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抑郁,你我共有的秘密。
? ? 抑郁的治療有兩種主要模式:一是談話療法,用語言溝通;一是生理干預(yù),包括藥物治療和電擊。
? ? ? 談話療法來自精神分析,而精神分析又來自宗教中對危險想法的懺悔儀式,這種儀式最早發(fā)生在教堂的告解室中。精神分析這種治療形式用特定的技術(shù)。發(fā)掘?qū)е律窠?jīng)癥的早期創(chuàng)傷,這通常需要很長時間,并側(cè)重于揭示出無意識思維。精神分析擅長解釋,但作為改變的方法并不高效。倘若患者的目標是立刻改變整體心境,精神分析過程的巨大力量似乎就用錯了地方。多年來,講述抑郁都被視為治愈抑郁的最佳手段,現(xiàn)在仍然是一種治愈手段。弗吉尼亞.沃爾夫在《歲月》中寫道:做筆記,痛苦就會消失。這是大多數(shù)心理治療的根本過程。醫(yī)生的作用是在來訪者探究自己真實動機時專注聆聽,這樣才能理解來訪者行為的原因。大多數(shù)的精神動力療法基于這樣一個原則:為事物命名是征服它的好方法,知道問題的根源對解決問題也很有用。我們可以不帶評判地回應(yīng),使來訪者充分洞悉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從而提高生活質(zhì)量。抑郁常由孤獨引起,好的治療師可以幫助抑郁者與周圍人交流,并建立多種支持結(jié)構(gòu),從而緩解抑郁的嚴重程度。
? ? ? 抑郁是一種疾病,不是生活的選擇,你要在幫助下才能渡過難關(guān)。藥物對很多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對于擺脫抑郁,心理治療遠遠沒有藥物有效果。但是心理治療可以起到保護作用,防止復(fù)發(fā)。也就是說:藥物是治療抑郁,治療師治療抑郁的人。
? ? 請以最大的謹慎來選擇你的精神科醫(yī)生!看上去很多抑郁癥患者服藥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 ? ? 在談話治療中,治療抑郁最成功的兩種療法是認知行為療法和人際療法。認知行為療法是精神動力療法的一種形式,基于當前及兒童時期對于外界事件的情感反應(yīng)和心理反應(yīng)。緊緊聚焦客觀目標。這個體系是由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的阿隆.貝克發(fā)展起來的。貝克提出,人對自己的想法常具有破壞性,而通過迫使心智用特定的方式思考,一個人最終可以改變自己的現(xiàn)實狀態(tài),在治療中,治療師首先會幫助患者列出“生活史數(shù)據(jù)”,即導(dǎo)致當前處境的一系列困難。隨后會把患者對這些困難的各種反應(yīng)畫成圖示,嘗試找出過度反應(yīng)的特征性模式。患者借此了解到自己為何會覺得特定事件導(dǎo)致抑郁,并且嘗試擺脫自己那些不適放的反應(yīng)。這是認知療法的宏觀部分。而在微觀部分中,患者學(xué)習(xí)將自己的自動思維中性化。感受不是對世界的直接反應(yīng):世界上發(fā)生的事情會影響我們的認知,認知進而影響感受。
? ? ? 面對抑郁癥患者有時候很難共情。比如某些情況下,你覺得他應(yīng)該有某些感受,但事實上沒有。我們可以引導(dǎo)他把思想推向一個遠離現(xiàn)實體驗的幻想世界。比如說,抑郁癥患者總覺得自己沒有人愛,生命毫無意義。那么就要調(diào)整思想,引導(dǎo)他去回憶過去的一段美好時光,不論這段回憶多么短暫。與意識搏斗是很困難的,因為這場戰(zhàn)斗中唯一的工具就是患者的意識本身。想想愉快而美好的想法,痛苦就會因此減輕。哪怕覺得想不到,也要努力去想。或許某種意義上,你認為這是假象,但這確實有效。
? ? ? 人際療法不是將患者變成更加深刻的人,而是教會患者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現(xiàn)有的無準何種境況下的資源。這種短期療法有明確的邊界和限制。人際療法假定很多抑郁的人都有一些生活壓力源,他們或者是觸發(fā)了抑郁,或者是抑郁的結(jié)果,而這些壓力源可以通過與他人明智的互動清除干凈。
? ? 治療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治療師教患者將抑郁理解為外界的痛苦,并告知患者這種疾病是廣泛存在的,患者的癥狀被整理并且命名,列出目前所有的人際關(guān)系,與治療師一起定義他從每段關(guān)系中得到了什么,又想要什么。治療師與患者一起尋找最好的策略,來得出患者在生活中到底需要什么。問題一般會歸為四類:悲痛,面對摯友和家人時角色的不同(比如你該付出什么。又該期待怎樣的回報)、個人或職業(yè)生活中令人感到壓力的轉(zhuǎn)換狀態(tài)(比如離婚或者失業(yè)),以及孤獨。治療師和患者會定下幾個可實現(xiàn)的目標。再決定用多長時間去為之努力。總之,人際療法整齊而明確的勾畫出了一個人的生活。
? ? 在抑郁時,不要全然壓抑感受也很重要,同樣重要的是避免可怕的爭吵或者暴怒的表達。要避開破壞感情的行為,人們會原諒,但最好還是不要把事情搞到需要原諒的地步。人在抑郁時需要他人的愛,但抑郁會助長破壞愛的行為。保持覺察,懂得躲避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