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開始,每周五下午的最后一節課,就是我們師生共讀一本書的美好時光。我希望通過師生同讀一本書的方式,給學生一種榜樣的力量,用教師閱讀的興趣激發更多學生閱讀的興趣,以教師閱讀的熱情激起更多學生閱讀的熱情,從而引導學生走進書中,感悟生活的精彩,感受語言的美妙。
這一次,和孩子們一起讀的是《草房子》,這本書把我帶回了最純真美好的童年時光,我竟和孩子們一起沉迷于其中——默默嘆息蔣一輪與白雀的錯過;不住猜想紙月那謎一般的身世;深深憐惜細馬瘦弱的身軀和堅強的身影;也因為桑桑的突然生病而嚎啕大哭。
不知不覺,我已走進了草房子,走進了曹文軒那細膩唯美的筆觸。感動著他筆下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沉浸于他描繪的每一片蘆葦地,每一條河流中;感慨著他筆下至真、至善、至美的精彩世界。等到所有同學都讀完《草房子》,我們閱讀后的交流也開始了。
小小男子漢
文/徐佳藝
這是一本令我感動的書,書中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贊嘆了一個又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這本書就是出自于著名作家曹文軒筆下的《草房子》。
無論是有著快樂童年的桑桑,還是需要被尊重的陸鶴;無論是能屈能伸的男子漢杜小康,還是一直堅守油麻地這塊兒美好回憶的秦大奶奶······在他們身上都有著同一種美好的品質——善良。在他們身上發生了一個又一個的真情故事,最能打動我的還是來自江南的細馬。
細馬是邱二爺從邱大家領養的。來到油麻地,他和桑桑一樣上了四年級。細馬聽不懂油麻地小學的孩子們說的話,考試成績也不理想。細馬的性格漸漸變得孤僻,他不愿再回學校念書,從此就在家里放羊,與羊為伴。在羊群中,細馬感到寂寞,他羨慕油麻地小學的學生,他常常將羊趕到離學校很近的地方,惹出不少麻煩。細馬開始討厭油麻地,他在家里呆不下去了,就計劃著想要逃跑。邱二媽受不了細馬的壞脾氣,想要把細馬送走。就在準備送走細馬前,油麻地下了一場大暴雨,吞噬了邱二爺家所有的財產,甚至連房屋都快要倒塌,不能入住。邱二媽覺得靈驗了一句話:細馬是沖著他們家的財產來的。終于暴雨后,細馬被送走了。邱二爺家一下子變得冷清,二爺和二媽也心里空蕩蕩的。家里少了歡聲笑語和爭執,多了一份寂寞難耐。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第二天細馬竟然回來了,一家人過起了和和美美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長,寒冬的一天,邱二爺一下子病倒了。為了給邱二爺治病,細馬冒著嚴寒在冰上鑿柳樹須子。邱二媽看到大半籃柳樹須子,眼圈紅了。邱二爺最終還是帶著沒能為細馬蓋一棟好房子的遺憾,永遠的離開了人世。沒幾天邱二媽的腦子也出現問題了,整天都要出去尋找邱二爺,結果走丟了。細馬在苦苦尋找了七天后,終于將邱二媽帶回家。在桑桑家的幫助下,治好了邱二媽的病。細馬做起了生意,用掙到的錢為邱二媽蓋起來房子,用瘦弱的肩膀支撐起這個家,終于讓邱二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邱二爺和邱二媽沒有孩子,是細馬的到來,改變了他們家的生活。細馬初到油麻地,因為語言不通而感到孤獨。細馬不喜歡這里,因為這兒不是他的家,這兒的人們也不喜歡他,因為他是個南方蠻子,說著他們聽不懂的話。彼此生厭,彼此排斥。細馬呆不下去了,所以他要逃走。但最終他還是回來了,即使洪水帶走了邱二爺的一切,沒能留給他一點兒家產,甚至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他還是回來了。因為他是個善良的孩子,他還是個重感情的孩子,他是個有情有義的孩子。他舍不得一起生活了這么久,對他這么好的邱二爺、邱二媽。在邱二爺走后,細馬一直盡心盡力的照顧邱二媽。不管再苦再累,他都要像邱二爺像個男子漢一樣撐起這個家,在他心里他有責任和義務要照顧好邱二媽,要讓她過上好日子,住上大房子。他做到了,他憑著機靈的小腦瓜買羊,販羊,再賣羊······憑著辛勤的勞動付出,讓邱二媽住上了大房子,過上了好日子。
細馬是個真正的男子漢,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我,也告訴了大家:不管年齡多小,也能用自己的力量撐起整個家!
禿 ?鶴
文/王子月
我喜歡《草房子》這本書,喜歡年齡小,卻能撐起整個家的細馬;喜歡不被人理解而又溫暖的秦大奶奶喜歡有我們每個人童年影子的桑桑;也喜歡能屈能伸,堅韌不拔,直面挫折,敢于擔當的男子漢杜小康。可是,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渴望自己被人需要和尊重的“小禿子”禿鶴。
禿鶴是一個禿頭的男孩,他原名叫陸鶴,就因為他是個十足的小禿子,大家都叫他“禿鶴”。禿鶴一開始并不介意自己的頭,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他的頭碰不得了,他開始產生了自卑的心理。一次,他帶了一頂白色的帽子來上學,因為這頂帽子搶了正在“表演”的桑桑的風頭,桑桑對他進行了報復。禿鶴當然不甘心被欺負,在一年一度的會操比賽上,他使自己的油麻地小學從勝利跌落至失敗,他這么做,換來了所有同學對他的冷落與漠不關心,這讓他感到沮喪。
直到一次表演,演出中缺少了一位禿頭演員,誰都演不好,禿鶴他自告奮勇,向校長申請讓他來演,校長同意了,禿鶴盡職盡責的演了一場好戲,使學校拿了第一名。比賽結束后,大家在一起慶祝,禿鶴卻跑到了油麻地的河邊。終于,他忍不住地哭了起來。后來,大家找到了他,都抱頭痛哭。皎潔的月光,映襯著一個英俊的少年······
禿鶴的故事,我慢慢地讀著,有時會生氣,會為他打抱不平;有時會開心快樂,會為他開心而歡欣不已;有時又會淚流不止,發自內心深處的為他心疼。他就是這樣一個男孩,一個自尊心強烈的男孩,一個需要關懷的男孩,一個充滿勇氣的男孩,也是一個常常被冷落的男孩。
他不僅僅是小說中一個活靈活現的人物,也是社會中的一個群體的縮影。這個群體容易被捉弄,受傷害,也經常被忽視和冷落。他們默默付出,卻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也許,我們真正要關心的正是這樣的一類人。
我深深地記得,老師說的那一句,“人真正需要的是被需要,被尊重”。禿鶴,就是如此。
我心中的“秦大奶奶”
文/趙瀟武
最近,我讀了曹文軒的《草房子》。我認識了調皮可愛的桑桑,倔強并有自尊心的陸鶴,看似野蠻卻懂得感恩的細馬,以及能屈能伸的杜小康等。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秦大奶奶。
秦大奶奶是一名農民,她跟她的丈夫秦大花了幾十年的心血,就為了得到一片屬于他們的天地。最后他們得到了,正當他們高興的時候秦大永遠的離開了。后來,政府為了建設學校,想搶秦大奶奶的地。秦大奶奶不惜與政府為敵,不惜與老師同學們為敵,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告狀和“戰爭”。有時,秦大奶奶會像小孩一樣在學校的棟書圃里打滾,邊滾邊自言自語道“這是我的地,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有時,秦大奶奶還會把她所有的雞鴨鵝全部都放出來,讓它們到學校里四處搗亂。
所以,秦大奶奶成了人們眼中“可惡的老太婆”。也正是這個可惡的老太婆,也正是這個四處搞破壞的老太婆,在喬喬落水時,在喬喬叫出那聲親切奶奶時,秦大奶奶不顧自己的安危直接跳到了水里。喬喬得救了,秦大奶奶卻奄奄一息了。不論人們多么努力,多么辛苦,秦大奶奶還是沒有要醒的意思。于是,油麻地學生便大聲呼喊,用心呼喊,用愛呼喊,終于,秦大奶奶得救了。
從那次以后,秦大奶奶開始跟油麻地小學和睦相處了,她開始守護著油麻地小學了。她守護著油麻地小學的菜園,守護著油麻地小學的教室,還賣掉了制造噪音的雞鴨鵝,一切都變的那么美好。可是,好景不長,秦大奶奶永遠的離開了油麻地。這次秦大奶奶還是掉到水里淹死了。但這次,僅僅是為了油麻地小學的一顆南瓜。
讀完《草房子》之后,秦大奶奶教會了我舍己為人。她的形象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她的堅定不移,她的舍生忘死,我終生難忘。她的這種精神讓我敬佩,讓我感動。
那片油麻地
文/何佳穎
這里, 是一片美麗的風景,這里,有一個個潸然淚下的故事。我要講的主人公他在這里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小伙伴們之間毫毛瑕疵的純潔友情,不幸少年與命運相拼里的悲愴與休戚與優雅,殘疾男孩兒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間所鄭人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深切而優美的領悟······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地展現在他的世界。
他就是桑桑。
桑桑身上有一種苦難的美。桑桑是個老好人,他總能夠和每一個人物發生關系,可是盡管如此桑桑還是脆弱的,孤獨的,尤其是最后他生病的時候,他深深的感到了一個人的孤獨。他感覺自己就像是被人隔絕了一樣,以前的伙伴跟他走近了,但是桑桑感到自己卻離大家越來越遠了,是因為自己的病讓大家對自己不一樣了。桑桑是個懂事的孩子,他知道大家對他的好,甚至故意做出開心的樣子,讓所有人都心安,讓所有人不再為他的將要離別而難過。
桑桑的身上有一種矛盾的性格。桑桑是所有人童年的影子,他有著天真的深刻,幼稚的成熟,善良的詭計等等性格特點。桑桑在生活中也是總喜歡做出一些夸張的事情引人注目。比如看到冰柜為何在棉絮下裹著不會融化,所以大熱天的把正在“曝優”的棉衣棉褲套在身上在校園里奔跑,再比如為了能養心愛的鴿子,他把家里的鍋砸了賣錢去買鴿子,還把碗柜改造成鴿子的“高級別墅”。在這樣的性格下,把桑桑的個人思想全部表達了出來,讓我們完全被迷住了。
這就是我認識的桑桑。可在1962年8月的一個上午,秋風乍起,暑氣已去,男孩桑桑坐那片草房子中最高的那幢房頂,油麻地小學第一起完全展現在桑桑的眼界里,他忽然覺得很想哭,便小聲嗚咽起來。第二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沉睡的時候,桑桑跟著他的家,永遠的離開這里,離開這片金色的草房子······
真正的男子漢
文/胡靜雯
讀了《草房子》這本書我深有感觸。里面的人物事情讓我心里涌出一股暖流。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一章節--紅門。
杜小康的家里有一大扇紅門,在這扇神秘的大紅門里,究竟隱藏著什么?以前杜小康的家里很富裕,擁有的是甜蜜和快樂,現在,一片凄涼和憂愁籠罩著門庭,形影不離的只有一陣陣的煩惱與焦慮。從一直的嬌生慣養,的小少爺變成一個有書不能讀的窮苦人,從趾高氣昂到低聲下氣,盡管杜小康不愿接受,但事實強迫著他擔負起了家里的一份責任--與爸爸一同去放鴨,寂寞,孤獨使他變的沉默寡言,一次次的暴風雨和艱難的挫折,也使他越來越堅強。眼看著要踏進成功的大門,可又一次的破產讓爸爸重病不起。而杜小康長大了,變得沉穩、鎮定,長成一個男子漢了。
是什么讓杜小康懂事了?不是一味的溺愛,不是得意的炫耀,更不是舒適的生活,而是挫折,是困難,是逆境,沒有經歷痛苦的生活,怎會領略幸福的可貴?沒有嘗過貧窮的無奈,怎會懂得金錢的不易?圓滿的人生不是擁有一切,得到一切,而是在逆境中學會堅強,學會做人。坎坷的人生道路崎嶇不平,就如月缺月圓,但是,你不會說月亮是陰暗的,因此,人生中的轉彎和改變也是有意義的。
在紅門的結尾中,桑橋校長說了一句話--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人就是杜小康。杜小康能屈能伸,能吃苦愿擔當,是個真正的男子漢!
《草房子》讀完了,而我們共讀一本書的活動還在繼續著,愿通過這樣的讀書活動,可以讓閱讀成為伴隨孩子們終生學習的生活習慣,成為他們人生旅途所必經的精神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