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概覽》雜志前編輯和出版人、《連線》(Wired)雜志創始主編、《失控》作者,世界互聯網教父凱文·凱利在其68歲生日上,向年輕朋友贈送了68條深邃而有價值的人生建議。
這些建議不僅因來自68歲長者而顯得厚重,更是作者經過深度思考和提煉而形成的寶貴的人生經驗。
本篇摘抄幾條讓筆者引發深思和啟發的,并分享筆者的解讀和思考,以饗讀者。
1、避免追求完美,你必須追求與眾不同,與眾不同比完美更好。
很多時候,我們在追求完美、苛求細節中錯失良機。這個時代是個快速變化的世界,機會已經無法給你充足的時間去打磨。就像手機的系統一樣,需要不停地升級。
與其在別人擅長的領域里分一杯羹,不如另辟蹊徑,走差異化路線。這個時代需要個性、也倡導個性。
在所處的軌道上,可能你再做怎么好,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和積累超越已經出發的人。
循前人腳步而去,注定只能望塵莫及。追求與眾不同,或許還有彎道超車的機會。就如抖音上各領域的網紅大V,他們不一定風格一樣,但一定各有各的特色。
2、不要借貸消費,唯一值得借貸只有一種情況,購買房產這種交換價值極有可能增加的東西。大多數東西的交換價值從你購買的那一刻就會開始減少或消失,不要因債致貧。
在抖音快手這些短視頻媒體的鼓吹下,人們很容易陷入消費主義陷阱,尤其一些未經世事的小女生暢想過著偽小資生活,這正中資本家設的局。
作者這一思想與《窮爸爸富爸爸》作者思想高度一致。不是不消費,而是增加資產性消費,減少負債性消費。
所謂資產性消費,就是那些能給你帶來正收益的東西;所謂負債性消費,就是一旦購入就開始折舊,或者需要持續投入資源進行維護的東西,比如車子。
并不是所有負債性消費堅決不能有,而是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不要為了享受而借貸消費。
3、建立習慣的目的,是不用自我談判,不在決定做一件事上花費精力,你直接就做了。
你知道為什么喬布斯一直保持穿同樣顏色的衣服嗎?是因為同一顏色的衣服,可以固定搭配,這樣喬布斯就可以不用為明天早上起來穿什么衣服而糾結。
自律到極致的人,他穿什么衣服、上班走哪條路線,甚至進辦公室第一、第二、第三要做什么,都已經形成了一種規律——習慣。
張一鳴說過,算法驅動一切。不僅在商業世界里,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能建立算法。那些自律、高效的人,正是因為建立起了個人的行為習慣的算法。
什么是習慣,習慣就是一套算法。習慣早晨5點就起床的人,他的算法就是一到早上5點自動觸發起床程序。
很多好的習慣,就是幫助我們自己建立了一套算法,到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事,不用過多糾結,開干就是,這樣省心、省時間。
4、如何道歉:快速、具體、真誠。
這一條更像是對公關的一次經典提煉,而且吊打很多公關專業人士的公關處理案例。試想有多少明星等公眾人物,犯錯之后的處理都是那么笨拙和不真誠。其實既然已經犯了錯,這時候能想的,就是如何將傷害降到最小。
如果公關經理們能真正踐行這三點:快速、具體、真誠,那么就能最大程度上減輕公眾的抵制態度。
當然不光是公眾人物可以以這樣的原則來道歉,我們普通人一樣可以踐行。當我們犯錯后,給家人道歉時、給同事道歉時、給朋友道歉時,都可以應用這樣的原則。
這樣道歉,能避免讓對方與我們站在對立面上,而快速拉近立場,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
5、保持在場,持續保持在場。成功人士說過:99%的成功就是因為保持在場贏得的。
很多人缺乏戰略耐心,就在機會即將來臨前選擇了離場。就像在A股里,一年中大多數日子都是綠的,但屈指可數的那幾天紅的日子你只要在場,你的收益就能超過絕大多數人。
現實中往往是絕大多數人耐不住性子,持續的收綠讓人們陸續離場,憤怒地罵道:“再也不進A股了。”離場的人總會發現,市場好像專門針對他似的,剛離場就上漲。
其實不是市場針對誰,而是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周期總會循環的,重要的是當周期走到下半場的時候,你還在不在牌桌上。
職場里我也發現了類似的規律。那些能做到企業管理層的,尤其是剛晉升到管理者的,都有個明顯的特點。他們都是在同一部門里司齡相對更長的。很少有從個人貢獻者跳槽到另一個單位成為管理者的。
我對其解釋為:信任是需要積累的、需要周期的。上級在準備提拔一位下屬成為管理者時,考慮最多的并不是能力,而是信任。
當同事們一個接一個離開的時候,你堅守下來了,你就給上級形成了信任感和依賴感,當有管理者崗位產生時,你就容易被委以重任。
這一條建議換一句更流行的話來說,就是長期主義。在選中的賽道上,要堅持,不要半途而廢。
僅僅以上5條建議,就能讓人得到如此之多的啟發。如果您對凱文·凱利其他更多建議有興趣的話,建議您在網上搜索學習,相信同樣能給您帶來新的、有價值的啟發和思考。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