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室友的男朋友考研考上了,首先恭喜他們,再者也是反省一下自己。大二已經(jīng)過了一半多了,還是感覺看不到未來。目標不明確,有時候發(fā)現(xiàn)很努力了,也始終看不到成效,或者根本沒有努力?
我們來看“努力”這個詞。村上春樹說“所謂努力,就是主動而有目的的活動。”這樣一看,很多人所謂的“努力”并不是努力,只是勞動。
比如認真把領導布置的任務完成了,卻沒有主動的和領導交流,也不思考和反省這次任務帶給自己的成長。所以,他只是一個好員工,并不是好的經(jīng)理候選人。領導會把升職加薪的機會給那些有思想,有成長的人。
比如我同學總在老師講重點時自顧自的記筆記,她的筆記是全班記得最好最全面的。可是成績卻不理想。她說她那么努力了卻沒有收獲。其實她忘了做筆記的目的是幫我們回憶起上課時聽的內(nèi)容,她聽都沒聽,做的再好學習效率也不會高。
努力包含了兩個關鍵詞——主動和目的。沒有主動或者忘了目的地行動都不是努力,而是勞動,甚是是無償勞動。所以很多人都被動的“努力”著,或者漫無目的地“努力”著。最后他們都成了碌碌無為的人。
我雖然還沒走出象牙塔,也不是名校的學子。但我絕不允許自己碌碌無為,也不再去做無用的事。于是每天給自己三個青蛙吃,做完三件事就會發(fā)現(xiàn)一天如此輕松,一步一個腳印!大二的我要做的就是磨好我的寶劍,自信滿滿地踏入江湖。
想要出世你得先入世,想不世故你得先知世故。你要努力向上爬,因為在山下你看見的是人間瑣事,而在山頂你才能眺望風景。
如何努力才能獲得滿滿的回報呢?
一、開啟心智,設定目標
我試著勸過光做筆記不聽課的同學先好好聽課,也曾試著讓死背單詞的朋友結合文章來記憶。但他們在答應之后繼續(xù)著自己所謂的“努力”,依舊碌碌無為著。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一個人的心智只能靠自己開啟。自己不愿思考和反省,不愿有目標的努力,那別人怎么說都是沒用的。
我也曾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傻姑娘(否則我也不會上一個普通的大學)。雖然我的思想特別勤奮,但是行動極其懶惰。但上了大學之后,有了更多的時間讀書。我接受了很多新奇優(yōu)秀的思想,它們改變了我的思想和行動。我的心智就悄悄的被開啟了。所以,開啟心智的最好方法就是——多讀書。
誰也不能幫你思考,誰也不知道你的目標是什么。開啟心智的過程必須自己去走。
二、將積累的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
我們已經(jīng)成人了,不能像小時候一樣“不求甚解”的讀書了,也不用分析段落大意、中心句了。我們讀書必須“功利”一點,要“斷舍離”,少看無用之書,多看能指導行動的書籍。并且,必須將積累的知識轉(zhuǎn)化我自己的能力。
為什么中國的青年特別容易迷茫?因為中國用30年走過了美國120年的路。我們的收入并沒有趕上GDP的增幅。所以,想要不迷茫,你的學習能力應該是美國人的四倍。多看書是快速增長見識的好方法。
三、放下干擾 多問自己
很多人現(xiàn)在注意力不集中的來源就是放不下電子產(chǎn)品,怕自己錯過了什么無關痛癢的東西。我覺得這是現(xiàn)代人對社交的通病,比如我自己發(fā)了朋友圈后就會期待有人關注我,有多少人點贊,那段時間就會一直看手機,殊不知浪費了很多時間。有時候根本不需要看也會繼續(xù)刷著微博,繼續(xù)受著良心的譴責。
所以我的解決方法是把今天要做的事全部做完后才允許自己花點時間看看社交軟件,只要沒什么看的就放下手機把WiFi關了后開始看書,上課時也會把WiFi關了放在包的最深處不讓自己摸到,可能有點強制不過效果是有的。這樣上課集中注意力聽不記筆記也會效果很好,這才是努力打開的正確方式。
辦法總是有的關鍵自己想不想去做,努力也不是一味地橫沖直撞,別感動了自己,到頭來一無所獲,要記住:比你厲害的人很多很多,你真的很渺小很微不足道。
別讓雞湯侵蝕你,別讓“努力”毀了你。去思考,去積累,去主動有目的地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