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漢景帝劉啟還是太子時,栗姬就已經是他的妃嬪了,因為太子妃薄氏是薄太后的族人,這種政治聯姻讓劉啟很反感,所以即便太子妃品行端正,他也從來沒給過人家什么好臉色。
反倒是栗姬獨得恩寵,在景帝即位的前后幾年時間里,栗姬陸續生了皇長子劉榮、次子劉德、三子劉閼三個兒子,可見栗姬在景帝心中的地位。
這時的太子妃薄氏,雖然順理成章成為了皇后,卻依舊沒有得到皇帝的半點寵愛。
沒過幾年,昔日的薄太后,如今的太皇太后病逝了,她最大的靠山也就沒了。得不到皇帝寵幸,沒有子嗣的薄氏,很快就被景帝廢除了皇后之位。
仗著景帝的寵幸,又接連為他生了前三個兒子,雖然沒有名義上的冊封,但是栗姬儼然一副后宮之主的姿態,簡直就是不帶鳳冠的皇后啊,皇長子也是早晚的太子人選,因此,她整天橫向霸道,耀武揚威。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她日后的主要對手,王娡。
王娡剛成年時,就在母親的安排下,嫁給了一個名叫金王孫的普通農民,沒過多久,便生下了大女兒金俗。
有一天,王母找相士姚翁為自己和子女相面,姚翁告訴她:“王娡是大貴之人,將來會生下天子?!蓖跄嘎牶蠛芨吲d,王娡也頗受鼓舞,打算盡力一搏。
于是,王母就把女兒從金家強行接回來,金王孫當然很氣憤,不肯和妻子斷絕關系,但是鐵了心的母女倆,誰還在乎他呢。
身為漢初名門之后的王母,托了很多的關系,總算是把王娡送進了太子宮。
入宮之初,王娡被封為美人,因為有過民間的婚姻經歷,因此更懂男女相處之道,很快就得到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啟的青睞。
得寵之后,王娡先后為劉啟生下了三個女兒,就在文帝去世,景帝即位這一年,她肚子里又懷上了劉徹,并且自帶吉兆,王娡告訴劉啟說自己懷孕時,夢到一輪太陽撲入腹中。
等到劉徹出生,王娡已經晉升為王夫人了,這可比栗姬的級別還要高了半級。
王娡畢竟要比栗姬晚進宮一些年頭,想要在這爾虞我詐的后宮之中站穩腳跟,單靠皇帝的寵愛是遠遠不夠的,還得給自己找一個強有力的靠山。
富有遠見的王娡在這一點上,可比張牙舞爪的栗姬強多了。
當年,竇太后最寵愛的小兒子梁王劉武,因派人刺殺袁盎一事,怕遭到景帝的嚴懲。
還是王娡勸說景帝手下留情,使得劉武可以保全性命,也使得景帝與竇太后的關系,沒有鬧僵,從此之后,竇太后就對王娡另眼相看。
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夏四月己巳日,立長子劉榮為太子,因為對劉徹的喜愛,景帝竟打破太子與其他皇子不能同年而封的舊例,立劉徹為膠東王。
并且不顧皇帝在世,皇帝妻妾不稱太后的世俗忌諱,破例封王娡為(膠東王)王太后。
事態發展至此,雙方各有斬獲,但還未徹底分出高下。接下來,助攻出場,好戲就要上演了。
當時的劉榮,已年滿十八歲,卻尚未婚配,于是,漢景帝的姐姐館陶公主劉嫖,就打起了小算盤,希望能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太子劉榮,讓她成為日后的皇后。
不料,沒有頭腦的栗姬,因為憎恨館陶公主屢次給景帝進獻美女,奪走了皇帝對自己的寵愛,所以,在對其挖苦羞辱一番后,果斷拒絕了這樁婚事。
身為景帝一母所出的親姐姐,劉嫖何時受過這種窩囊氣啊。她心想,現在送到嘴邊的好機會你不要,他日后悔都沒地方哭去。
在排除了栗姬的三個兒子后,劉嫖繼續在景帝的其他兒子中物色合適人選,由于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有比較明顯的短板,挑來選去,劉嫖看上了“夢日入懷”而生的膠東王劉徹,認為聰明伶俐的他,才是最佳人選。
打定主意,劉嫖立刻去找王娡商議,深謀遠慮的王娡,自然不會像栗姬那么愚蠢。
她暗自思量,景帝一向敬重這個姐姐,有了她的助力,自己在后宮之中的地位就更穩固了,況且心高氣傲的劉嫖,肯定不會讓自己的女兒屈居人下,那劉徹成為下一個皇帝就指日可待了。
時年四歲的劉徹,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看似童言無忌地說出金屋藏嬌這番美言,更是令劉嫖心花怒放,覺得找對了人。
接著,王娡和劉嫖就為子女定下了兩樁親事,一是王娡兒子劉徹和劉嫖女兒陳阿嬌,二是劉嫖次子陳蟜和王娡三女兒隆慮公主。
至此,大漢的下一任皇帝,就在兩個女人的結盟下,悄然而生了,栗姬和劉榮的命運,也將被徹底改寫。
在與王娡達成共識后,因為栗姬拒婚一事,仍心有怒氣的劉嫖,就經常在景帝面前講栗姬的讒言:“栗姬和各位貴夫人及寵姬聚會,常常讓侍從在他們背后吐口水詛咒,施用妖邪惑人的媚道之術。”
景帝聽后,對心術不正的栗姬,頓時生出厭惡之心,但是念在以往的感情上,況且劉嫖也拿不出真憑實據,就沒有深究。
后來,有一次景帝身體不舒服,心情不好,就把已封王的兒子們都托付給栗姬,對她說:“我百歲之后,你要好好照顧他們?!边@時候,但凡長點腦子的人,都能聽得出來,景帝這是托孤之詞,是打算立她為后。
可惜,脾氣火爆的栗姬非但沒聽出來,還特別生氣,不肯答應,揚言要是真有那么一天,一定不會放過他們的。景帝對此分不滿,卻隱忍未發。
在這之后,劉嫖還是不時地在景帝面前說栗姬的壞話,外加稱贊王娡的兒子。
景帝自己也認為劉徹德才兼備,而劉榮卻受他母親影響,行事魯莽,不計后果,而且又有從前夢日入懷的祥兆,內心的天枰已經開始搖擺,但依然未下定決心廢長立幼。
沉著冷靜的王娡很清楚,要廢掉太子,不能操之過急,需要找到合適的時機。
等到薄皇后被廢四個月后,這個時候,劉榮已經被立為太子兩年多了,王娡就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奏請立栗姬為皇后,隨即大臣上奏:“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號宜為皇后?!?/p>
景帝聞言大怒:“這是你應該說的話嗎?”遂下令論罪處死大臣,又廢掉太子劉榮為臨江王。
同年四月乙巳,得寵的王娡順勢被立為皇后,四月丁巳,七歲的劉徹被立為太子。
劉榮被廢后,景帝也不愿再見到栗姬。昔日憑借一張俊俏的臉蛋,嬌蠻的性格,風光無限的栗姬,此刻,憤恨難平,卻也無濟于事,原本的一手好牌,被她打得稀爛,最終郁郁而死。
景帝的陽陵,只有兩座陪葬墓,一為王皇后墓,另一即為栗姬墓。這兩個女人生前爭斗不休,死后依舊陪伴君側,不知棺木內的景帝,能否安眠。
皇室之家,深宮內院,勾心斗角,流血殺戮,在所難免,實屬尋常。然而,榮華富貴背后的凄涼慘淡,又有多少人,能夠預料得到呢?
僅把皇帝的一時寵愛當作終身依靠的傻白甜,是注定走不到最后的,也許,連自己是怎么死的,都搞不清楚。
即便謹小慎微,都未必逃得過難躲的暗箭,更何況明目張膽的恃寵而驕,實在是自毀前程。
就算沒有過人的謀略和高超的手段,起碼為人處事要懂得低調收斂,出門得帶腦子??!
可憐栗姬母子,一步之遙的皇后之位,穩操勝券的皇帝寶座,就這么輕易地被他們拱手向讓了。
不懂拉攏人脈,僅憑一己之力,還口無遮攔,想贏得最后的勝利,實在是癡心妄想!
—END—
本文圖片選自電視劇《美人心計》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