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在退休群內看到了一個通知,要求黨員同志參加今天上午的支部會議。爾后,我繼續在群內瀏覽,看到大多數同志跟帖作出了回應。大體內容是:因病請假、外地請假、請假、收到等幾種類型。在這些回應中,收到僅占應到人數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說,真正能參加黨員會議的人,只能是出示“收到”字樣的這部分人。
面對群內成員對參會的回應,我暗自進行了梳理,結合往日對每位同事個性的了解,以及現在他們的實際情況,總覺得這中間有種無法解開的迷團。然而,這種迷團瞬間被我甩到了腦后,轉而對自己要求,一定要按時參加這個會議。理由嗎很簡單:我們雖然退休了,但是不能退黨。參加了這個會議,多了一個對社會了解的窗口,增加對黨在新時期各項重大活動的認識。同時,利用會前、會后的空余時間,大家可以在一起相互交流,敘舊言歡賡續友誼??偟膩碚f,這是充盈我們退休生活較好的形式,不能擅自放棄必須予以珍惜。
會議時間定在上午的九點,我撇下了那些無關緊要的閑事,疾行車還是遲到了幾分鐘。進會議室找個位置入坐后,發現參會者個個精神飽滿,大家像久別重逢的親人一樣,心中有種無法言表的喜悅。進而在到會人當中,有兩位老同事令我感動。一位是年齡駛出了古稀的驛站,眼睛高度的近視,身體極度孱弱的陳老。據他自己說,因寄居在外地,凌晨四點便起床,全程轉乘了三道公交車,途中還必須跨過長江的天塹。為不延誤參會的時間,路上雖不算舟車勞頓,但也行色匆匆顧不及吃飯,直至會議期間依然餓著肚子。另一位同樣是住在長江以南的金老。他考慮若當日從家中來參加會議,定會出現遲到的可能。于是,他在家人的鼓勵和支持下,頭天下午就乘車離開了現在的家,一路顛簸來到了自己多年未住、布滿了灰塵的老房子,旨在參加今天的會議。
這兩位老同志為了參加會議而作的付出,雖不能與人們心目中的高大上相提并論,但作為一個幾近被社會遺忘群體中的人,我認為足以高度的稱贊。也足以表明曾多年受過黨的教育、始終恪守遵循黨的綱領、履行黨員的職責和義務的人,骨子里永遠鐫刻著當初入黨宣誓的諾言。
上午的會議近兩個小時。結束后大家沒有及時離開會場,而是情不自禁地進行了熱烈的交談。有回憶過去在崗時,工作條件極度艱苦,身處環境分外不利,生活水準簡陋低下,然在崢嶸歲月的日子里,大家并沒有感到生不逢時命運不濟,而是盡職盡責戮力同心。尤其是在一起時結下的深厚友誼,成為了每個人一生中最榮耀的精神財富,也成為了余生中克服困難的動力,更成為了彼此重新煥發生機的綠洲。
在談到當下時,大家共同的認為趕上了好時代。網絡媒體、信息智能、現代科技、交通便捷,使地球變得越來越小,我們的視野愈來愈廣闊,是真正的夢想照進了現實。而談及家庭時,在場的每一個人更是興奮不已。生活上講究綠色營養無公害,提倡科學飲食;住的是設計新穎造型別致的小洋房,且室內體現寬敞明亮清雅大氣的風格;出行時家家有代步的小轎車,對一日千里有了切身的感誤和體驗。更應值得一提的是,每個人有了含飴弄孫的樂趣,有了幸福美好家庭溫馨永不孤單的夕陽。
愿這次會議不僅記錄了我們對黨的忠誠,也留下溫馨、幸福和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