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母親總給我和妹妹講:“你們姐妹倆除了家中的大哥和二哥外,還有一個從小被送養出去的哥哥。”每次說這話的時候,母親總是淚流滿面。
三哥出生于1958年的端午節,他是母親生的雙胞胎兒子中存活下來的那一個。在當時那個年代,醫學不發達,母親懷了雙胞胎,自己卻毫不知情。
三哥出生時,母親是難產。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接生婆被嚇得六神無主。父親果斷采取了措施,舍棄了孩子,保住了母親的生命。可是,剛剛脫離危險母親卻又一次腹痛難忍。直到這時,父親才知道母親肚子里還有一個孩子。好在隨后出生的三哥是順產,母親并沒有遭多大的罪。
三哥長到一歲多時候,正遇上我國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全國上下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一開始,一家人靠生產隊分的口糧和山里挖的野菜艱難度日。后來,生產隊分不出口糧了,山里幾乎挖不出野菜了,就連樹皮都被扒光了。
家里六口人,每天靠喝菜湯維持生命。年邁的外祖母連炕都下不來了,父親和母親餓的渾身浮腫,大哥和二哥連路都走不動了,還在哺乳期的三哥,更是瘦皮包骨頭,全家里人都瀕臨餓死的邊緣。父親狠下心來,將餓得奄奄一息的三哥,送給了東山林場附近的一戶人家,給全家人換回了救命的糧食,也讓三哥逃過了活命。
送走了三哥,家里人的命是保住了,可母親的半條命卻沒有了。突然失去了懷中的正在吃奶的小兒子,母親思念過度,精神失常,在床上整整躺了三年。直到三年自然災害結束,我和妹妹先后出生后,母親的腦子才慢慢恢復了正常。
母親病好以后,不僅沒有減輕對三哥的思念,而且愈加濃烈。為了緩解母親的思念之情,在三哥被送走的第3個年頭時,父親決定讓14歲的大哥拉著毛驢,馱著母親,去離家四十多里路的東山看望三哥。
到了三哥的養家,母親親眼看到她那年僅七歲的小兒子,就像他們家里的一個小長工,上山背柴,下溝抬水,還要燒炕喂豬,幾乎沒有閑下來的時候,母親心疼無比。
三哥的養母當著母親的面,不僅對三哥呼來喚去,責罵不止,還責備母親把好兒子留給了自己,送給他們的是一個傻子。
三哥是快滿三歲被送養出去的,在母親的記憶里,她的小兒子是一個聰明活潑,能說會道的孩子。可在養家僅僅生活了三年,整個人卻變得木訥寡言,好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如果三哥不被送走,這個年紀的他,正是在母親懷里撒嬌的年齡。可如今,他小小的年紀,不知在養家遭受了多大的痛苦,才變成了這樣。母親的心都要碎了,她真想把自己的小兒子帶回去,不要讓他再受這樣的苦。可母親心里明白,潑出去的水是永遠收不回來了。
在返回家中的途中,母親整整哭了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