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外地的網友,品嘗過四川泡菜之后,便想自己泡制,一來因為方便且成本不高,二來泡菜壇在古時便為儲存食材之用法,但凡主家之人亦想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現代人自制四川泡菜,第一步,基本上上網搜索一翻,然后按照網上說的做法做。做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今天這個話題:四川泡菜母水是渾濁的?還是清亮的?什么時候該換了呢?
下面有個實例供大家學習.
一網友按網上的四川泡菜做法開始自己泡制四川泡菜時發現,密封罐高溫消毒過,使用的器具也都是用消毒碗柜消毒過的,泡的菜都是洗干凈后晾干才放進去的,先后泡了兩罐,時間相距約3~4天,先泡的一罐先在表面出現一些氣泡,然后逐漸變得混濁,但是沒有絮狀物或表面白色膜狀物,沒有異味,嘗過泡的白蘿卜,入口是清爽的酸味,后味帶點苦,但是實在太混濁,有點拿不準是不是壞掉了。
讀者你的判斷是什么?
實事上,判斷泡菜母水好壞不能僅憑外觀來下結論,看下圖。
上圖是使用老泡菜壇中的老泡菜母水泡制的四川跳水泡菜,15天的樣子。(跳水泡菜是四川泡菜中最常見的泡菜形式,泡制時間短,頭天泡第二天吃,因為酸度低,泡制的果蔬,脆嫩清香,最適合油膩時開味。)
上圖的泡菜母水狀態基本上和泡菜壇里的狀態是一致的。看上比較清晰,注意看瓶子最底部,有一層白色的沉淀。這層沉淀是什么。最后解釋。
再看下圖,我們搖晃一下這個瓶子。
這時可以看到母水(泡菜水)變得渾濁了,注意看下面白色的沉淀沒有了。
也就是說白色的沉淀讓母水變得渾濁了。
過一段時間再看,瓶中的泡菜母水又會恢復到第一張圖片的樣子,瓶子底部依然會有一層白色的沉淀。
那泡菜母水中的白色沉淀是什么呢?簡單的說,它主要的成分是乳酸菌的尸體。我們在喝活菌型乳酸菌飲料后,你會發現飲料喝完之后,瓶底也會有一層這樣的白色沉淀。乳酸菌對人體來說好處多多,這里就不多說了。
乳酸菌的尸體這么恐怖?其實,人類的頭皮屑也就是人體表皮細胞的尸體了。無害也無用。
到這里,結論就有了。
一壇正常的四川泡菜母水的外觀,不是清澈見底那種,而是看上有象玉一般的質感,半透明。當然泡制的蔬菜不同,顏色會有差異,但色彩看起來應該有食欲才對。隨著乳酸菌生長條件變好,乳酸菌數量巨增便會出現更為渾濁的樣子,甚至可能出現黏稠狀。但隨時乳酸菌數量提減少,泡菜母水會慢慢變得清亮透明。
不過,四川泡菜母水感官上最重要的還是氣味,四川泡菜壇子打開,老遠就能聞到酸香味。酸中帶點酒的醇香,一股濃濃的發酵味道。
今天就這樣。
PS:泡菜雖然是可以加一點香料或其它東西讓泡菜口感和氣質更豐富,但新手開始學習泡菜的時候,還是先學會只用鹽、水、蔬菜來泡吧。加的東西越多,越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一篇講懂怎么泡四川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