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單車和ofo共享單車競品分析報告
資料搜集/撰寫:趙寧波
2016年下半年開始,共享單車進入如火如荼的發展時期。大量資本涌入市場,使共享單車市場在短時間內由藍海變為紅海。截止至2017年2月,市場上共有24個以上的共享單車品牌。低廉的價格,高昂的成本,使得人們不由懷疑:“共享單車真的能夠賺到錢嗎?”因此,我選擇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摩拜單車”和“ofo共享單車”進行競品分析。
1.市場分析
1.1市場規模
截止至2016年底,中國移動網民數已達6.8億人,智能手機保有量突破10億。移動網絡已從北上廣等大城市滲透入小城鎮,這為共享單車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據小鳴單車創始人鄧永豪估計:中國人口為14億,城鎮人口為8.4億,當中一半有出行需要。而五公里以內的以30%計,平均來回兩次,假如有一半使用共享單車的話,每天將達到1.26億次。以單次使用0.5元計,每年共享單車的潛在市場高達189億。
根據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比達咨詢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共享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已達到1886萬。預計2017年,共享單車市場用戶規模將繼續保持大幅增長,年底將達5000萬用戶規模。
1.2市場現狀
2016年下半年開始,大量黃色、橙色的共享單車出現在人們周邊。短短半年,除永安行、ofo、摩拜等原有單車提供商外,又有大量新資本進入市場。目前,市場上共有摩拜、ofo、Hellobike、小藍、優拜等20個以上品牌投放。其中摩拜和ofo的規模最大。
2017年1月,ofo公司宣稱,ofo當前已連接的單車總量達80萬輛,總用戶人數超1000萬,日訂單量超180萬。來自Trustdata的報告則顯示,摩拜單車月活躍用戶量已超313萬人,日充值筆數超過10萬筆。據悉,摩拜北京經過近4個月的發展,在北京地區運營的共享單車(含摩拜經典版和摩拜輕騎Lite版)總量就超過10萬輛的規模,上海、廣州、深圳的規模也已經突破10萬輛。
2.競品選擇
2.1競品背景
ofo共享單車,創立于2014年,是國內首家共享單車公司,由北大青年創業者戴維與4名合伙人創立。ofo首創無樁共享單車出行模式,初期主攻大學校園市場,致力于解決大學校園的出行問題。經過幾輪融資的ofo現已走入社會,投放至全國34個城市。
摩拜單車成立于2015年01月27日,由前財經記者胡瑋煒創立。摩拜單車是至今獲得融資最多的單車品牌,截止至2017年2月,該公司已獲得超過66.17億元人民幣,公司估值30億美元。
2.2融資狀況
3.用戶分析
3.1用戶量分析
根據數據分析網站蟬大師的記錄,截至2017年2月26日,摩拜單車在安卓各大應用市場總下載量為2222萬次,ofo總下載量為2194萬次。雙方差距較小。而當日下載量ofo為303827次,幾乎是摩拜單車的三倍。這和ofo推出的“周末免費騎車”活動有很大關系。
在iOS端,ofo取代摩拜單車成為近期旅游免費榜第一名,更在26日達到了iOS免費總榜第一名。但是根據評論數來看,摩拜單車在App Store中的評論數遠超ofo,達到了21549人次。可以說明在用戶活躍度上,ofo暫時還落后于摩拜單車。
根據界面新聞2017年2月21日對用戶群的調查報道顯示,每周使用共享單車比例最多的頻率為3-4次。其次為每天1次和每周1次。這不是一個小數目,說明共享單車還有很大市場。
3.2用戶群分析
根據獵豹全球智庫發布的數據分析,摩拜單車的用戶大部分為男性,這正對應了摩拜“科技感”的特性。而選擇ofo的女性用戶,可能比較看重ofo小黃車的“時尚感”。共享單車的用戶大部分為20-39歲。摩拜單車和ofo單車都遵循了交通部14歲以下不得騎車的規定。年輕人是共享單車的主力消費人群。
4.產品邏輯及功能分析
4.1功能分析(app+硬件)
摩拜單車有“重資產”的特征。摩拜公司生產的Mobike和Mobike Lite都安裝有GPS定位系統,可以實時在手機地圖上查看。而ofo公司的小黃車成本低、出貨量大,能迅速布局二線城市,搶占市場先機。但與此同時,ofo單車密碼鎖易撬、車體易損等情況也使得成本增加。
4.2產品結構
4.3業務流程
5.盈利模式
5.1租車費用
按照摩拜584.9萬人次的周活量來看,每周僅收取的租車費用,便有不少。摩拜單車的一位內部人員曾向記者透露,目前市場上的共享單車依然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投入的單車,在數周之內,就可以收回成本。ofo的一位高管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在當時,ofo前一輪的融資尚未開始使用,租車費用的沉淀可以應付資金的流動。
5.2押金池投資
國內市場調研機構艾瑞咨詢在2月1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摩拜單車今年第一周的周活躍用戶量(WAU)已達584.9萬人,環比增長約兩成。摩拜單車的押金為299元,按照這個數據,摩拜的“押金池”規模已達17.5億元。而事實上,摩拜在給媒體的回應中稱,該公司的真實數據,要高于艾瑞咨詢的研究報告,這也意味著摩拜的押金池規模可能不止這些。有媒體為這個資金池的使用做了一個投資規劃。如果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算,年收益約600余萬元;如果用于購買貨幣市場基金,收益一年或可達5700萬元(對照余額寶2月16日七日年化收益率3.628%計算);若用于購買銀行理財或者其他投資,收益或許更高。不過,無論是ofo和摩拜均否認,會將押金池的資金用來進行投資。同時,一些市場份額較小的共享單車,押金池則沒有那么客觀。甚至新入局者為了迅速占領市場,推出免押金的優惠。但可以肯定的是,押金對于共享單車是極其重要的一環。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的統計,在用戶數遠超投放車輛數的單車行業,押金的收取可以減輕車輛生產投放帶來的資金壓力。
5.3大數據廣告投放
單車app是一個高頻使用的產品。根據libra的數據,當天使用摩拜的用戶,打開次數超過8次,而ofo也接近6次,高頻可以媲美社交產品。使用共享單車app的用戶都是有付費能力的用戶,他們是所有廣告趨之若鶩的用戶群體。
6.運營與推廣
7.風險分析
車輛成本高
Ofo小黃車的成本為每輛300元左右,便宜但是非常易損壞。摩拜單車本著“重資產”的特征,生產單車的成本高達3000元。但據摩拜投資商透露,摩拜單車返修率非常低,可循環利用率高,這在遠期降低了生產成本。但是不管如何,相對于每次1元左右的使用費用,一輛摩拜需要3000次使用才能收回成本。
受天氣、氣候影響大
與網約車不同,自行車的運營受季節變化、天氣狀況等影響也比較大。至于遇上臺風暴雨,則無論地處何方,共享單車出行的訂單量,都會直線下降甚至歸零,且平臺還得面對更加高昂的車損折舊成本。
法律監管不健全
與“有樁”的公共自行車相比,這種隨時取用和停車的“無樁”理念給市民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導致“小紅車”和“小黃車”的“亂占道”現象更加普遍,城市空間的管理因而變得更加困難,這也就需要相應的管理規定出臺。
受用戶公德影響
日前卡拉單車發布聲明稱,由于單車丟失率高,投資方已于2月14日撤資退出,導致在廠商生產好的4333輛單車無款提貨,公司運營資金緊張。據新華社報道近日,Kala單車發布聲明,該公司首批安裝的500輛和167輛單車順利投入市場。但因為卡拉單車并沒有配備智能鎖,車輛本身無法定位。加上用戶不文明使用、不熟悉使用方法、退款不便利等原因,面世僅僅十多天,卡拉單車76.5%的單車便“失蹤”。為此,單車的投資方撤資退出,導致廠商已生產的4333輛單車無款提貨。
盈利模式不明確
在規模和融資規模的快速增長的背后,卻讓人不得不思考整個行業所存在的巨大隱憂。大量的資金涌入,卻并沒有讓共享單車找到差異化的盈利空間。對此,一家共享單車企業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企業盈利的關鍵就在于每輛單車的日均訂單量和新用戶的增加速度,使用率越高,收益越穩定,但就目前的情況來說,還尚未盈利。易觀互聯網出行高級分析師王晨曦也指出,目前來看,各家企業都在尋找更穩定的盈利結構和模式,不過幾乎都還沒有找到。但上述共享單車企業的工作人員同時也表示,可以預見共享單車還是存在很多可挖掘的盈利點的,比如車身的廣告、品牌合作推廣等,還需要企業在后期不斷的開發和研究。
商業模式雷同,易復制
容易復制的模式,也使得共享單車在競爭上,更加偏重于規模擴張和閃電戰,這也是幾家主要的共享單車的生存之道。
8.前景分析
總結:為什么都在瘋狂投資共享單車?
既然看不到明確的盈利前景,為什么會有大量資本瘋狂涌入呢?其實,ofo與摩拜的爭斗,背后是大公司的爭斗。搶占單車,是搶占移動互聯網的未來
互聯網金融。共享單車類app基本都要求用戶支付數百元的押金,以摩拜299元押金和ofo99元押金為例,龐大的用戶量也會給押金池沉淀大量資金。雖然雙方目前都沒有公開說明對押金池的打算,但這筆沉淀資金潛在的利潤也非常大。
掌握信用等級建立渠道。目前最流行的信用認證渠道為阿里旗下的芝麻信用,阿里也順勢推出了基于芝麻信用免押金的“騎唄單車”。如果想在阿里的壟斷下另辟蹊徑,單車類app是一個很好的信用認證渠道。單車的預約、停放等可以提供新的維度對用戶進行信用評級,這對摩拜、ofo的投資商騰訊和滴滴意義重大。
大數據。共享單車類app可以準確記錄用戶的行程路線、常去地點、商圈人流,更可以根據用戶使用習慣判定其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從而精準定位用戶人群,用于個性化推薦和精準廣告投放。
O2O。共享單車可以跟手機地圖相結合,推出基于單車路線的精準廣告地圖,作為流量入口,給餐飲、休閑娛樂等O2O導流。
體育賽事。體育賽事是背后利潤非常大的產業,共享單車符合綠色、運動的體育價值觀,可以借勢作為互聯網公司進入體育行業的入口。
社交。ofo的情人節派對等活動已顯示出單車app在社交方面的潛力;借共享單車平臺組織興趣類社交活動也是一個方向。
健身產業。健身產業目前正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共享單車推出的運動健身概念比較符合健康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