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我建筑人才網告訴你職場如何與嚴格的領導相處。
紫紅色的PRADA鞋,黑色大衣,銀灰色的短發,“女魔頭”米蘭達以慣有的冷漠眼神,掃了一眼前來應聘的學生裝束的安莉婭……這就是影片《穿普拉達的女王》(又譯《時尚女魔頭》)開場。而這,只是“女魔頭”米蘭達對職場新人安莉亞從日到夜,從工作到生活的無休止的“考驗”。
該片被年輕白領奉為“辦公室生存寶典”,其中有關初次擇業、職場奮斗、事業與家庭、個人形象提升等等話題,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翻版,至于職場新人與資深經理人的較量,下屬與上司之間的過招,更是許多白領真實經歷的一部分。
是助理還是“保姆”?
電影版
安莉婭每天幫米蘭達買咖啡、掛外套,已經成了家常便飯。一天,安莉婭觸犯了米蘭達的大忌,后者勒令她要么主動辭職,要么在下午三點前,為她的孩子找來正式出版前的《哈里·波特》手寫本……
職場版
Lisa出任總經理助理的同時,就成了他家“保姆”:早晨送經理的孩子上學,中午為經理的太太訂餐廳或送飯,下午把孩子接回家不算,還得監督他們吃完晚飯才能離開。“拿的是公司的錢,忙的卻是私人的事兒,晚上八點以后才能騰出手來翻翻公文、休息休息。”兢兢業業做了兩年多“保姆”,Lisa最終還是“陰溝里翻船”了。
經理和太太都沒空參加女兒的家長會,這任務自然就落到Lisa肩上。一進教室,年輕、高挑、穿著入時的她就成了眾家長私下議論的對象:“這個做媽的真年輕啊,還挺漂亮。”“不知道是不是傍了大款,所以保養得這么好。”……
風言風語不絕于耳,Lisa強壓著火氣沒有發作。好容易熬到散會,班主任單單留下Lisa,劈頭蓋臉訓了一頓:“不管你是孩子的什么人,我要告訴你,這個孩子太傲慢了,和什么人都處不好關系。就算她家有錢,也不能養成這樣的性格……”
回到經理家,Lisa忍不住將一肚子火氣撒在老板千金的頭上,嬌生慣養的小女孩被嚇得號啕大哭。哭著哭著,她的聲音越來越輕,人也一點點癱軟下去。等Lisa察覺,她已經昏厥過去了。
撥120送醫院、掛號領藥、通知經理……手忙腳亂之后,Lisa等到的是老板的怒罵:“你不知道這孩子有貧血啊?這么大的人,這點小事也做不來啊?回去想想明白再來上班……”經理的臉漲得通紅,兩頰肥肉隨著嘴角的抽動一抖一抖,兩只小眼睛撐得老大,眼球布滿血絲。Lisa“諾諾”應著,覺得腦袋越來越沉。
第二天,Lisa才踏進辦公室,就發現自己的座位被別人占了。人事部沒來得及通知,她已被調去后勤部擔任文員。
我說“魔頭”
網友jerryqi:老板前兩天提出來要我幫他太太代考自學考,我很猶豫,不知道(考場)管得嚴不嚴,萬一被抓,會有什么后果。昨天打電話給老板,說不想代考,他要我負責找到代考的人。
職員leona:公司司機每天必須接送老板的女朋友下班,如果她半路想去其他地方,又不想讓司機跟著,就會把他趕下車(她自己也能駕駛)。有一次,司機只能冒暴雨坐公交車回公司。
網友zz93:經理常叫一個同事幫他到A銀行取錢,再到B銀行存錢,說是“公務”,實為代他還房貸,這完全是私事啊!“魔頭”共性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缺乏職業精神,公私不分或以公謀私,愛指使下屬干這干那,或是拿下屬煞氣。
應對建議
沒有找好下家之前,不妨將倒倒咖啡、買買早點這樣的打雜事務進行到底。不管怎么說,這也是和上司搞好關系的機會。如果上司讓你上他家“打雜”,建議能躲則躲,可以用“等我手頭忙完了”敷衍,或積極爭取出差的機會,來個“金蟬脫殼”。
全天候隨時候命
電影版
作為“女魔頭”的助理,安莉婭必須24小時開手機待命,電話一響,無論是在和朋友聚會吃飯,還是在和男友卿卿我我,甚至深夜睡在床上……都得立刻轉換“頻道”,為老板效力。
現實版
Lance一畢業就進了一家中等規模的貿易公司,謀得一份總裁秘書的工作。常常跟隨老總飛來飛去,看似體面,實則苦不堪言。
“現在聽到手機鈴聲,渾身就會起雞皮疙瘩。”Lance無奈地聳聳肩膀,“我的手機已經成了老板的‘專機’了,查查‘已接來電’,全是老板打來的——他用手機打、用辦公室直線打,甚至用家庭電話打。”
老總不管想到新點子,還是丟失了重要文件,甚至找不到家門的鑰匙,也不管他身處何時、何地都會拿起話筒“傳喚”Lance.他的理論是,“24小時隨時候命是秘書的基本職業道德。”
在公司里,Lance是唯一一個精通英語、略通日語的職員,因此還常常被委以“救火員”的重任。一次,來了一批日本客戶,Lance只能丟下手頭的工作,陪他們參觀倉庫,又參觀專賣店,直到喝酒吃飯結束。
已近深夜12點,她剛踏進家門,老總一個電話又“追殺”過來:日本客戶提出要去唱歌。Lance只得重新出門,既當翻譯又作陪歌。
最離譜的一次,老總和某部門經理出差美國。Lance本以為可以輕松一個星期,沒想到凌晨三點,手機又如午夜兇鈴般響起:老總趁著工作間隙到紐約街上購物,發現自己和營業員根本就是雞同鴨講,無奈之下,不顧紐約和上海13個小時的時差,通過“國際漫游”向Lance求助。
我說“魔頭”
網友leona_why:半夜三更,老板會發個“邀請”過來,讓你從床上爬起來,打開電腦、登錄MSN陪他聊天。如果你推三阻四,他會很“體諒”地說:“很晚了,我打給你會影響你們家人休息,這樣吧,還是你打到我家里來好了……”
網友earendil:我的老板有事沒事就愛找麻煩,每天要打N(N>20)個電話,我所有的工作間隙幾乎都用在接電話上了。他說的是些無關痛癢的事情,但我不接電話就會挨罵,完不成任務更要挨罵。現在一想到上班,就快要瘋了!
網友“一只貓的理想”:總經理每天上班永遠是一副欠他多還他少的面孔,用同事的話說是“面孔抽筋”。如果他想起一件事,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呼相關員工,若你三秒之內不出現在他面前,他的臉就會嚴重抽筋;若在三秒內出現,則會被問一個無頭無尾的問題,若在兩秒鐘之內作不出反應,他的臉將再次嚴重抽筋。
“魔頭”共性
并非真正的“沒頭腦”,相反,他們非常依賴下屬。看表面,他們相當強勢,是真正的工作狂,實際上內心極其脆弱,需要從對下屬的命令、與下屬的交流中尋求安慰和滿足。應對建議
你也必須表現出你的強勢來,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如果他常在下班后用電話騷擾你,你不妨直接在電話里告訴他:這是私人時間,有事上班再說。如果不是太在乎這份工作,你甚至可以學習“秘書門”事件里的女秘書Rebecca,給老板寫封郵件,狠狠“警告”他一下。
“魔頭”也有好壞之分
遇到第二、三類“魔頭”,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助于提升職場功力的。任何煩躁、嘆息、憤慨等消極心態都無濟于事,人際關系重在溝通,與老板接觸的機會越多,越容易相互了解,展示才能;也越能夠增進對公司業務情況的把握能力,有利于你對下一步工作的預先準備。
第一、四類“魔頭”,問題出在半職業化,甚至非職業化上。他們的主要癥狀就是搞不清楚五個W:WHAT,WHY,HOW,WHEN,WHO.遇到這種“魔頭”,能躲則躲,否則遲早會走火入魔,武功全廢。通常,“魔頭”在面試你的時候,就不可能擺出專業態度,如果你眼光欠準,就只能用寶貴的時間、精力作學費了。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電影版
刮臺風,所有航班暫停,米蘭達卻命令安莉婭無論如何搞到一架私人飛機,讓她當夜飛回紐約,趕上與家人的聚會。沒能及時完成任務的安莉婭,次日在辦公室被米蘭達一頓臭罵。
現實版
說起前任上司,Jack連連搖頭,“我過去做的是法務專員,頂頭上司是法務部總監,怎么形容他這個人呢……永遠派給我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印象最深的一次,發生在Jack進公司頭半年里。當時,公司因股權變動召開股東大會,法務部必須在會議前草擬好新的章程,以便在股東大會上審核表決。
整個法務部都繃緊了神經,偏偏總監大人仿佛置身事外,既不組織討論,也不單獨安排任務,更不鼓勵大家加班加點。同事們一合計:我們索性也當沒這回事兒吧,否則不成了皇帝不急、急太監了?
直到會議召開前一周,總監才把Jack“請”進辦公室,瞇著眼盯了他很久,才慢條斯理地說:“你進公司也有幾個月了,這次我想鍛煉你一下。你去草擬個新章程吧,三天內拿出來,不要讓我失望。”三天時間,二三十頁的容量,“考驗水平”的機會就這樣砸在Jack頭上。他悶悶地回到自己的座位,身邊一片竊笑聲。
連趕了三個通宵,Jack總算交差了,一來時間緊迫,二來缺乏經驗,“作業”質量可想而知。股東們自然不買帳,“作業”被退回到法務部“再作修改”。
這回輪到總監加班了,不出幾日,新章程就呈到總裁桌上,據說得到高層的一致認可。總監還一再作自我批評:“初稿是我疏忽了,主要是識人不明,用錯了人啊。不過還好,還有時間挽救這項任務……”
Jack恍然大悟,要想不做總監的墊背,只有辭職走人。
我說“魔頭”
網友yqli:經理給我一個座機號,說是客戶的,叫我打過去:“聯系一下,告訴他發貨單號。”我一秒鐘也沒耽擱,馬上撥過去,撥了四遍,都是占線。我向經理匯報:“電話占線,我稍后再打好嗎?”誰知經理破口大罵:“怎么那么笨啊,打個電話都不會!我沒有他的手機,你自己想辦法。立刻聯系到他,立刻!聽懂沒?!”怪了,沒他手機號,座機又占線,怎么個“立刻”法啊?
職員萃萃:剛上班那會兒,分進銷售部做業務,一沒經驗,二沒人脈,想從頭學起。誰知,主管非常不體諒新人,一上來就給我下指標:頭一個月就三萬(指標),連續三個月完成不了指標直接走人。結果可想而知,我只能走人。
“魔頭”共性
“屈居”公司中層多年,做事沒啥計劃,喜歡異想天開。每次布置任務,不是時間緊迫,就是欠缺可行性。遇到挫折,從不反省自身,只怪下屬無能。
應對建議
不如適當“越級”,和你上司的上司加強“聯系”,多吐露新人的困惑,尋求幫助。對于頂頭上司,也不用俯首帖耳,在他過于“無理”時,要進行大膽的、有理有節的“斗爭”。
老板管的比老媽多
電影版
從應聘第一天起,米蘭達就對安莉婭百般挑剔。比如對于安莉婭的衣著樸素,她總是不厭其煩地冷嘲熱諷:你毛衣那種藍色很落伍、裙子像演馬戲的……
現實版
“把你的包拿來給我看看。”這是小李不知第幾次面對人事經理這樣的“無理要求”。
如她所料,人事經理將她的挎肩大包從各個角度、翻來覆去地查看一遍后,擺出一臉的“看不慣”:“這包沒有牌子?像中學生背的……”繼而又絮絮叨叨道,“還有,你穿的衣服總跟小孩子似的,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以后出去代表公司形象,應該成熟一點,你去買衣服吧。”
小李沒有多加辯解,“謙虛”地說:“哦,好,這個周末有空的話去商場逛逛。”心里卻嘀咕開了:“煩不煩啊?我們是個廣告公司,又不是會計師事務所!”
在小李看來,這還不是人事經理最過分的一次。去年夏天的某個周末,她和該人事經理在超市里“邂逅”。當時,小李穿的是一件露出半個背部的吊帶衫。人事經理見狀,大呼小叫、疾步走來:“啊呀,小李啊,真的是你啊!你怎么穿成這樣啊?!”
這一喊,引得超市里的顧客紛紛側目。可,人事經理還不罷休,湊近小李壓低嗓門說,“你看,女孩子要自愛一點,我又不好總是說你。”
我說“魔頭”
網友“土豆姐姐”:我們科長是個45歲的“老女人”,最熱衷的業余活動不是K歌、也不是打牌、更不是旅游,而是關心員工的個人問題。這本來無可厚非,過分的是,每次談到興頭上,她總要逐一數落員工的“那一位”,什么沒錢啦,不夠溫柔體貼啦,長得不好看啦……總之,哪壺不開提哪壺,好像別人的男(女)朋友和她有什么仇似的。
“魔頭”共性
以女性居多,不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就是處于更年期的“老女人”,間歇發病,一會兒對你很好,一會兒又對你百般挑剔。其實,人倒是沒啥壞心的。
應對建議
如果“魔頭”挑刺的是你的工作,那么就先把你的本職工作做到盡善盡美,讓人無可挑剔,然后故意留下一點點兒微不足道的瑕疵,以滿足他們的某些“愛好”;如果“魔頭”挑刺的只是和工作無關的私人問題,那么,你就權當耳邊風吧,每次她一開口,你就以“上洗手間”為由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