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某些地方的天價彩禮,城市房價的高不可攀,讓年輕人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那么,女孩子結婚該不該要彩禮呢。
彩禮幾千年來就有,彩禮是一種傳統,一種禮儀,古代是有聘禮才出嫁,要不就是下嫁,彩禮代表著明媒正娶,或許這就是彩禮存在的真正意義。
女孩子結婚彩禮是必須要有的,一方面是表達男方對你的重視與認可,另一方面是一種篩選。
如果一個男人想娶妻結婚,沒有一定的積蓄與準備,女方又怎么和你開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當然天價彩禮是拒絕的,一味標榜高昂的彩禮,會讓想要結婚的雙方或年輕人,陷入困境,成為負擔,反而不利于兩個家庭。
1、彩禮是誠意,必不可少
微博上有個話題是#女孩子結婚該不該要彩禮#,近年來對于彩禮的話題討論量,屢屢增多。
從大眾發言來看,網友們對彩禮的認識從天價,如今演變成女孩子結婚就不應該要彩禮。
這種想法與看法,實在令人無法茍同。
一份彩禮如果是天價,你拒絕,你憤怒,你罵街,我都能接受,但是不應該要,憑什么。
基本的彩禮是應該要的,且男方足夠重視女方,愿意促成一段感情走向開花結果,那你就應該努力與父母、女友商量,去為了這個事情進行跟進與準備。
想到自己結婚時,彩禮只有兩萬,雖然不多,但雙方家庭都很開心與重視,有積極準備與交流,當然也有爭吵與分歧存在,但為了一個美好的結果,大家都在努力調整和改進。
彩禮表達的是誠意與尊重,金額多少可以在參考當地風俗的基礎上,適度調整,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與旁人的評價,就隨意拍板,罔顧家庭的意愿與實際情況。
兩個人從戀愛走到談婚論嫁,本是一件令人羨慕且幸福的事,如果因為彩禮沒有談攏,或受到影響,確實太可惜了。
我始終認為,彩禮必不可少,但不是不可商量,只要對方不是盛氣凌人或無故耍賴,一切都能好好溝通。
結婚,是兩個人邁入人生新階段的開始,有儀式感,給彩禮,是一份重視與尊重。
2、邁入新階段,需要付出
有人說,彩禮其實是古人的智慧,女方家庭為什么要對男方索要彩禮?這其實是設置一個門檻,是一種篩選,也是一種制約。
男方家庭娶妻生子,難道不需要付出一些嗎?
薛兆豐教授在某期《奇葩說》曾說過,結婚,就是辦企業,就是簽合同,辦的是家庭企業,簽的是終身批發的期貨合同。
由于男女雙方發揮作用的時間點有晚有先,女性承擔生育和撫養的義務,注定在資源付出上,早于男性。
先付出資源的人,容易被后付出的人敲竹杠,所以進入這段關系的時候,女方要求多一點抵押是沒錯的。
同樣,如果男方家庭不踏實干活,沒有積蓄,自然就付不起彩禮錢,這樣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大概率可能是懶散。
其次,為了防止男方在結婚后變心,彩禮也是一種制約。
有了門檻和篩選,就能排除一些不合適的地方。
3、盡量別先上車后補票
雖然有些女孩子與家庭,不太看重彩禮,但該有的儀式與流程不能省,更不能少。
對于女性而言,千萬別先上車后補票,一定要按正常相處流程來走,見家長、談彩禮、商量婚禮等,新人可能多辛苦些,但不能少。
因為一旦你未婚先孕,這個時候談彩禮與商量結婚,多數情況是被動與妥協,讓自己與家人受傷害與嫌棄。
雖然時代發展呈現多元化思想與文化,但作為中國家庭的父母,多數比較傳統。
女孩子有喜歡的人談戀愛,很正常也是一種幸福,但感情再美好,也要有自我保護意識與措施,不要懷孕,做好清潔衛生,雙方都有必要性。
彩禮能夠從古至今被傳承與延續,肯定有它本身的意義與價值,我們應該讓它發揮正常作用,而不是被妖魔化。
彩禮作為婚嫁的一個標志之一,需要被正確認識和對待,而不是惡意包裝與利用,成為負擔與枷鎖。
彩禮是必要的重視與誠意,不應該被剝奪和摒棄,但我們需要探索一條合適的路徑,就必須從個人做起,拒絕高昂且無理的要求,但還給予女方誠心誠意的承諾和彩禮也應該有。
面對彩禮,希望我們能真實面對自身與家庭的現實情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多一些體諒與耐心,少一些指責與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