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親愛的,每次看完一本書你都會寫文章梳理嗎?(小星星)
關于看書,主要按照書單來讀書。平均一個月2本書。讀書的過程中會記筆記,有觸動的觀點,段落都會記下來或者寫在每日500字(也可以使用微信讀書直接記錄和分享筆記)。看完書,一般會回顧一下整本書都有哪些章節,哪個章節是我收獲最大的,特別喜歡的會整理寫成文章。
問題二:對于寫作的內容,你是給自己劃定了一個方向進行細分,還是遇到可以寫的話題都可以用來練習?
就自己而言,沒有詳細的細分,因為自己剛剛開始,還在學習中,對自己也不是非常了解,定位不見得準確。之前咨詢過Rita老師,所以開了一個公眾號。在大的方向上給自己定一個調性,就像微信公眾號的名字一樣——米蘇和舊時光,英文Memories-Missu,就是為了記錄自己的生活,滿足自己的喜好,所寫的東西都是自己的經歷或者身邊人的經歷,它是發生過的事情,帶有回憶的痕跡,所以我在積累素材的時候用了幾種方法,都是從身邊的人入手的,也就是真誠的記錄自己的生活,只要是屬于自己喜歡的生活范疇,都會去寫,讀書、電影、故事、旅行、菜單、詩歌等等都會去寫。
問題三:你在寫長文的時候,都是想知道主題,然后把之前積累的素材或者刻意去積累素材后,然后才寫的嗎?(小棉棉是小太陽)
我想你想問的問題是,我在寫之前是不是就知道主題,然后可以準確的使用素材進行寫作。其實我寫的時間像大家知道的并不是很長,和大家有一樣的問題,最開始總是寫著寫著就跑題了。和Rita老師也溝通過很多次,她也給過我很多建議。首先,大家不要害怕跑題,這很正常,寫完之后你會去修改,也許還能為你生出新的主題和觀點。其次,使用Rita老師建議的方法,在寫之前想好主題,列好框架,然后使用你的素材,這樣的話,你即使跑題也不會跑的太遠,寫好微調即可。
問題四:寫作初期的時候,你會對文章的質量做要求嗎?我現在遇到個兩難:如果隨性寫,堅持日更無壓力,但是文章沒質量;如果每篇都按照規范精雕細琢,過程會很痛苦又花太多時間,不好堅持。(菜心昕)
首先,要分清楚日更的目的。我的日更的目的就是積累素材,雖然我總是說自己的日更毫無文采寫的像流水賬,但是它幫我積累了很多素材,所以我還是堅持了;其次,等你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你你可以改進你的日更。對于日更的短文,重點是寫一篇結構完整的短文這篇短文要思想突出,語言凝練,結構完整。第三,建議每日打卡去看Rita老師的日更,相信大家會學到很多東西。
問題五:請推薦幾本你覺得不錯的寫作書籍,并說下理由。(李小乖)
推薦自由寫作空間給大家推薦的數目(鏈接大家有)
問題六:你都是怎么讀 暢銷書的呀?(小棉棉是小太陽)
不追暢銷書,建議大家多讀一些類型。比如我自己的書單上分別幾個大的類別,經營管理類的、心靈勵志類的、心理學的、小說和文學著作、生活智慧、修身立世的。廣泛的閱讀會給大家一個廣闊的視野。
相信大家會越來越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