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過基本中國教育的人都學過一種數學方法,叫做推導。就是從一個已知條件出發,經過一系列的合理的變化,得到最終結果。
在數學中,推導是一個嚴謹的過程,是被人們認可的方法。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也往往受此影響,卻得到一些啼笑皆非的答案。
一個人仇日,可以證明他愛國;他愛國,那么他說的話都是對的。所以只要一個人仇日,那么他說的就都是正確的。
這句話比較簡單,看到前半句,人往往信以為真。但是讀到后半句時,直覺上感覺哪里有些不對,但是一時找不到哪有漏洞,有的時候,莫名其妙的就相信了這種謬誤的推理。
其實仔細想一下,一個人仇日,可以證明他愛國,但是也只是證明他盲目的愛國,而愛國的話都是對的,但不是所有的話都是對的。所以最后的結論肯定是錯的。
再比如,A賣刀給B,B拿刀殺C,C死是A的過錯,因為如果A不賣刀給B,C就不會死。
這種偽邏輯,看似荒謬,我們自認為不會上當,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時常發生。比如最常見的醫鬧。病人來醫院看病,本來是家屬不愿花錢,耽誤了治療的時間,送到醫院后搶救無效后病人死亡。結果因為病人死在醫院,家屬就認為是醫院給病人治死了,到醫院挑撥是非,大演鬧劇。
這可是真實的例子,而且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的。即便不是沒有擴大化的鬧事,毆打辱罵醫護人員也是常有之事。
我同情那些病人家屬焦慮的心情,但是不能原諒他們無理的作為。他們就是掉入了那偽邏輯的陷阱不自知的人。
這是主觀的掉入陷阱,還有別人故意讓人調入這種陷阱,來達到某種目的。這種形式也比較常見,最主要的就是銷售賣產品的時刻。
銷售A向客戶C介紹某化妝品效果很棒,知名影星B代言,還有很多人在使用。A不會告訴C,影星B雖然代言該產品,但是不一定自己使用,也不會說這款產品適合油性皮膚,而你是干性皮膚。
上面的故事也是真的,但是現在比較少見了,畢竟大部分人很了解化妝品了。但是這種邏輯模式是一樣的,他們用一個廣泛的條件,推導出產品很適合你,把不適合你的條件隱藏不說。當你回頭發現問題來討個說法,他們也只會說你沒有問。這種隱瞞部分真相的邏輯推導銷售,就常常出現在各種情景之中。大到買房,小到買菜。要不怎么叫無商不奸呢?
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很有可能某部分條件發生了改變,這種推導是不嚴謹的。而我們數學上的推導,是在完全嚴謹的情況下推演的,當然不能相提并論。
所以,我們應當時刻牢記“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警惕邏輯陷阱,避免給自己,給他人帶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