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林黛玉說她最不喜歡李義山即李商隱的詩,卻只喜歡他的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林妹妹于我心有戚戚焉。雖然很被李商隱的情詩所感動,但最心動最覺有意蘊的,我也鐘情這一句。
是啊,李商隱可不僅僅是情詩寫得好,他還有一些詠史詩、詠物詩、酬答詩也相當不錯,吟誦得來非常美,有些你還經常能聽人說起,原來就是他的詩,所以你怎能不知道呢?
一起來把玩一下李商隱的這十句吧!
一、詠史詩
1、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人人都說隋煬帝因荒淫而亡國,但到底荒淫到什么程度呢?李兄告訴你兩件事:放螢,栽柳。
隋煬帝楊廣太會玩,嫌燈籠不浪漫,非要用螢火蟲。他在洛陽景華宮征求數斛螢火蟲,“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巖谷”。在江都還修了個“放螢院”,專供他放螢取樂??扇缃衲??那放螢的江都宮苑只剩下腐草咯,螢火蟲早沒影了,說不定就是被楊廣抓得絕了種!
隋煬帝為了方便自己下江南旅行,開鑿了兩千余里的運河,從洛陽通到杭州。在河畔開筑御道,種上柳樹,并親賜柳樹姓楊,叫楊柳。運河堤岸因此叫隋堤。他每次巡游江都,鑼鼓喧天,燈火輝煌,哪有鳥敢呆在樹上!但是現在隋堤已變得寂寞凄涼,烏鴉都跑來樹上過夜了。
李商隱暮年游江都,看到這些前朝的遺跡,憑吊懷古,寫下此詩。說的是前朝的事,但告誡的是當世。南朝陳后主是荒淫帝,被隋朝滅掉,隋煬帝又是個荒淫帝,被唐朝滅掉,所以唐朝統治者,你懂的!
《隋宮》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后庭花?
2、不問蒼生問鬼神。
漢朝的賈誼以才能出名,可是漢文帝召見他,與他長夜促膝詳談,問的不是國計民生,卻是鬼神迷信的事!這不等于是用宰牛刀來殺雞嗎?說什么求賢若渴,其實根本就是不懂知賢重用。(不知賈誼是誰?寫《過秦論》、《吊屈原賦》那位)
李商隱也是含沙射影,以賈誼自喻,抒發自己懷才不遇、不被常識的牢騷。其實領導都愛說自己重視人才,問題是你怎么能真信呢?對領導而言,賢的本質是你對他有沒有用。晚唐的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藥求仙,感興趣的話題是你有沒有辦法能讓他長生不老。遇上這樣的統治者,李商隱也只好自憫了。
有些人生病不去醫院,反求神拜佛求秘方,用此句諷刺也很合適。
《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3、他生未卜此生休。
唐玄宗和楊貴妃很恩愛,曾立誓約:“世世為夫婦”。好忠貞不渝哦!但是安祿山造反后,唐玄宗逃亡途經馬嵬坡,禁軍嘩變。唐玄宗為了自保,只好處死楊貴妃。還世世呢,他生怎樣尚未可知,今世就已經結不成夫婦了。
像李商隱這樣專情的好男兒,自然不恥唐玄宗這種平時甜如蜜、一到關鍵時刻就縮骨的懦夫。身為帝王都保不住自己的寵妃,還比不上那位姓盧的普通男子,能與愛妻莫愁長相廝守呢。盧家有莫愁取典于梁武帝的《河中之歌》。
《馬嵬》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章劵⒙脗餍よ?,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二、詠物詩
4、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夕陽之下,樂游原上的風景無限美好,只是可惜啊,黃昏美景太短暫,不能久矣。
為什么這么消極呢?詩人是在天快黑,心情不好時才登上樂游原解悶的。心中抑郁,縱然看到美景,聯想到的,也是無力挽留的感嘆。
人也好,物也好,凡遲暮者,都可以用此句來形容對美好時光的眷戀,以及心中那隱隱的危機感。此詩沒有用典,是李商隱最好理解的一首詩。
《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5、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生長在幽暗處的小草,飽受雨水的浸淹,傍晚時分,天氣忽然轉晴,拔云見日,小草也得以沐浴余暉而生機再現。
這首詩有著少有的明快與喜悅,喜從何來呢?
李商隱在長安時身處牛李兩黨夾縫之中,處處受牛黨排擠。他只好離開了長安,跟隨鄭亞去了桂林當幕僚。鄭亞對他還不錯,又遠離長安那政治漩渦,李商隱在這的心情好了很多,精神上輕松不少。所以他把自己比作那可憐的幽草,形容自己終于也得到了夕陽的溫暖照耀。
《晚晴》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乾后,歸飛體更輕。
6、留得枯荷聽雨聲。
留下那枯殘的荷葉,深夜難眠時,聽那滴落在荷葉上的深秋雨聲。本來已是無甚作用的殘荷,卻被李商隱留意到,淅淅瀝瀝的小雨滴在荷葉上,聲音竟有那樣的清幽別韻。詩人正為著思念兩兄弟而失眠,這殘荷上的雨滴聲卻饒有情趣,在這寂靜的深秋寒夜中,平添了些許安慰。
崔雍與崔袞兩兄弟是李商隱的從表兄弟,關系很好。他們的父親崔戎對李商隱又有知遇之恩。這一年,崔戎突然病故,李商隱離開了崔家,旅宿在駱氏人家的亭園里。他非常想念剛剛喪父的兩兄弟,沒有了好友在身邊,深感寂廖。
心情本是愁悶的,又是連日不散的陰雨天氣,沒想到,在那衰敗的荷葉上,不期而遇卻聽到了這么好聽的雨滴聲,陰郁的心情似乎一下有了亮色,喜悅起來。這樣一個心理轉折過程,盡在一句“留得枯荷聽雨聲”。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7、從來系日乏長繩。
李商隱登高山望遠,落日真的太美了,可惜就是沒有系住太陽的長繩,否則一定要綁住它,不許它再西沉,好讓這美景長留。好夸張奇特大膽的想象!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李商隱卻說給我一條長繩,我要讓時光永駐。李哥哥好氣魄!
太陽東升西落,江水東流,日復一日,時間的流逝無可阻止,讓人悵恨不已。即使想向仙女麻姑買下她所掌管的滄海,讓流逝的一切重新回來,可是滄海變桑田只在彈指間,就剩下這么少一杯春露,時間好冷酷無情??!
《謁山》
從來系日乏長繩,水去云回恨不勝。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三、酬答詩
8、雛鳳清于老鳳聲。
雛鳳的鳴聲,比老鳳要來得清麗響亮。你兒子韓冬郎的才華要比你韓瞻還要高。這和長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是一個意思。
如果要形容后人比前人更棒,你就可以來上一句“雛鳳清于老鳳聲”,既恭維了別人,又賣弄了自己。
李商隱是詩人韓偓(韓冬郎)的姨丈。李商隱離京入蜀前,在餞別宴上,當時年僅十歲的韓偓即席賦詩,才華令滿座皆驚。李商隱回京后,有感于此事,便作了這首酬答詩。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四、其他
9、平生風義兼師友。
劉蕢平生對我的情義,又是老師,又是朋友。想要表達對一些亦師亦友的人的尊敬和感念,此句最宜。
劉蕢是李商隱的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后來蒙冤被貶,還客死異鄉,消息傳來,李商隱悲痛不已,連寫了四首哭吊詩。
《哭劉蕢》
上帝深宮閉九閽,巫咸不下問銜冤。黃陵別后春濤隔,湓浦書來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風義兼師友,不敢同君哭寢門。
10、古來才命兩相妨。
自古以來,才能與命運成反比,越有才華,命越不好。
類似的話,杜甫說過“文章憎命達”、“古來才大難為用”,李白說過“古來圣賢皆寂寞”。這些有才華的文人墨客,在政治上難展抱負,自然就發出了如此的感慨,也算是安慰自己,誰讓自己太有才呢!
《有感》
中路因循我所長,古來才命兩相妨。勸君莫強安蛇足,一盞芳醪不得嘗。
李商隱的詩實在都太美,無怪乎是唐代詩壇的一道豐碑,所以不花三篇來寫他,真就無法寫出他的全貌。白居易就超愛他的詩,曾說死后愿投胎做他的兒子。清吳喬也評價稱:于李、杜后,能別開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義山一人。
自古多情空余恨,有如此才華與情懷的李商隱,卻仕途不暢,情路坎坷,一再被這世界辜負,讓人說什么好呢?不過,這只是我們后人的眼光。我們怎么知道,他本人的生命,不會因為細膩多情、能比常人感受到更多“留得枯荷聽雨聲”的意外驚喜,而更豐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