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欲揚先抑,是一種特殊描寫技巧。欲揚先抑的“揚”,是指褒揚、抬高。“抑”,指按下、貶低。作者想褒揚某個人物,卻不從褒揚處落筆,而先是按下,從相反的貶抑處落筆。用這種方法,使情節多變。對于抑揚兩者,不可等量齊觀,而是應該重在后揚,抑起的是襯墊作用。在文章中,采用這種欲揚先抑手法,先表達對所描寫的事物或人的不滿之情,一般來說,在一兩件小事中,突然轉變看法。
? ? ? ? 一次紀曉嵐為一個朋友的老母祝壽,當即作詩一首,劈頭第一句就說:“這個老娘不是人”,四座賓客都嚇了一大跳,紀曉嵐卻不慌不忙,又念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塵”。大家松了一口氣,鼓掌叫好。紀曉嵐又念去:“生個兒子卻做賊”,宴會主人臉上勃然變色,四座咋舌,不敢言語,哪知紀曉嵐又從容地說:“偷得桃獻娘親”!至此,眾人開顏,歡笑舉杯。紀曉嵐此處就是運用了一種特殊的技巧:欲揚先抑!紀曉嵐先是說“這個老娘不是人”然后突轉“九天仙女下凡塵”。再次說“生個兒子卻做賊”突轉“偷得桃獻娘親”。在此轉變過程中,情感自然。
? ? ?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是清代一位有名的滑稽才子。有一天,他冒著大雨去給一位姓陶的朋祝壽。他一到,主人便立刻捧出文房四寶,想請他題些賀詞之類的文字。鄭板橋不加思索,便在紙上寫了“奈何”兩字。眾人不解其意,他也不理會 接著又連寫了兩個“奈何”,這下可是舉座驚奇了。在眾人的驚訝聲中,他還寫了一個“奈何”。一連四個“奈何”,這算賀詞么?主人很不安了,木然站著,神情尷尬,賀客也暗暗著急。停頓片刻后,他微微一笑,便揮毫疾書起來:“今日雨沱。旁沱雨祝陶公壽,壽比旁沱雨更多。”寫完,主人和賀客都輕松地笑了起來,因為整個題詞成了: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旁沱。旁沱雨祝陶公壽,壽比旁沱雨更多。此處更是把欲揚先抑的手法運用的淋漓盡致。
? ? ? ? 這兩個例子告訴我們,使用欲揚先抑的手法能形成波瀾起伏,造成鮮明的對比,容易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 ? ? ? 關于用欲揚先抑結構的文章還有很多,例如香港作家小思的《蟬》開頭說“近月來,窗外蟬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聽了很煩。”后來拾得一只病蟬,聽朋友說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個夏天,秋風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結了。作者理解了蟬的生命的意義,并得到深刻的啟示。文章結尾說“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蟬聲!”這里以作者的感情變化為線索,先說厭煩那蟬聲,后又從蟬聲中體悟了的生命意義,用的就是欲揚先抑的手法。還有魯迅的回憶性散文《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開始寫阿長的種種令人討厭的習慣行為,如寫阿長喜歡切切察察,睡覺時擺成大字,講究繁瑣的禮節等,這些記敘和描寫都是為下文寫她給我買《山海經》蓄勢鋪,欲揚先抑的手法讓人對阿長產生了更深的敬意。使阿長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真實,作品情感更加真摯動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語教一班左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93060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