得到消息后,把孫權的信抄了好幾份,發給了前線的戰營。得知孫權會支援,士兵們都覺有希望,于是士氣大振,一舉擊敗關羽。
被前后夾擊的關羽,只能敗走麥城,百戰百勝的將軍竟落寞至此……
被封為上將,便可以自作主張,擅自出兵?出兵便出兵,老天幫了關羽一把,使得襄樊戰爭初戰告捷,于是乎,襄陽和樊城就可以輕易拿下?攻不下來,為何不退兵至江陵,待日后再戰?為何不尋求支援,偏要調取后方的守兵,孤注一擲,偏要效仿傾巢而出發動官渡之戰的袁紹?
劉備放縱關羽,固然有責任!可是驕兵必敗,關羽本身驕傲自滿,好大喜功的問題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