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敏:學習顧明遠先生講座《弘揚教育家精神,勇擔強國建設使命》(一)
顧明遠先生指出,2023年教師節,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優秀教師代表來信,充分肯定了廣大教師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做出的貢獻,同時提到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他們具有“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精神: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
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
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
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
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關心教師隊伍的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對教育和教師隊伍建設作出了系列重要論述。
2014年教師節前夕在北京師范大學提出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的標準。
2016年在北京八一學校提出,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四個引路人”的重要論述。
2021年在視察清華大學時提出教師要做“大先生”。現在又提出教育家精神,對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并指明了教師發展成長的方向。
弘揚教育家精神,是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的要求,是為全面建設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高質量人才支撐的要求。
全面建設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才是關鍵,教育是基礎。強教必須強師。有了高質量的教師,才能有高質量的教育,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教育家精神,是站在新時代的高度,凝聚了當代優秀教師的品質提出來的。反映了新時代對教師的理想信念、人格品質、專業修養、教育態度、教育能力的全面要求,是每一名教師應有的素養。
教師是教育者,教師的素養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教育家精神是每個教師努力成長的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教育家精神,傳承了中國知識分子和歷代教育家的優秀傳統。教師是知識分子的群體,是民族的中堅,教師的風范引領著社會的風尚。我國歷代知識分子不僅創造了中華優秀文化,而且都胸懷天下,抱有報國之心。
顧明遠先生認為,新時代的教師要傳愛黨、愛國愛人民之道,傳修身養心之道,把學生培養成有家國情懷、真實本領、擔當精神的新時代創新人才。教師不僅要把課講好,還要培養學生的人格。既是經師,又是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