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李筱懿在《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一書中,用簡短凝練的筆墨,燦若蓮花的文字,刻畫了民國時期,26位女性傳奇、滄桑,命運多舛的一生。
陸小曼:才華橫溢,相貌出眾,像一只蝴蝶,優雅的徜徉在十里洋場,肆無忌憚的消耗著生命的饋贈,最終落得一個凄慘、寂寞的結局。
蘇青:丈夫的一記耳光,搧出了一個與張愛玲齊名的作家,她用真誠和坦白向命運抗爭,卻被命運無情的玩弄于股掌之間。為了恪守為人母的責任,她拒絕再婚,孑然一身,悄然坦白的離去。
于鳳至:集家世、學問、外貌、素養于一身,但愛情從來不是對等的,更不會偏愛誰。知書達理,得體熨帖,抵不過趙四小姐的嬌嗔癡嗲,五十年的獨守,等來的是一紙訣別的離婚協議書。
婚姻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對女人而言,堵的更是下半生的幸福。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遇人不淑,對彼此又何嘗不是一種折磨。為了孩子,大多數女性選擇了湊合,但有時候離開未必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02
張幼儀是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在這場婚姻里,徐志摩像足了“鳳凰男”式的小丑,在顯赫的張家面前,區區一個硤石首富,真是小巫見大巫。徐志摩渴望拜梁啟超為師,祈求張幼儀的二哥引薦介紹。
即便是這樣,徐志摩詩人般的浪漫,未曾給予張幼儀一分;醉人的情話,未曾在她耳畔說過一句;“你是天空的一片云,偶爾投影在我的波心”的多情,徹底給了林微因。
即使不愛了,也請不要互相傷害。但徐志摩將男人的卑劣發揮的一覽無遺,張幼儀在德國產子,身邊無人照應,他追到德國要求張幼儀簽訂離婚協議書,刻不容緩。
離婚后的張幼儀,經歷了喪子之痛,也迎來了命運的垂青。被前夫嘲笑的“小腳土包子”女子,踏進了德國裴斯塔洛齊教育學院,憑借著毅力和被前夫踐踏在腳下的自尊,贏得了事業上的鮮花和掌聲,更贏得了兒子的尊重和梅開二度的晚年生活。
張幼儀的逆襲成功,是典型的陳世美拋棄糟糠之妻現代版勵志故事。徐志摩的離開,成全并激發了張幼儀的潛能,再也不是男人身后唯唯諾諾,被嫌棄和厭惡的小女人。成全負心漢的薄情,也成全了自己璀璨的一生。
03
三年前,朋友打電話說:“我離婚了”。伴隨著她的哽咽聲,我不知道如何勸解。雖說“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但是對于她的婚姻,我一直主張早點離婚,哪怕孤單一人,也會比現在的生活更好。
評價一個家的完整性,并不是徒有其人占據著丈夫或妻子的職位,而是要“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徒有其表,同床異夢的婚姻,不要也罷。
大學畢業之后,作為家里的獨生女,朋友回到了縣城,在一家知名酒店,做起了行政工作。隨著自駕游的興起,酒店的業績蒸蒸日上,付出和收入總是成正比的,朋友每個月的工資,比當地的同齡公職人員都要高出一大截。
朋友的老公是一名長途車司機,吃、喝、嫖、賭樣樣俱全,家對他而言,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酒店。朋友懷孕以后,像大多數傻女人一樣,心中竊喜,以為用孩子可以拴住他的心。他冷如冰霜“打掉吧,我無力撫養。”朋友將還沒來得及說出口的“你喜歡女孩還是男孩?”,和著酸楚與絕望,硬生生的咽回到肚子里,從頭到腳的寒意,讓人不寒而栗。
一氣之下,朋友獨自到醫院結束了妊娠,遺憾的是,從此以后她也失去了做母親的權利。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她成了小城中人們茶余飯后,議論的焦點,“XX的老公,一夜輸了好幾萬”,“我看見XX的老公和一個女的在市里逛街呢?”
朋友將自己宅在家中,像鴕鳥一樣,充耳不聞,用隱忍和寬容扮演著賢妻良母的角色。老公更加的肆無忌憚,正大光明的帶小三參加狐朋狗友的聚會。
在一次公司舉行年會的時候,朋友發現自家車停在賓館的樓下。她撥通了老公的電話,他謊稱自己在外地。朋友撿起路邊的石頭,砸碎了車玻璃,汽車不停的報警,她老公罵罵咧咧的出現在他的眼前。
這一塊石頭,砸醒了朋友自欺欺人的夢,夢醒了,人也就該散了。
結婚五年,電視劇中的狗血劇情,在朋友身上依次播放。打掉無辜的孩子導致自己不孕,夫妻吵架殃及家中電器設備,老公賭博輸掉了貨車,出軌導致小三懷孕。這樣的婚姻,生無可戀,離開是最好的選擇,無論渣男是否小人得志,請先放過自己。
離婚之后,朋友一心將全部精力撲在工作上,現在已經一路做到了行政部的主任。買了車,貸款買了房子,將退休后的父母接到身邊,年假的時候帶他們四處旅游,整個人看起來神清氣爽,每次電話里也不再唉聲嘆氣,祥林嫂般哭訴婚姻的不如意,抱怨生活的不公平。
04
提到孟小冬,或許并不是人盡皆知,但是說到梅蘭芳,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孟小冬就是大名鼎鼎—旦角之王梅蘭芳的第三個妻子。但這段珠聯璧合的婚姻,僅僅維持了3年的時間。
孟小冬仰慕梅蘭芳的成就與才華,梅蘭芳貪戀孟小冬的美貌和青春。各取所需,貌似平衡的婚姻,缺少其中一方任何的因素,那么這段婚姻最終的結局就是解體。
梅蘭芳的伯母去世,孟小冬依照禮節,前去吊唁,梅蘭芳的二夫人—梅芝芳將孟小冬拒之門外,絕不承認她是梅家人。在強勢的梅芝芳面前,梅蘭芳選擇了沉默。兩房太太矛盾日益尖銳,梅蘭芳責怪孟小冬不解人情,不懂得委曲求全,孟小冬怨恨梅蘭芳的不肯援手。
才子佳人的愛情,像流星劃過夜空,終因性格和追求的不同而分道揚鑣。孟小冬作為新時代的女性,她渴望愛情的滋養,但不祈求愛情,愛情更無法凌駕于生活、尊嚴、倫理之上。
失敗的婚姻讓孟小冬將全部心思放在戲劇上,成為京劇第一女須生,事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
男人與女兒而言,是依靠,是支柱,是危急時刻的一句“別怕,有我”。孟小冬在梅蘭芳身上,找不到這樣的安全感,找不到容納她皮囊的歸宿,無處安放顛沛流離的靈魂。
05
朋友的小姑,結婚三天就離婚了,雙方父母還沉浸在婚禮熱鬧的氛圍中,朋友還在討論婚禮現場的趣事,但當事人手中大紅的結婚證已經變成了藍色的離婚證。
按照當地的習俗,結婚之后的第三天,新娘和新郎要回門。新郎左手拎著一些回門的禮品,右手將小姑的手緊緊的拽在自己的手心里。看到公交車進站以后,小姑父一個箭步穿上了公交車,小姑跟著擁擠的人流上車,為自己和小姑兩個人刷公交卡。慌亂之中,公交車司機認定,小姑只刷了一個人的卡錢,必須再刷一次公交卡。小姑據理力爭,自己明明刷了兩次公交卡,為什么偏偏認定自己刷一次。
三言兩語中,小姑和公交車司機吵了起來。有的乘客勸解小姑,“不就是兩塊錢嗎,再刷一次不就得了嗎?何必較真。”有的乘客勸解公交車司機“那么多人同時擁擠上車,也行你真的看錯了呢?”只有小姑父,四平八穩的坐在那里,充當了一名忠實的看客。
小姑無法忍受,自己“身陷囹圄”的時候,她的支柱,她托付終身的男人,居然不如一名陌生的乘客。小姑不是蠻不講理的女人,更沒有想過,和小姑父站在同一個立場攻擊公交車司機,哪怕當時小姑父一句“犯不上和他計較,再刷一次公交卡,別破壞了咱們的好心情。”小姑也不會那樣決絕,將回娘家的路線,該為了去民政局的路線。
小姑父覺得自己委屈,親朋好友覺得小姑太任性,但此情此景,只有小姑能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在真正的愛情當中,女人更在乎的是,看得見,摸得著,踏踏實實,充滿安全感的幸福。榮耀的門楣,顯赫的身世,榮華富貴的生活都是婚姻的附加品。踏踏實實的坐在自行車上笑的愛情,更值得尊重。每次生病的時候,愛情就是一碗熱湯;每一個加班的夜晚,愛情就是房間的一盞燈;每一次雨中的焦灼,愛情就是恰到好處的雨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