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癥狀:一般而言,筋性腹痛的疼痛與典型的臟器病變疼痛性質有區別,同時缺乏臟器功能失常的主要癥狀表現及有關檢查的陽性體征。以腹部受涼的腹痛為例,其主要是腹部肌筋攣縮,雖可伴有腸道的蠕動性增強,但多不呈現急性胃腸炎的典型癥狀表現及有關檢驗陽性體征。肌筋性腹痛的基本特點是
①位置比較恒定,多有定位反復發作病史。
②以鈍痛性質表現為主,與氣候驟變、勞動勞累關系密切,而與飲食關系無多大聯系。
③可于疼痛部位,觸察到病態肌筋的陽性形征。醫者觸及筋性結灶時,與病人產生的異常感覺呈同步性反應。
④運用綜合理筋消灶法施治,可把疼痛解除,且療效鞏固。
【治療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具體的施治方法:
①于腰背采用邊舒筋邊查灶的方式,對背腰華佗夾脊,于舒筋的同時,多于胸12至腰1的豎脊肌,查到結硬性的筋結病灶,遂行局部消灶,使腰背筋結導致氣滯及血瘀形成的病灶松解,獲得背腰陽氣暢通,利于推動腹部筋脈氣血之流通。
②腹部治療。圍繞腹部已經形成筋結病灶,采用綜合理筋法,作舒筋解結治療。常用的施治筋結部位,按三線的取灶法,于查到的任脈線、半月線及外三線(相當于腹外斜肌的革質索處)的筋結病灶點,以結灶點為腧穴,施以手法、針刺、拔火罐的治療。一般施治的筋結病灶數,為3~5個結灶。施治的間隔期為3天。5~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4~6天。
【病例擇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患者譚某某,男性,58歲,農民,腹痛反復發作病史36年。在1次進行磨谷的勞動中,突然覺得上腹部正中點處疼痛,緊縮性疼痛性質,經休息,病情自行緩解,隨后的日常生活中,雖無消化道的病情癥狀伴隨出現,但腹部于心窩下固定點性疼痛,經常發作,每月發作1~2次,發作時間,無規律,多與腹部用力,導致腹部肌筋收縮有關。?經筋檢查,發現腹部臍上4寸處,有一條索樣筋性結灶,長2.5公分,粗如筷,質地僵硬,觸察時,高度敏感,疼痛難忍。診為筋結性腹痛。予綜合理筋消灶法治療,重點對筋結病灶藏以微針刺消灶,每天治療1次,連續治療七天,病灶消散,病情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