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前些日子,微信圈大熱《超級演說家》中寇乃馨的演講,寇乃馨其人其事并不了解太多,但短短七分鐘的演說,數次擊中每個人的心,看了好幾次每次都淚盈于睫。是,我們透過她的自我剖析都看到了自己,看到了面對情緒失控,用語言來傷害攻擊我們最親愛的人的自己。
? ? ? ?從心理學上講,壓抑情緒是對身心的傷害,但是面對情緒時,我們如何負責任地表達自己,尊重自己,又不傷害攻擊他人呢?我相信一定有這樣的一種語言,有這樣的一種方式存在。
? ? ?這時,我遇到了《非暴力溝通》。
? ? 《非暴力溝通》是美國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的一種全新的溝通模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誼相投,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初讀一遍,精神一震,似乎掌握了一直尋找的一把鑰匙、一把工具;重新細讀,細細體會其中的深情和善意,看到了追求的生活之美,看到了我們內在鮮活的生命狀態,心中充滿柔情;拓展閱讀了《非暴力溝通實踐篇》和《用非暴力溝通化解沖突》,更加堅定了生活的熱情和動力,用這種簡單卻革命性的辦法改善各種人際關系和生活。
? ? ?一、認識非暴力溝通:
? ?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語言修養。初識非暴力溝通,第一印象就是一種語言修養。語言是窗口,否則就是墻,當我們一直使用慣用的語言詞匯,去傷害去攻擊去反應,我們的語言就是一種暴力;我們開始嘗試著去使用一種新的語言,去談話和聆聽時,語言修養的魅力充分體現,語言成為人和人之間的窗戶,流露出自然的愛。
? ?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溝通方式。當我們開始轉變我們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時,我們不再條件條件反射式地反映,而去表達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人和人之間因為一種全新的溝通方式而更加理解、貼近,充滿愛和善意。
? ?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內在品質。如果把非暴力溝通僅僅當做一種語言修養、一種溝通方式,那么不會帶來根本性的變化,我們會無法自如運用這種溝通方式,會很快回到原來的溝通方式上去。非暴力溝通更重要的是覺察,是專注于自己的內在,是內在品質的提高,是思維模式的徹底轉變,吃一種持續不斷的提醒,使我們專注于更可能滿足我們人生追求的方向。
? ? ?二、積極應用非暴力溝通:
? ? ? ?——認識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學會表達自我。為了能達到彼此樂于互助,彼此尊重和理解,專注于四個方面:觀察——明了正在發生的事情、對方在干什么并客觀加以陳述;感受——表達“難過”“開心”“氣憤”“害怕”等基于觀察的感受;需要——告知那樣的感受是出于內心何種需要;請求——明確告知希望對方怎么做。表達在生氣時,批評和批責他人都無法真正傳達我們的心聲。如果想充分表達憤怒,我們就不能歸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與批評和批責他人相比,直接說出我們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們愿望得到滿足。
? ? ? ——學會傾聽別人。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去體會對方,不論對方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也許對方的表達方式,就是評價和攻擊(暴力的),但我們都可以透過外表去體會到對方包含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傾聽當他人遭遇不幸時,我們常常急于提建議,安慰,或表達我們的態度和感受。為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心全意地體會對方。傾聽他人有助于對他人的理解和接納。
? ? ? ——更深入地愛自己。最重要的應用也許在于培育對自己的愛。當我們的表現不完美時,我們可以通過體會憂傷和自我寬恕,來看清個人成長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懲罰。評價自己的行為時,我們專注于尚未滿足的需要;這樣,我們就不再依賴羞愧、內疚、惱怒或沮喪的心理來尋求改變,而讓愛主導我們的學習和成長。
? ? ? ——運用非暴力溝通在各個領域。當我們學會了非暴力溝通,就學會了心存愛意,也學會了在這個沖突的世界中以話語創造和平,轉化我們生活的世界,讓非暴力溝通在家庭、工作、甚至于各個領域開花。我們的話語,我們的溝通,我們的內在品質將幫我們創造一個有益于每個人的世界,一個能夠理解和活出非暴力溝通的世界。
? ? 甘地說過“讓夢想的世界通過我們轉變得以實現”,你還在等待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