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市場分析
1.1市場規模
1.2市場現狀
二、競品選擇
2.1競品背景
2.2競品現狀
三、產品功能及結構
3.1功能分析
3.2產品結構
3.3共享單車業務流程
四、目標用戶
4.1用戶量分析
4.2用戶性分析
五、 競品SWOT分析
5.1摩拜單車SWOT分析
5.2ofo小黃車SWOT分析
六、盈利模式
七、 風險分析
總結
概述
近幾年,共享經濟的快速發展,到2016年下半年共享單車進入瘋狂發展。大量的資本涌入共享市場,并使共享單車成為真正無處不在,截止2017年6月,市場就有50個以上的共享單車(包含電動車)品牌。共享單車以低廉的價格,高昂的成本上線,使人們不由懷疑:“共享單車真的會有收益嘛?”所以,我選擇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摩拜單車”和“ofo共享單車”進行競品分析。
一、 市場分析
1.1市場規模
2016年夏天,共享單車開始快速發展,不僅方便了市民出行,也讓自行車行業從低谷迎來了百年一遇的大好時光。在2016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規模達到12.3億元,用戶規模達到0.28億人。預計到2017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規模將達102.8億元,增長率為735.8%。用戶規模預計在2017年將達2.09億人,將繼續保持超高速增長。
1.2市場現狀
2017年5月為止,共享單車行業市場占有率數據顯示,摩拜單車市占率高達56.56%,ofo以市占率29.77%的位居第二,大幅落后于摩拜單車近26%。分析稱,從市占率來看,在占據市場半壁江山的前提下,摩拜的規模效應已經形成,而在AI人工智能平臺魔方的精準運維下,單車投放也變得有的放矢,一次性進擊10座城市就變得不再唐突。截至目前,摩拜已經進軍海內外80座城市,日訂單量突破2000萬。行業競爭格局已初定為摩拜穩居第一、ofo穩居第二的態勢。
(共享單車品牌市場占有率)
二、競品選擇
2.1競品背景
2.2競品現狀
摩拜單車成立于2015年01月27日,由前財經記者胡瑋煒在上海創立。摩拜單車是至今獲得融資最多的單車品牌,截至目前,摩拜單車已經在全球超過100個城市投放超過500萬輛智能共享單車,注冊用戶量超過1億,每天提供超過2000萬次出行服務,是全球第一大互聯網出行服務。
ofo共享單車創立于2014年,是國內首家共享單車公司,由北大青年創業者戴維與4名合伙人創立。ofo首創無樁共享單車出行模式,初期主攻大學校園市場,幾輪融資后全面進駐社會,截至4月5日,已投放至全國44個城市。
融資情況如下:
中國最具全球視野的移動數據研究機構Cheetah Lab(獵豹全球智庫)結合libra大數據平臺數據,從市場現有狀況以及公開資料,發布了“中國共享單車App排行榜”,重點分析了ofo、摩拜的市場數據。
在中國共享單車App排行榜中,ofo活躍滲透率為1.002%,居共享單車行業榜首,摩拜單車活躍滲透率為0.713%,排名第二。ofo活躍滲透率占優,是摩拜的超1.4倍。
三、產品功能及結構
3.1功能分析
摩拜押寶重資產,摩拜公司生產的Mobike和Mobike Lite都安裝有GPS定位系統,可以隨時在手機地圖上查看。ofo偏向輕資產運作追求高效運轉因此發展速度奇快成本低、出貨量大,能迅速布局二線城市,搶占市場先機。但與此同時,ofo單車密碼鎖易撬、車體易損等情況也使得成本增加。
3.2產品結構
3.3共享單車業務流程
四、目標用戶
4.1用戶量分析
目標:縮短0.5到2公里的距離、節約3到20分鐘的時間(最快找到單車到騎上最短用時1分鐘,騎上0.5公里,下來鎖車用時一共3分鐘)、節省1.6到11元的車費(1.6為換乘一次公交車3站的費用,11為深圳打車2公里的費用)、
人群:在校大學生、乘坐公交地鐵上班族、臨時用車&近距離趕路閑散人員、異地旅游&需縮短距離的游客。
年齡:20歲以下為14%,21到30歲為45%,31到39歲為34%,40歲以上為7%。
地點:大學&大學城、地鐵站、公交站、商業中心、旅游景點、小區。
地域:一、二線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三線城市開始投放。
時間:早上7點半到9點之間、中午11點45到2點之間、下午17點到19點之間、其他閑散時間。
頻率:每天使用率約10%,1到3天使用一次約18%,3到7天使用一次約51%,偶爾使用約為21%。
預計用戶數:2015年預計用戶為232.1萬人,2016年預計用戶為455.2萬人,2017年預計用戶為742.1萬人。
近三個月App下載排名
安卓客戶端下載量
近三個月App store排名對比
4.2用戶性分析
根據獵豹全球智庫發布的數據分析,摩拜單車的用戶大部分為男性,這正對應了摩拜“科技感”的特性。而選擇ofo的女性用戶,可能比較看重ofo小黃車的“時尚感”。共享單車的用戶大部分為20-39歲。摩拜單車和ofo單車都遵循了交通部14歲以下不得騎車的規定。年輕人是共享單車的主力消費人群。
五、競品SWOT分析
5.1摩拜單車SWOT分析
摩拜單車
摩拜單車是重資產,走的“產品+技術”模式,自行研發、設計并生產產品,比較符合年輕人個性化的追求的,以及使用的二維碼掃描解鎖方便快捷,且不易被破鎖,損壞,滿足用戶的需求且一定程度保護了自行車。摩拜的投資方也堪騰訊、包括紅杉、創新工廠等著名投資機構,最重要的是騰訊的戰略投資,這在大數據方面和流量導入都有一定優勢。
2.劣勢
要騎摩拜,先交夠299元押金,你才能騎,押金相對于早先的ofo的99元,著實貴了許多,而且幾乎一直要被套的感覺;1元/小時,價格和公交可以說是不相上下;且摩拜自己設計研發的產品,車身普遍較重,因為考慮到破損成本,設計成了無鏈條、實心胎,但相比傳統自行車的騎感,重了不少,很費力,因為涉及到用戶體驗問題,所以這些問題都是致命的,如果不加以改善則會另用戶流失。
3.機會
摩拜單車從誕生至今,受到了一線城市年輕用戶的喜愛,產品順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發展,用戶接受度高,在利用資本基礎上可以快速占領市場,經過幾輪的資本融資,摩拜在市場營銷方面加上充足的資本,可以做得比同行好,在這個自媒體傳播時代讓摩拜的推廣速度無限加快。
4.威脅
一個新興的市場,必須時刻準備著后來者的窮追猛打,摩拜前有ofo需要追趕、后有優拜、小鳴等的追趕,摩拜必須繼續完善產品體驗和融更多的錢保持持續的生命力在共享市場上分得一份羹。
5.2ofo小黃車SWOT分析
ofo小黃車
1.優勢
ofo到目前為止共融資8輪,投資方包括沙江創投、真格基金、經緯中國等這些老牌,以及唯獵、東方弘道新銳,最重要的是獲得了滴滴的戰略投資,其兩者本質上都是做平臺模式,氣質相投;而不要忘記的是相對于的摩拜的“產品+技術”模式,很大程度上,ofo是占據了成本價格的優勢。
2.劣勢
相比較于摩拜的二維碼解鎖,ofo的機械密碼鎖顯得傳統,在依靠互聯網模式下的新產品,高科技的技術呼之欲出之時,傳統的機械密碼鎖顯得不夠人性化;且傳統機械密碼鎖顯得不夠安全,現在的密碼鎖有漏洞,文化程度低的人可以隨意撿漏撬鎖,并且破壞率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回減少訂單,影響估值。
3.機會
共享單車經濟在2016下半年大爆發,成了日常生活用戶出行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和資本追逐的對象,這對在這個領域里的共享單車企業來說都是個機會,特別是ofo這樣的先驅者。現在擺在ofo的面前的機會很多,ofo的本身的是模式復制性非常高,每開一所學校就拿下一堆用戶,如果能實現快速復制,占領全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高速復制的速率同時可以保證訂單量和用戶量,對于創業公司來講更容易融資。ofo如果可以吃透大學校園,拿到中國上千萬的大學生用戶,ofo本身將是中國最大的校園媒體,環保,更高效率,這對于ofo這樣的健康出行方式,將是未來全世界都會提倡的出行方式。
4.威脅
共享單車并不是一門靠燒錢就能馬上起量的生意,因為投放到市場的自行車是自己的資源,不像司機和乘客,只靠砸錢是奪不走的。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共享單車市場這塊大蛋糕勢必會引來一波又一波的后來者,目前市場上,摩拜緊跟住ofo,而優拜和小鳴單車的加入則讓這個市場多了一份玩味!
六、盈利模式
1)租車費用。共享單車收費都為1元/小時,每輛車日均使用次數約為3次,政府規定強制報廢期為3年,如果按每年有效騎行日250天算,每輛車一年獲得的收入大概為750元,3年總收入約在2000元上下。這樣的收入足以覆蓋OFO類低成本單車的制造成本,因此ofo創始人戴威也透露過2017年可能會迎來營利,但對于摩拜等單車成本較高的企業,營利可能會稍向后推,再考慮到單車的損毀率與運營成本,共享單車行業何時開始盈利仍不明確。總之,租車費用足以抵消單車制造成本,但能否僅憑借租金營利仍是未知數。
2)廣告營銷。OFO已嘗試與麥當勞等企業開展合作,在車身裝飾企業廣告,摩拜與歐萊雅等企業跨界營銷,以騎行距離兌換優惠券。OFO與摩拜的APP啟動界面與首頁也可放置廣告,也會產生相應收入
3)數據。摩拜與OFO都已沉淀大量騎行與用戶數據,尤其車身裝有GPS的摩拜單車,數據更加詳實精確,產生的數據既可以與政府共享輔助市政規劃,也可售賣給廣告廠商,用于個性化推薦和精準廣告投放。
4)押金池。用戶使用單車必須先付押金,摩拜押金299,OFO押金199,廠商投放單車相當于吸收存款,雙方月活躍用戶都已過百萬,產生過億元押金,即使存在托管行中,每月的利息費用也不容小覷。當前,對押金使用并無相關規定,廠商自主決策空間大,押金的具體使用待紕漏,政策允許的情況下,不排除摩拜與OFO未來進入金融行業的可能。
5)社交、健身及體育賽事等。ofo的情人節派對等活動已顯示出單車app在社交方面的潛力,借共享單車平臺組織興趣類社交活動可提升用戶品牌粘性與APP使用時長。單車的運動力理念也十分適合開展各類體育比賽及切入健身領域
七、風險分析
1)高制造成本
OFO的成本為每輛300元左右,但是非常易損壞且需定期充氣維修。摩拜單車的成本為每輛1500-4000元不等,堅固耐用但使用騎行體驗不如OFO。結合目前的高損毀率,運營成本不低。
2)高損毀率
路邊隨處可見損毀的單車,尤其以OFO的損毀小黃車最常見,根據艾瑞咨詢的報告,OFO的損毀率大概為30%,摩拜的損毀率略低,高損毀率無疑會成為企業營利的一大難題。
3)法律與政策風險
與“有樁”的公共自行車相比,這種隨時取用和停車的“無樁”理念給市民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導致“小紅車”和“小黃車”的“亂占道”現象更加普遍,城市空間的管理因而變得更加困難,這也就需要相應的管理規定出臺。。
4)盈利模式不明確
雖然共享單車有租車費用與廣告等收入,但究竟能否營利仍是未知,目前來看,各家企業都在尋找更穩定的盈利結構和模式,不過幾乎都還沒有找到,初期新鮮感過后,用戶使用頻率會穩定在何種水平,廠商能否尋找到新的贏利點,都有待時間檢驗。
總結
Ofo小黃車:
優點:騎車整體的體驗感還可以,并以大學校園為基點,培養未來客戶群體,車輛成本低,結合手機用戶定位,進一步降低硬件自身成本,部分小黃車可以結合GPS定位提升體驗度。背靠滴滴,未來會有數據、資金方面的更多投入。
缺點:大部分單車APP不提供周邊車輛位置,只顯示數量,意味著用戶必須要自行找到車輛才可以使用。單車損壞率較高,降低用戶體驗度,機械鎖被破解的機率較大。依靠手機定位,容易造成距離的偏差。模式較為單一,容易被復制。
摩拜:
優點:專利多。自行研發車輛,損壞率較低;鋁合金車架、軸傳動、內置GPS方便用戶在APP上查找周圍車輛。在運營方面宣傳較好。押金較高,可持續性強。風頭資金強大。
缺點:車輛比較重初代體驗度低,騎行不快。模式較為單一,容易被復制。
總的來說無論是哪種單車,都存在車輛維護的情況,就需要平臺主動去尋找維修車輛或者用戶去發送損壞單車信息。若出現大量的情況,用戶會視而不見。這樣就導致單車損壞無法維修,維修不及時,客戶就會放棄使用。
在單車的道路上還會繼續拼殺,共享單車推出屬于自己的各種版本,然而單車的路上不知道誰還會有新的招數,并又有一大波“共享電動車”襲來,已經開啟了新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