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化學習的價值感。“要我學”和“我要學”的區別,肯定是巨大的,一個是被動學習,一個是主動學習。再比如,為什么學習一門新語言的最好方法是把自己放到一個只能用這個語言進行溝通的生活場景去呢,就是因為所學的東西和自己具有強烈的相關性了。很多同學以為反復閱讀和在書上劃重點是主動學習,其實不然,通過練習題反向進行學習、在學習之前先默念幾次學習的意義和重要性、在思想上準備通過寫文章和演講的輸出倒逼學習,這些才是具有建設性的主動學習方法。
二、樹立清晰量化的小目標。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日本著名的馬拉松運動員山田本一,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國際馬拉松比賽中,兩次奪得世界冠軍,他在自己自傳中這樣寫到:“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標志是銀行;第二標志是一個古怪的大樹;第三標志是一座高樓……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結束。比賽開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沖去,到達第一個目標后,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40 多公里的賽程,被我分解成幾個小目標,跑起來就輕松多了。開始我把我的目標定在終點線的旗幟上,結果當我跑到十幾公里的時候就疲憊不堪了,因為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嚇到了。”山田本一就是通過樹立清晰量化的小目標,實現、鼓勵、再實現、再鼓勵,一個個小目標的疊加實現,取得最后大目標的實現的。另外,樹立目標時,要有一定的難度,比平時可以輕易完成的程度加高一點點,就是輕輕小跳可以夠著的那種感覺,這樣會加大目標實現的樂趣。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有意識的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管理,啟動自己的元認知,并具體化我們的元認知,從第三方的角度觀察自己對學習內容的思考和學習過程,并設法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和改良。
三、提升性練習和實踐。讀完書后,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檢測學習的效果,比如進行1分鐘的語音復述練習,可以借用有道云筆記的語音筆記功能,既可以記錄又可以重聽檢查,還有同步文字對照。另外,繼續啟動元認知思考,可以用提問自己的方式檢驗學習的效果,5W1H,多問幾個為什么,調動大腦的積極參與,從而達到深入思考和深入理解的目的。再次,把學到是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去,比如運用剛學的知識進行:講故事、辯論、演講、培訓、答疑等,都是很好的手段。
四、統合綜效,融會貫通。靜下心來,把學到的知識統合到一個更大范圍的知識體系結構中去,和原有的知識進行類比分析,找出相互之間的因果關系、從屬關系、遞進關系等等,看看有沒有沖突和創新,思考一下對于我們自己有什么價值和意義等等,還可以進行假想訓練,假想出現其他不同的情形,結果會有什么不同等等,從而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五、反思與評估。《歌手》2018年3月9日晚的周冠軍汪峰,這個資深的搖滾歌手,就是因為可以空杯自己,通過對自己前面所有參賽曲目進行凈化式的回放傾聽,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并通過每天進行3小時以上的練習,在實踐中改良自己的技能,還嘗試加入了說唱等,終于憑借《再也沒有》這首歌曲取得了周冠軍,可見反思的作用無處不在。反思的過程,要善于借用團隊的力量,比如學習小組、團隊的事后會議、集體討論等,從外部對自己進行審視和檢驗,通過相互的評估和學習,共同研究和改良自我提升的方法,并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全方位的自我測驗等等。另外,記錄學習日志、把學到的新內容加入自己的新思想變成文章進行輸出,也是進行反思的有效手段。
一起熟練踐行以上五個步驟,踐行為更加高效的學習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