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要生兒育女?
很多單身的人似乎還沒有涉及到這個層面的話題,我們也曾單身過,無憂無慮,怎么舒服怎么過。
有了孩子之后,雖然不能說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至少比單身生活多了一份甜蜜的負擔,一份責任。
現在已經不是那個養兒防老的封建年代了,父母和子女都是互相獨立的個體,思想要跟上時代的進步。 隨著身邊同齡人都陸續結婚生孩子,有的甚至開始了二胎,隨著國家計劃生育的改革,二胎政策開放,一個家庭兩個孩子已經很正常,親戚朋友見面的話題不再是什么時候生孩子,而是什么時候要二孩,我們果斷地回答暫時不會要。也許被冷眼相待,但是怎么過是我們自己的事,難不成你們能幫著帶娃還是能幫我們賺錢。
自己帶孩子的人深知養兒不易,十月懷胎到他咿呀學語,再到蹣跚學步,最后好不容易盼到了入園的年齡,這時候似乎松了一口氣,在幼兒園的這幾個小時你是自由的,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但是沒有人接送孩子,你依舊不能上班,更不能遠行。
我們想生活質量高一點所以沒有選擇生二胎,因為我們精力有限把一個孩子教育好已經很不容易,這期間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很多兒童教育學者說孩子入園就是家長入學的開始,家庭教育在當今社會還沒有普及,且不說教育高度發達的國家,我們國家又有多少父母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
大部分長輩還停留在:“孩子有什么不好帶的,給他們吃吃喝喝玩玩就行了”
殊不知這背后還有一系列的教育問題尾隨而至,0-6歲是孩子好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如果僅僅是關注孩子的衣食方面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生兒育女不是為了養老,也不僅僅讓他們長大,而是把我們正確的理念傳遞給他們,教育他們如何成人,如何在社會上獨立,生活能夠自理要比學習成績重要的多。
孩子教育問題似乎永遠都講不完,議不清,各有各的方法,理念也大同小異,唯一不變的是我們都希望孩子變好,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