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有多少碎娃不會說陜西話
我的女兒是關中娃。
我的女兒不會說關中話。
每個周末,孫女和老家的奶奶打電話,總有幾句話,她在吱吱呀呀。
后來才知道,奶奶說的地道方言,孫女總有幾句聽不懂。
這個孫女就是我的女兒,奶奶就是我的母親。
一直以來我沒覺得不會說方言有什么問題。
畢竟普通話大家都能聽明白。
無意中我母親的尷尬提醒了我,方言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其實,女兒說的有些普通話母親也聽不懂。
以前我很喜歡秦腔,閑了總要聽上一段,那是陜西人的質樸和方言的精髓。
現在很少聽了,因為女兒聽不懂也不喜歡。
就像女兒不喜歡吃面、不喜歡吃泡饃一樣,女兒也不喜歡陜西方言。
那年,剛入大學,我為了學習普通話,我跟著半導體聽了一年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
那年,我覺得說方言很土。
現在,看著不會說方言的女兒,我又有些難過。
隨著方言消失的不只是方言,還有鄉親們之間的親、鄉親們之間的熱。
有故鄉,有熱土,有方言,我們的人生和思想才會豐滿和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