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篇1中的求職平臺三層結構,本意是幫助大家理解求職過程中招聘機會的分布,從而了解應該如何操作。然而從反饋來看,大部分人顯然是被這個三層結構繞暈了,看完后問博主的第一個問題多半是:我該怎么利用中介平臺?
博主今天就用一個實例來講講操作細節。
小B,London某大學Finance專業一年制研究生,2015年9月到英國開始學習,12月開始著手找工作,希望能找與Finance相關的工作。
雖然已經決定開始找工作,但小B對于要找什么樣的工作并沒有太明確的目標:自己是學Finance的,大概是Finance這個方向吧,但從哪里開始呢?網上有很多招聘機會,哪些是我可以投的?聽說可以找中介幫忙,怎么找到這些中介呢?想到這些小B有些迷茫了。。。
小B偶然在簡書上看到紅酒仔寫的“求職平臺三層結構”,覺得第一層的綜合平臺似乎值得一試。打開Monster網站頁面,輸入“Finance”進行搜索,出來的結果五花八門,finance analyst, finance manager, 都有,看得小B眼花繚亂,也不知道該申哪個。
這時小B突然想到,<strong>Monster這類綜合型平臺屬于中介的中介,本身并不提供工作機會,那么為什么不找到那些提供機會的專業中介平臺呢?</strong>仔細一看,剛才搜出來的條工作信息下面都很不起眼地寫著一個公司的名字(比如efinancialcareers),趕緊google之。
公司的首頁上寫著大大的一行字“Jobs in Finance, Banking, Accounting and Insurance”,看來是一家專注于金融領域的中介公司了。仔細瀏覽了一會,小B發現<strong>這個平臺上的工作機會跟自己學的Finance領域非常相關,很多崗位自己都能申請,其中還有不少是專門給學finance專業應屆生的職位</strong>。小B愉快地在上面投了簡歷。
小B一連google了monster上發現的幾個這類公司,發現都是金融領域的中介,工作相關度都特別高,正疑心怎么會有這么巧的事,猛然想到這不就是之前“求職平臺三層結構”中的第二層“專業型求職平臺”么,原來是這么找到的!
既然第二層就已經這么有效了,那第三層效果豈不是會更好?!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思索,小B始終找不到在“求職平臺三層結構”中描述的第三層。經過跟紅酒仔的交流,小B才明白,第三層平臺并不容易直接找到,<strong>某些公司(一般是小公司)自己并不設立招聘部門,直接將部分招聘環節委托給第二層的平臺</strong>,一般可以從往屆面試者或Job agent口中獲得這些信息。
這么一來,小B的策略就清楚了,在第一層綜合平臺上發現二層的專業平臺,將第二層平臺作為主戰場,在其上投遞大量簡歷。同時通過與Job agent的溝通,發現其代理的第三層平臺,進行少量的精確投遞。
想通這些,小B興奮地投了一晚上簡歷,第二天天還沒亮電話就響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