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得償所愿,把這本《為何愛會傷人》看完了。遇到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竟然有人可以把心理學講得如此生動透徹,而且一點也不枯燥,令人十分的著迷。
關于愛情,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癡兒怨女為它所傷。既有甘之如飴者,也有痛不欲生者,比比皆是。
從對文學的貢獻來看,由愛情引發的佳詞妙句確實占了文學界的半壁江山。多少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流傳至今,令人扼腕嘆息,不勝唏噓。
那么,為什么愛會如此傷人呢?本書站在心理學角度,理性的分析了這個千古謎題。不過,作者不是從古論今,侃侃而談,而是立意于當代婚戀,從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來作分析。
為何愛會傷人?
武志紅從心理學的角度,給了我們答案:愛情是一種輪回,在愛情中,我們想重溫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錯誤。
我們在童年里所經歷的幸與不幸都將在愛情中找回來,童年時與異性父母的關系也決定了我們與愛人的關系。
從這個角度說我們不僅要關注與愛人的關系,也要關注與孩子的關系,因為我們如何對孩子,將決定孩子的愛情結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自《為何愛會傷人》封底
一、一見鐘情或是致命誘惑
影視劇中常有這樣的橋段:女主對男主一見傾心,自此愛的難分難解,死去活來。很多人不相信,但這種感情確實是存在的。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一見鐘情源于熟悉感。
如同賈寶玉第一次看見林黛玉,脫口而出的那句:“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這便是所謂的前世今生了。可是經研究發現,人所說的前世就是指的童年。
這點從小說里無從考證,可武老師從他的來訪者那得到了答案。來訪者菲兒對相親對象一見鐘情,那時,她剛結束一段未果的戀愛。
可他的那雙眼睛深深的觸動了菲兒,于是她同這個男孩很快確立了戀愛關系。但她心中還是有點隱隱不安,所以找到了武老師。
“他像你的爸爸嗎?”
“不,一點也不像。”
“好吧,那我們從細節談起吧。”
結果,菲兒講出了一個又一個關鍵的細節。這些細節顯示,這個男孩的個性和菲兒的爸爸實在是像極了。
菲兒最后驚訝地問:“難道我談戀愛就是又找了個老爸?”
每一次戀愛,都是對童年的重復。所以,有些人的愛情是蜜糖,有些人的愛情是砒霜。他們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愛情狀況,而是心甘情愿的含笑飲砒霜。
童年習慣了快樂的人,就會一直重復快樂。童年習慣了痛苦的人,就會一直重復痛苦。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一直遇渣男且無法自拔的原因。她們自己樂在其中。
我們都以為自己在追求快樂和幸福,實際上,我們只是在追求自己所習慣的情緒或情感。
二、每一次緣分都是一個功課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標簽,譬如誠實,守信,善良,大方等等。那么,當我們被貼上這些標簽時,會不會有潛意識的反抗呢?我們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品質呢?
在原生家庭中,我們渴望父母的愛和關懷,如果我們表現出某一種品質,會受到父母的關愛,那我們就會偏向表達這一品質,與之相對的品質則被人為的壓抑。
可是壓抑不代表消失,所以我們偶爾還是會渴望自由與圓滿,渴望能吸納那些不一樣的品質。所以性格相補的兩個人會相互吸引并結合。
這種結合一開始是相處融洽、如膠似漆的,但是,他們相愛的基礎也是他們沖突的基礎。這種沖突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戀人來到你身邊,是彼此相互吸引的結果,所以在無法解決這種沖突的時候,不要想著換一個,這是沒有用的。
你和戀人無法相互包容,換下一個也是一樣。戀人是人生老師,來給你教功課的,如果這門功課不合格,你換再多老師也沒用。不只是戀人,生活中總是會出現你很討厭的那一類人,你趕走了一個,下一個又馬上出現,不絕如縷。
他們的作用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教會你一些事。如果你一直不會,他們就會一直跟著你,如影隨形。
讀了這本書,我對愛情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認識。它不是戀愛寶典,可以教你如何在這個日益浮躁、功利世俗的世界,快速的找到一個滿意的對象。它也不是心靈雞湯,可以寬聲細語的勸慰失戀受傷的心靈。
它的作者很理性,用清晰的話語娓娓道來。它只能幫助那些在愛里受著折磨煎熬,乃至深深地傷害的人,找到一條出路。這出路絕不是指分手或是離婚。
以前的愛情,雙方連面都沒有見過,就匆匆定下了終身,可以前的離婚率比現在低多了,這是因為以前的人東西壞了是想著怎么去補,而現在的人動不動就想換個新的。
有一句話叫“相愛相殺”,其實本不必這樣,雖然愛情由感性出發,很多人因此而拒絕理性的分析,覺得這樣玷污了純潔的感情。可惜的是,感情原本就不是個純粹的產物,它是由理智和多方因素共同催發的。
不管是在愛里迷茫的人,還是目前單身,都應該認真看看這本書。因為它會帶著你,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看待愛情。這個視角會讓你看到別樣的愛。
與此同時,我也推薦家有幼兒的父母們閱讀這本書,因為成年婚戀時,一系列心理問題的成因,都和0-6歲那個時期,孩子與異性父母親密關系的構建,有一定的聯系。
我看這本書看到一半的時候,曾熱切的把它推薦給我的一個朋友,她問我:“那到底為什么愛會傷人呢?這本書告訴你了嗎?”
我當時語塞,想不出答案。現在我看完了,心里也有了一個回答。
這個答案有點長,大概有一本書那么厚,你準備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