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團隊》還沒有看完,偶然間看到《超越智商》這本書,看了樣章之后被吸引住了,同樣是解答了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困惑,讓我決定先把這本書看完。
首先提出問題:
1、我們經常說,這個人很聰明。聰明到底是如何定義的,又是如何衡量的?
2、為什么有時候看起來很聰明的人,有時候做出的決策卻讓人覺得很愚蠢?
這本書主要就是解答第二個問題的。通常我們的定義中,聰明=高智商,智商的高低很容易測量,無數的智力測驗都能對智商做出測量,在這個社會,能測量什么,什么就有價值,因為種種緣由,過于看重智力測驗所測量的那些思考能力,而看輕其他至關重要的認知技能,比如理性思考能力,造成了人們或多或少會表現(xiàn)出理性障礙。
定義幾個概念:
理性思考:意味著樹立恰當的目標,機遇目標和信念采取恰當的行動,以及持有與可得證據相符合的信念。
理性障礙:盡管具有足夠的智力,卻缺乏理性思考和行動的能力。或者指智力水平較高,但卻無法理性思考和行動。
智力的狹義理論和廣義理論的區(qū)別:它明確排除掉了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現(xiàn)實生活中的決策能力、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等廣義理論所包含的內容。
流體智力:個體在多個領域中表現(xiàn)出的推理能力,特別是在新異情境中。
晶體智力:反映了文化學習過程中獲得的陳述性知識。
三重加工心智模型:
自主心智:是人類信息加工的默認方式,又被稱為適應性無意識,速度快,自動化,計算負荷低,包括情緒對行為的調控,面部識別,威脅檢測,情感反應,顏色知覺,語言理解,深度知覺,頻率估計等。其實可以理解為人的第 一反應。
算法心智:通常意義上的智力,即流體智力,是指人們在對信息加工的效率。現(xiàn)行的各種智力測驗或認知能力測驗都只是算法層面的認知能力當前得到的廣泛應用的智力測驗絲毫沒有涉及對理性思維和行為的評估。
反省心智:關注于系統(tǒng)目標、與目標相關的信念以及基于當前系統(tǒng)目標和信念的最優(yōu)化行動,只有在反省心智分析層面,理性才會參與其中,更重要的是,算法心智的效率可以被量化評估,但理性的效率卻無法被評估。
算法心智與反省心智的卻別還體現(xiàn)為個體在認知能力和思維傾向方面的差異,已有充分證據表明這兩者之間存在本質性的區(qū)別。思維傾向的個體差異可以通過對反省心智操作測量而得出,具體包括:目標管理,認識價值觀,自我管理認識論等。
理性思維和行動的個體差異既可以源自智力(算法心智),也可以源自個體在思維傾向(反省心智)方面的不同,換句話說,理性的概念內涵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反省心智的思維傾向以及算法心智的效率),而智力的概念內涵(至少是廣為人知的操作化定義)則僅限于算法心智效率方面。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三重心智模型,文章也解釋了三種心智認知功能受損之后的表現(xiàn)的不同,這也是支持三重智力結果的原因之一。
算法心智層面的認知功能遭到破壞會引起顯而易見的智力能力受損,導致智力殘疾,這一類損傷是連續(xù)的。
自主心智層面的認知功能遭到破壞,通常表現(xiàn)為認知模塊損傷,會導致非連續(xù)性的認知紊亂,比如自閉癥,失認證(估計是英文翻譯的鍋),失讀癥。
反省心智主要關注個人的整體目標,反省心智遭到破壞常見于很多涉及理性損傷的精神障礙(尤其是妄想,幻覺)患者。
未完待續(xù)。(之后繼續(xù)閱讀后面的章節(jié))
目前自己寫的大多數日記主要以整理書中筆記以及部分摘抄為主,主要是輸入階段,只有不斷的學習和深深地認同,也許才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源源不斷的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