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在《別走太快,等一等你的靈魂》一文中寫道:
時代紛繁復雜,忙碌的人們,終要面對自己的內心,而這種面對,在今天,變得更難,卻也更急迫。我們都需要答案。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應運而生。因其操作性強,效果明顯,遂被許多人所狂熱追捧并踐行。比如大家熟悉的《斷舍離》等書,曾持續位于暢銷書的排行榜上。
01
曾幾何時,我們中很多寶寶都屬于積極的倉庫老鼠,總覺得購買盡可能多的物品,會讓我們心理更踏實,甚至還能帶來安全感,生活也因此變得更幸福。
于是經常會出現以下的畫面:
在遇到超市出售打折商品時,會第一時間趕去,先仔細地對比搜羅一番,然后樂滋滋地加入等待付款的隊伍中。很可能還要來個自拍,發個朋友圈啥的;
本來是去樓下商店買瓶生抽燒菜用的,結果半路上遇到了大聲吆喝著便宜賣的水果灘,看圍著老多人呢。于是稍微猶豫后便立即買了拎回家,才發現真正需要的醬油忘了買;
好朋友要結婚了,本打算穿的漂漂亮亮去的,可翻遍了衣柜,也找不到一件讓自己很滿意,穿出去很得體、自信的衣服。
英國哲學家威廉?奧卡姆提出過一個著名的邏輯法則:“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將其借鑒到生活中,即購買東西時盡量減少對非必須物品的投入。
當然,除了“少買”,還得“多扔”。對,沒錯,就是得“多扔”。
極簡生活的第一步,從減少個人所擁有的物品開始。這樣不但節約資金,也節省了時間和精力。當你看著收拾得干凈整潔的房子,感覺空間一下子變大了許多,人的心情也會非常舒暢。
02
15年6月畢業時,我已經在上海一家互聯網公司實習近3個月了。
說實話,當時壓力其實還是蠻大,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實習后順利地留下來。而我并不是什么學霸,也非名校出身,只能靠自己努力了。
還好,除了自己積極用心的工作之外,我們電商部的主管,沈姐給了我很多的幫助。
當時我和同學合租,恰好和她是同一個小區,所以平常和她接觸的機會也比較頻繁。
沈姐是屬于那種個人能力超強,又特別有內涵和品位的女人,據說還是極簡主義生活方式的忠粉。
每天早上6點鐘,她都會準時去樓下的小公園跑步,然后回家沖個澡,聽會音樂。早點吃的很簡單,永遠都是一杯自打的豆漿、一個白水煮雞蛋、一塊小面包。
這就難怪她能把身材保持的特別好,那皮膚更是白皙發亮,以至開會時,她總說自己是00后。
沈姐平常都是打車上班,偶爾天氣好的話還會走路。她的理由是,走路對身體非常好。
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所倡導的最高追求,正是要設法找到你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東西。看來沈姐已經找到了。
如果你不想整天被柴米油鹽的日常瑣碎,房貸車貸的還款壓力,婆媳關系的矛盾沖突等糾纏不清,就必須要學會給生活做減法。
將那些可有可無的物品清理,把一些好高騖遠的想法刪除,和某些社交圈子保持距離。多做一些提升自己內在修養,取悅我們內心世界的事情。
回歸到生命最本真、最單純的地方。于簡單、充實中安身立命。
03
經常是這樣,人們往往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所以,必須要鼓足勇氣下決心去做,才能從極簡主義生活方式中,獲得受益。
下面是極簡生活的一些實用性建議:
1、去你最熟悉的地方購買,而且在出門之前列一張清單;
2、替換類的不用太多,比如內衣、床單、毛巾等;
3、把家里的物品歸類整理,盡可能做到每一樣東西都有固定的位置;
4、多花時間,和自己最愛的人在一起;
5、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就好,堅持“活在當下“”的原則,訓練自己的專注力;
6、養成規律的飲食和作息習慣,堅決少吃或不吃零食,不熬夜;
一個女人,必定不能只有華麗的外在。還需要由內向外所散發的氣質,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與關注。
品位優雅的女人,都開始過極簡生活了。你還等什么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