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23年里,陜西省內各大博物館都舉辦了豐富多彩的展覽。作為陜西文博系統的工作者,我充分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積極參觀省內的重要臨時展覽,讓生活、學習和工作都充滿樂趣——
經過粗略的統計,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參觀了陜西省內舉辦的50多個臨時展覽,以關中地區西安、咸陽、寶雞、渭南的博物館為主。結合自己的文博專業知識,以及多年觀看展覽的經驗,評選出我眼里的2023年度陜西文博系統十大陳列展覽精品。
1.長安有故里:絲路少年大唐行
2023年5月22日,在西安博物院內,以“長安有故里”為主題的絲路少年大唐行展覽開幕。在唐三彩騰空馬上的藍衣少年帶領下,走進盛唐時光,感受長安文明。
1966年,這件三彩騰空馬出土于西安市蓮湖制藥廠發現的一座唐墓中,馬背上的胡人少年身穿藍衣,雙手牢牢地控制住馬的韁繩,頭梳雙髻,面部豐滿,腰束革帶,足蹬靴子。馬的體形彪悍,作躍起騰空狀,少年與駿馬好像融為了一體。
2.我是一個兵:秦陵寶藏系列展
2023年6月10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陳列廳內,以“我是一個兵”為主題的秦陵寶藏系列展開幕。圍繞秦兵馬俑坑出土的6155跪射俑和2533立射俑,運用全新的策展理念和展陳形式,深入發掘和展示秦始皇帝陵的文化內涵。
他們曾經是普通的士兵,生活在戰火連天的時代,跟千千萬萬的秦國男兒一樣英勇無比。他們能戰,并且善戰,希望努力贏得軍功,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3.華彩出塵,素壁生輝:陜西出土古代壁畫展
2023年10月25日,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內,以“華彩出塵 素壁生輝”為主題的陜西出土古代壁畫展開幕,集中展出史前、秦漢、十六國、隋唐、宋元時期陜西省內出土的20件(組)壁畫文物。
按照時代先后的順序,這里展出不同時期壁畫的題材演變和空間布局,以及考古發掘和文物修復時發現的壁畫繪制技法。除此之外,還設有沉浸式數字體驗空間,讓觀眾能夠全方位感受韓休墓壁畫和石窟寺等場景。
4.玉韞·九州:中國早期文明間的碰撞與聚合
2023年1月18日,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內,以“玉韞?九州”為主題的中國早期文明間的碰撞與聚合展開幕。這個展覽集結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的48家文博單位的450件(組)展品,以玉為載體探討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中國形成的進程。
展覽分為“技術·流變”“區域·文明”“玉禮·中國”三個單元,通過玉器制作、藝術、時代與功能等內涵的解讀,對玉文化區域分布和傳播進行深入的分析,詮釋中華文明不拘一格兼收并包的深刻內涵。
5.消失的文明:印加人和帝國四方之地
2023年6月10日,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內,以“消失的文明”為主題的印加人和帝國四方之地展覽開幕。這里展出的168件(組)文物來自秘魯14家博物館,包括印加博物館、西坎國家博物館、馬丘比丘博物館、中央銀行附屬博物館等。
展覽分為“精彩的前奏:公元12世紀前的安第斯文明”和“輝煌的頂峰:公元12世紀至16世紀的印加帝國”兩大部分,串聯起查文、納斯卡、莫切、迪亞瓦納科、瓦里、西坎、印加等重要的考古學文化。
6.勝利的鼓舞者:陜西歷史博物館藏抗美援朝文物展
2023年10月25日,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內,以“勝利的鼓舞者”為主題的館藏抗美援朝文物展開幕。值此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之際,回望偉大的勝利,銘記戰爭的艱辛,弘揚崇高的精神。
這里收藏有抗美援朝時期的文物8000多件(組),成為陜西人民積極投身抗美援朝運動和全力支援抗美援朝戰爭的縮影。展覽以赴朝慰問團的視角展開,分為響應號召、千里慰問、萬里同心、親密友誼、偉大勝利五個單元。
7.筑室于茲:渭河流域史前文明探源
2022年10月1日,在西安半坡博物館內,以“筑室于茲”為主題的渭河流域史前文明探源展開幕。這里展出了渭河沿岸14處史前遺址出土的120件(組)文物,串聯起沙苑文化、老官臺文化、仰韶文化、廟底溝文化、客省莊文化等不同時期渭河流域重要的史前文明。
展覽從距今約212萬年的藍田猿人開始,以渭河流域史前文明發展脈絡為線索,展示了這里輝煌的人類生活史、農業史、定居史、城市史,成為中國人類起源和文明發展歷史的一個縮影。
8.大戶人家:寶雞市渭濱區石鼓山西周貴族墓地發現十周年特別展
2023年5月18日,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內,以“大戶人家”為主題的寶雞市渭濱區石鼓山西周貴族墓地發現十周年特別展開幕。這里出土大量“戶氏”家族的青銅器,曾經入選“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這里以“戶方彝”為核心,通過石鼓山西周貴族墓地出土的珍貴文物,回顧這次考古發掘的過程和學術研究的成果。戶方彝出土于石鼓山西周貴族墓地3號墓,因蓋頂和底部均鑄有銘文“戶”而得名,乃戶氏家族青銅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
9.漢家陵闕:咸陽博物院西漢帝陵考古回顧展
2022年11月20日,作為紀念咸陽博物院建館60年活動之一,以“漢家陵闕”為主題的咸陽博物院西漢帝陵考古回顧展開幕,總共展出咸陽原西漢帝陵范圍內出土的91件(組)珍貴文物。
1962年,咸陽博物館成立后,對咸陽原西漢帝陵進行考古調查,基本搞清楚九座西漢帝陵的情況。在劉家溝漢墓、楊家灣漢墓、狼家溝漢墓、大泉漢墓、渭陵寢殿遺址等地出土的文物,奠定了咸陽博物館藏品的基礎,為展覽和研究提供重要的實物。
10.地鐵遇見博物館
2023年5月22日,在西安市地鐵行政中心站、大雁塔站和鐘樓站內,開始舉辦以“地鐵遇見博物館”為主題的臨時展覽。按照周秦漢唐的朝代順序,分為四個不同區域的展廳,介紹西安市內11座代表性博物館的風采。
近年,西安市內博物館事業發展很快,許多博物館收藏的文物受到大家喜愛。陜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地鐵共同策劃此次展覽,希望讓更多博物館和文物走進大眾視野,貼近人民生活,打造魅力古都,提升“博物館之城”的文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