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品海棠:紅樓遺夢花睡去,海棠艷影云逝水

一座奇園,百樣奇花,一部奇書,百位奇女。說不盡的紅樓夢影,道不完的癡兒怨女,且來看那浮沉夢海的海棠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春困葳蕤擁繡衾,幻境迷離臥海棠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因賞梅花,眾人入得寧府。寶玉小兒春困,秦氏引他午睡。

寶玉來至上房,眼見一幅畫,“畫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圖》,”“也不看系何人所畫,心中便有些不快。”

《燃藜圖》取自《劉向別傳》的典故。劉向幼時家貧,無錢點燈,黑夜獨坐記誦。仙人感他勤勉,點燃一枝青藜杖,親自教他讀書。

寶玉最不喜讀書,自是厭棄劉向這類勤學苦讀的學霸,也就一并厭棄那幅畫得相當好的《燃藜圖》。

以賈家聲勢,懸于正堂的畫作,必是名家之作,定然價值連城,卻敵不過一顆憎厭之心。

更何況,畫旁還配得一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更把癡兒些許的不快引向斷然的厭棄。

最是討厭這些“混帳話”的寶玉,忙不迭地說:“快出去、快出去!”恍若白日見鬼。

既然不喜歡“室宇精美、鋪陳華麗”的正房,寶玉只能去往秦氏的內屋。剛一進門,寶玉便聞得一股細細甜香,連說“好香!”


更有一幅好畫迎人,這便是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脂評:“妙圖!”這圖,恰與那《燃藜圖》形成鮮明對比。

世間正統學子,最喜歡仕途經濟,天天講說什么學而優則仕的。而這寶玉心性,最是憎厭這些,偏生喜歡在那脂粉隊里尋找清凈樂土,喜紅愛紅護紅戀紅。

這《海棠春睡圖》,卻是有典有詩之作。舊時明皇,登臨沉香亭,召太真伴駕。偏生楊妃宿醉未醒,侍兒扶掖而至,“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愛其嬌癡,笑說:“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有明一代,風流才子唐伯虎,逞才使氣,畫出《海棠美人圖》,并寫了一首詩,《題海棠美人》。詩云:“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自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清朝蔣景祁寫過一闕《臨江仙》的詞,題目是《為曹子清題唐寅美人圖》。這曹子清,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可見,曹家真的收藏過一幅唐伯虎畫的美人圖,只是不知是否便是《海棠美人圖》。

書歸正傳,寶玉大愛其圖,更愛秦太虛題寫的一副香艷對聯——“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

“秦太虛”即“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他曾創制過“海棠春”詞調,留有“試問海棠花,昨夜開多少”的詞句。這副對聯,據說只是雪芹的擬作,并不見傳。

脂評“嫩寒鎖夢因春冷”句——艷極,淫極!又評“芳氣籠人是酒香”句——艷極淫極,已入夢境矣!可見,這芳氣籠人的海棠便是引人入夢的端倪。


怡紅公子題匾額,泛彩海棠話女兒

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大觀園成,獨缺匾額。賈政自度迂腐,恰遇寶玉,特令其展才品題,以慰元妃望念之情。

穿花過柳,依泉越坡,行得半日,歇在一處院落,這便是后來的寶玉寢處——怡紅院。入得門中,數本芭蕉,一棵海棠。

這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翠縷,葩吐丹砂。”其名曰“女兒棠”,系出“女兒國”中,端的是大觀園“女兒國”中的奇卉名花,后更得那怡紅公子晝夜護持,真真是含蘊深刻之筆。

寶玉聞之便悟,解曰:“紅暈若施脂,輕弱似扶病,大近乎閨閣風度,所以以‘女兒’命名。”

題匾之時,一客說出“崇光泛彩”四字。話說那蘇軾,有感于楊妃“海棠春睡”舊事,曾寫得一首《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崇光泛彩”恰恰引出海棠花的典故,既有名花更有美人。

最喜歡“議論人家好歹”寶玉,一會說“瀉玉”二字“粗陋不雅”,一會嫌“淇水”“睢園”太過“板腐”,一會嫌“杏花”村名“俗陋不堪”,一會又厭“秦人舊舍”“越發過露”,此時難得說個“妙極”。

這寶玉最是求全貪多,不肯遺愛的人,可惜這詞里“有棠無蕉”,題作“紅香綠玉”,有意“暗蓄‘紅’‘綠’二字在內”,指說“蕉棠兩植”。

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倫樂寶玉呈才藻》中,元妃將“紅香綠玉”改作“怡紅快綠”,賜名“怡紅院”,端的正了名色。

寶玉應詔題詩,寶釵教他體悟元妃心意,改了“綠玉”二字,用了韓翊“冷燭無煙綠蠟干”的典故。

寶玉最后寫成怡紅快綠詩,詩中有言“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套的仍是蘇軾《海棠》詩中“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句子。

愛花惜花之怡紅公子,最是不忍錯過紅妝艷美之春光。這海棠,裊裊婷婷,令人耽溺夢境不肯稍離片刻。


群芳夜飲開壽宴,香夢沉酣了花事

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死金丹獨艷理親喪》,賈母一眾恰在外面,借著寶玉的壽辰,沒了拘管的小兒女們,歡天喜地,鬧了一天。

怡紅公子還嫌不足,夜里又把寶釵黛玉探春李紈寶琴香菱盡皆請來,遂成大觀園一時之盛舉。小兒女們飲酒行令,好不快意!

寶釵掣的牡丹,探春掣的紅杏,李紈掣的老梅,花似解語,恰如人意。卻說這湘云,“揎拳擄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來。”

簽上卻是一枝海棠,題著“香夢沉酣”四字,詩云:“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點出六十二回湘云醉眠芍藥蔭的故事。三十七回中,海棠詩做得最好的也是湘云。

亦真亦幻,亦花亦人,令人感懷,“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注云:“既云‘香夢沉酣’,掣此簽者不便飲酒,只令上下二家各飲一杯。”上下二家恰是黛玉和寶玉,這二人恰是入夢最深、用情最苦之人。

正像《枉凝眉》中唱的,“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思慮至此,當真是字字泣血。偏生夢中人并不自知,只想著逃酒。寶玉瞅空讓芳官代飲了半杯,黛玉說話之間折在漱盂之內。酒雖可逃命難逃,令人悵惘良久。

接下來卻是麝月,掣出荼蘼花,簽上題著“韶華勝極”,詩云:“開到荼蘼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飲三杯送春。”

果然,盛極必衰,夜宴之后,眾芳凋殘。大觀園不再是蔭庇小兒女們的樂園,“苦尤娘賺入大觀園”,“惑奸讒抄檢大觀園”,“風刀霜劍嚴相逼”,“一朝漂泊難尋覓”。海棠開罷是荼蘼,香夢沉酣終有時。掩卷長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3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5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36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1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46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89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8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18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37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8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39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6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0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2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9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47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2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