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帶著5年初中生物學的教學經歷,在軍訓的前幾天幾番思考后,毅然決定加入班主任隊伍。未曾經歷,雖有忐忑,但沒什么特別的感覺,似乎憑著自己華師大的出生、小學霸的經歷、加上喜歡學生的一腔熱情,就足以勝任這份工作。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初生牛犢不怕虎并不適合所有人,更何況當年臨近而立之年的我已算不上初生牛犢了。事實證明,依賴著單純的自我了解和一腔熱情,是沒辦法完美匹配初中班主任工作的。
三年后的現在,我跨入而立之年,在學校、年級等相關領導的指引下,在師傅、各同事的指導下,順利平穩地送走了我的第一屆畢業生。回首三年,雖然安穩度過,委實談不上優秀,只攢有不少經驗教訓值得往后借鑒。
個人認為,擔任班主任工作,應當具備如下特質:1. 胸有溝壑,計劃先行;2. 蕓蕓眾生,切忌以己度人;3. 愛到深處,(學生)敬、畏同行;4. 金口玉言,堅決執行;5.終身學習,善于思考;6.自省自查,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若有不當之處,歡迎指正。
一、胸有溝壑,計劃先行
開學第一天,緊張籌備的是第一次家長會,會后,家長把孩子交給我或者帶進教室,其它什么也沒留下。學生進了教室,我做了簡短的介紹,然后按身高順序安排好座位,學生逐一自我介紹后,然后沒了。幸好,《中學生手冊》來了,每人一本,大家各看各的,相安無事。當然,中間夾雜著各種各樣信息的統計、上報、核實等等。
如上,基本就是我對第一天班主任工作最深刻的印象,忙碌、茫然、雜亂無章、毫無規劃,以至于我耿耿于懷了三年,雖花了不少功夫進行補救,勞倍功半。
只有班主任對自己的工作了然于胸,知道初中三年必須要完成的事、了解學生的發展途經,才能未雨綢繆,把眾多不良扼殺于萌芽,讓學生的長處得以發揮。胸有溝壑,計劃先行,一個班級才能得以持續優良的發展。
否則,班主任稀里糊涂,學生將更是糊涂,整天都陷在瑣碎的忙碌中不能自拔,更別提教育格局甚至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了。
開學如此,其它工作也是如此。國家尚有五年規劃十年規劃,學生的發展也當有三年規劃六年規劃等等,初中班主任工作也當有三年規劃一年規劃學期規劃等等。只有指向明顯,才能在工作上做到高效,才能更好陪伴孩子的成長,促進自身的發展。
二、蕓蕓眾生,切忌以己度人
讀書時,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雖然也讀得不是很好。但我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知道應該如何對待學習,一切都圍繞著學習打轉,仿佛學習并不是一件難事,只要認真積累到一定程度,好成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雖然,曾經的我的模式,也有諸多缺陷,現如今的我也并不十分看好。但欺軟怕硬?欺上瞞下?校園霸凌?心理問題?在我這兒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兒,而我對這些事兒的印象,不過停留在故事里。
有些事情一旦發生了,若和自己無關,那就永遠是故事,一旦和自己有關,那就成了事故。我站在自己的角度,揣度著學生的善良,只一心付出,殊不知學生并不是我,他們的行為,曾經的我可能聞所未聞。
A同學,女,是大大咧咧活潑開朗的女漢子,小學擔任了6年的班長職務。曾經,參選臨時班委時,甚至因為有男同學說要站出來保護女生,感動得哭了。剛開始上任時,很用心盡力,不少老師都在夸她,當時的我們很看好她,是個不錯的苗子。然而一個學期結束,她因過度追求完美不堪重負,刀子嘴豆腐心,認為幾乎所有同學都在背后閑話,加之家庭的二胎出生、母親照顧不暇、父親工作忙碌而且遠調,她鉆進了死胡同,認為自己成了家庭和世界的負累,終于成為了班級最大的心理問題受害者,甚至很長時間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哪怕我班老師犧牲了大量的休息時間,和家長一起盡心竭力,協助她走出困境,她學習仍舊下滑,人也變得敏感多疑,信心下滑,成績雖然穩住了,但和預期的出口卻是差了很多。幸好,初三時,略微走了出來,不算太差。
B同學,男,進校時,白白嫩嫩的,很害羞,成績中等,完全不出眾,屬于扔在人堆里就找不著的那種,曾經以為他就那樣了。而這孩子,并非眼中只有學習,他喜歡運動,喜歡玩魔方,喜歡乒乓球,雖愛玩但有自己的主張和原則。這三年,他保持本心,隨和、平淡,一步一個腳印,善于和同學相處,善于和老師溝通,逐步優化自己,成績和能力意料之中的穩步提升,我以為他的成長會一帆風順的。然而,初二下期,他和同班的女生互生情愫,卻在得知對方寫班級同人小說時哭得稀里嘩啦,后來兩人主動找我,寫了滿滿兩大頁的文字,承諾相互監督,高中畢業再談戀愛。然而,一個暑假過后,兩人路歸路橋歸橋,一切都成了最原始的樣子。上了初三,無論是思想還是行為,他仿佛進一步發生了質變,厚積薄發到讓人賞心悅目的地步,卻始終沉靜、憂郁、時刻在思考,等到初三畢業,他已是班級當之無愧的第一名,長成了老師和家長眼中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
每一個學生,人生道路上前進的軌跡,在其獨特的成長背景下,都是獨一無二的,無論以自己為參照,還是以過去遇到的案例為參照,但這都不是學生自己,也不是學生所面對的難題。
蕓蕓眾生,切忌以己度人、以他度人,更不能僅憑著經驗處理問題,教育有特殊的時代和成長背景,不能掉以輕心,我們需要提高警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爭取協助孩子走出一個又一個成長的困境。
三、愛到深處,(學生)敬、畏同行
當班主任的我,愛學生嗎?
有老師告訴我,看我平時和學生的相處狀態,很像母愛泛濫。
那么,有特別不喜歡我的學生嗎?
我不敢肯定。慶幸的是,沒有任何一個學生在和我交流時會大吼大叫、心不甘情不愿。和父母再難交流的學生,和老師同學發生矛盾的學生,哪怕再生氣,也能在我面前趨于冷靜,嘗試著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愿意承擔自己的責任。哪怕偷懶逃掃的,被我抓包要求執行時,盡管嘴上嘟囔,也還會執行。
應當說,我做到了讓學生敬我,但我卻感覺陷進了日常瑣碎的忙碌洪流。
初三下期時,劉同學為譚同學打抱不平,直接手撕自認為長期欺負譚同學的石同學,很激動很氣憤也很轟動。盡管這只是他為自己行為找到的一個自認為特別合理的借口,但他說的一句話卻讓我記憶猶新。大意是,我嘗試了很多辦法,卻拿這樣的事情無可奈何,而他這一爆發,多少能有點震懾力。加之,初三上期,班級手機風波之后,有不少學生自發組團堅決抵制班級不良行為,確實初見成效,但也有人吐槽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又有點草木皆兵,多了幾分偏激。回想和學生相處的種種,多番對比之下,我認為,我的學生對我有敬,但缺少了畏。
曾經的我,期待師生同樂,無懼無畏,甚至對領導說的“有些時候需要學生望而生畏”嗤之以鼻。幾年下來,我的立場略微改變了。
身在校園學生必須有所畏懼,校紀校規堅決執行需要畏,配合班級、老師管理需要畏,認真學習認真對待作業需要畏,抵制違法犯罪行為需要畏,和人相處仍舊離不開畏……那,更別提學生對班主任了。
最理想的師生狀態,應該是,平時可以嬉笑怒罵,需要時可以一聲不吭默契配合,這也是我繼續前行的目標。愛到深處,敬畏同行,這不是不愛,而是這種特殊教育環境下的真愛。
四、金口玉言,堅決執行
當今,我們面對的初中生都是零零后了,都是家里的寶貝疙瘩,幾乎都是寵著長大,別說鍋碗瓢盆了,說不定都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這樣孩子些,在初中階段不少都開始了住校生活,除了自我中心,還容易表現出想方設法地鉆空子偷懶,一旦空子被他們發現,這口子就開了。
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愛得表現得有分寸,嚴則是必須的。周老師有一句話,我印象十分深刻,大意是,你可以私下里對一個學生好,但絕不能對所有學生都很好。這個好,是帶著寬容偏愛的意思。對每個學生都如此,那置班級規則于何地呢?
班主任是班級的主心骨,一諾千金,不可開玩笑,務必慎言,一旦說出口的規則,那就是能執行的規則,在規定的時期內,是要公平執行的,只可完善不可取消。否則,一次放水,學生會懷疑,再要收回來就得費一番功夫了。若一而再,學生就會進一步試探。若再而三,學生就會毫無顧忌地鉆空子了。
那更談不上所謂的班主任的威信了。而班主任一旦有了失信的先例,對于自身的管理工作,對于班委的管理工作,這是綁上了重重枷鎖,是非常不利于班級發展的。
所以,班主任當慎言,奉行,言必行行必果。
五、終身學習,善于思考
俗話說,這世界上唯一的不變就是變,班主任工作也是如此。
面對新的學生,甚至學生來源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且國家教育教學政策也在不斷地朝著利國利民的方向改進,不思變,危害甚大。
而要做到恰如其分地改變,善于根據日常工作進行反思總結,是十分重要的。而日常工作的處理,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做到有效的反思總結,學習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沒有之一。
現如今,終身學習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真正能做到的卻少之又少。教師當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帶動更多的人走上這條真正的人生發展之路。
那班主任如何實現終身學習呢?有了理念就要實踐。最大的學習動力,就是工作或日常的需要。最好的學習,則是洞察先機,學今后之所需而備無患。
遇上問題,我們可以請教同事,利用網路尋找更優解。若未雨綢繆,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和同事學習交流、寫總結反思、學習團隊管理等班主任相關工作技能等等來達到提升自身能力的目的。
現在學習的方式太多了,不但可以讀紙質書電子書、看視頻、走進線下培訓班級,還可以通過線上平臺甚至微信群等方式開展零散時間的學習,將時間和知識化零為整。
工作時,學習和實踐相結合,有輸入有輸出能驗證學習效果,能進一步促進學習,這就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
六、自省自查,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
班主任忙嗎?工作瑣碎嗎?
負責任地說,作為全寄宿制學校的班主任,很忙,幾乎每天24小時都在待命。作為家庭有幾分底子的學生的班主任,累,更心累。我們成天不是在處理學生問題,就是在處理學生問題的路上。而學生問題并不是工作的全部,還等兼顧領導、老師、家長,成天都在頻繁地和人打交道。真正當了班主任,會發現,原來上專業科目,居然是這么輕松和快樂的一件事。
曾經,初二時,班級出現了很大的波動,先是學生相互攻擊,在那校園欺凌異常敏感的時間段,差點引爆為校園霸凌。緊接著,不少學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開始出現心理問題,甚至有為數不少的自殘,有跟風現象,還出現了兩例突出的想結束自己生命的學生。說人心惶惶也不為過。
那段時間的我,掙扎在學生、家長、老師之間,憔悴、疲累,擠盡了時間,想盡了辦法,疲于奔命幾個月,才逐漸消除了這種班級癥狀。那時候的我在想,和這一比,因為換老師而出現的波動(初一上期同一個小班換了三位英語老師),簡直可以忽略不計,成績在健康面前也可以忽略不計。
同事說,那段時間,我營養不良,精神恍惚,整個人一看就讓人焦灼。是的,不用說我也知道,內心焦灼著無數不安因素的人,怎么可能不焦灼?
但事情來了,單單的焦灼是沒有用的。索性,我的心態并沒有崩塌,我堅持了下來,想了無數辦法,終于我和學生都獲得正向的反饋。
班主任工作繁雜,如果沒有良好的健康的情緒排解方式,內心很容易出現裂痕,而人一旦負面的情緒淤積,不但會影響辦事風格和效果,甚至會危害健康。一旦班主任不再積極樂觀,甚至對學校、國家、世界抱著消極態度,對一個班級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畢竟中學生是建構自身意識非常重要的時間段。
初中生,才不過十歲出頭的年紀,未來變數頗大,正應該朝氣蓬勃奮發向上,少年強則國強,他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不應被老師的不佳狀態賦能。進校時以學校為榮,離校時學校將以他們為傲。
小到為自己為某個學生,大到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作為班主任都應經常自省自查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堅定立場,摒棄不良,認真調整,擴大包容心,增加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為學生的發展正向賦能。
胸有溝壑,計劃先行;蕓蕓眾生,切忌以己度人;愛到深處,(學生)敬、畏同行;金口玉言,堅決執行;終身學習,善于思考;自省自查,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班主任就是這樣的一群人,也有無數的人在成為這樣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