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微信推出了新功能:允許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圍,其中有全部、最近半年、三天。有人選擇了“僅三天可見”,大家清一色的表態:朋友圈僅展示三天,比拉黑還可怕。
1
那為什么那么多人開始用這個功能呢?
大概因為回過頭來翻看自己之前的狀態,總會發現有那么幾條傻乎乎的文字,已經和此時此刻的自己不那么相配了吧。所以想把那些狀態只對自己可見,但是只有照片能設置,其它的,如果不想被看到,那只能刪除。可畢竟那些都是自己的成長歷程,自己還想偶爾翻翻回憶一下,但不刪,總如覺得別人看到了會嘲笑。
或者干脆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昨天發的朋友圈已經配不上今天牛逼的自己!可是雖然今天很牛逼,但卻不想拋棄讓自己強大起來的過往,但這些過往也只能屬于我自己,別人無需窺探。
三天后,只能留給自己,畢竟三天前的狀態無法成為對方評價自己的憑證。因為不免有些人會通過翻開朋友圈來草率的斷定新認識的這個人,而不是通過之后現實里的交往。
還有一個原因,或許當時發朋友圈時可能已經指定了哪個分組可見哪個分組不可見,當屏蔽的那部分群體里有新朋友添加時,之前的狀態會被人一覽無余,設置三天,自然可以省去很多麻煩。
因為有些情緒是不適合給一些人來看的。對于家人至親和閨蜜好友,自己的一些負面情緒發送時或許已經屏蔽了他們,因為你不想他們因為自己的情緒而受影響,可后面不免會新添加一些,甚至你的爸爸媽媽剛申請了一個微信號,可那段事已經過去了,何必讓他們看到而擔心呢?對于無關緊要的人,他們看到那些不痛不癢的事情或許就成為了別人日后茶余飯后的笑料,可總免不了這個新群體再次加入新朋友。
2
后來的你啊,干脆把朋友圈關起來,設置為三天可見了,省的新加入的朋友窺探到自己的過去。
隨著朋友圈隊伍越來越壯大,形形色色的人越來越多,“朋友圈”已經不僅僅成為一個朋友交往的地方,甚至成為了職場合作、衣食住行必不可少的渠道。因為那些難過的瞬間,或許就會被認為你負能量太多不適合接觸,那些購物照片可能會被人罵是炫富,那些情侶合影評論里可能就會出現一句:秀恩愛死得快。我們開始隱藏自己,連三天可見的狀態都成了偽裝。
即使這樣,我們還是沒有選擇徹底關閉朋友圈,我們總是那么顧忌別人的感受,怕被人誤解為單獨刪除或者屏蔽了誰,怕那條尷尬的橫線成為人際交往中難以逾越的鴻溝。
我們能做的,只有不再真正的展示自己給別人看。曾經我以為只有個別人這樣,后來才懂,寂寞起來,所有人都一樣。其實很多人,也只不過是在朋友圈里活得比較好,或者再旁人眼里過得比較好而已。“總在人前幸福,總在人后孤獨。”
大家不再頻繁地表露自己的真實情緒,不會再發那些負面的狀態和落寞失聲的消沉,甚至表達一個觀點前都要前思后想考慮很久。太多人藏起了自己的心聲,每天發些不痛不癢的段子,曬曬沿途的風光,轉轉時下的熱點,人云亦云的說些無關緊要的話。
但如果你曾在凌晨一點后刷新你朋友圈的動態,你會解鎖了解一個人的新方式,你會看見每個人平時沒有表現出來的另一面。
半夜,唱完k已經凌晨了,可我睡前總有刷刷朋友圈的習慣。突然看到許藝發了一段文字:“這座城燈火輝煌,可還是沒有一個能讓我容身的地方。如今30好幾,我該何去何從?”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被盜號了。因為他總是那種拼命搞笑的人,有他在的地方總是歡聲笑語不斷,朋友圈里都是搞笑的段子,看了這條狀態才真正體會到那句話:搞笑有多用力,內心的傷就有多深。
本想給他評論,當我輸入完成時,系統提示:此狀態已被刪除。或許這些深夜里的真情流露,總會在發完的那一刻及時刪除吧。誰都不想讓人看到這么脆弱的自己,一身軟肋,無一盔甲。尤其再接觸的人越多之后,大家就越發會隱藏自己的負面情緒了。希望在他們眼里的自己永遠是美麗的,青春的,自信滿滿的。有人說,成長的標志是把眼淚咽回去,不再哭。而我覺得真正的成長是永遠也不會再在旁人面前哭了。自己躲起來偷偷地哭,小聲抽泣,不會將這種情緒招搖過市了,不愿意讓任何人看到自己的脆弱和無助了。
3
可是,真的設置了三天可見,而且每天都是積極向上的狀態,還是一樣,戳傷了那些玻璃心的朋友。他們說:我想要了解你,你卻對我豎起一座高墻,一道防線,哪怕我對你再多感興趣,那堵高墻、那道防線仍讓我失了信心,我沒把握逾越。
昨天,我發消息給一朋友,顯示:?請先添加對方為好友。
當時的我一臉懵逼,是自己哪里做錯了嗎?我找他有急事,便直接打了電話給他
“你為什么把我給刪了?”
他說:“你對我朋友圈3天可見 還有加的必要嗎?我和你之間的信任都沒有,為什么還要讓你存在于我的列表當中?”
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如果真的看某一個人不順眼,何必設置全部好友展示三天,單獨把你拉黑就好了。對好友真的沒有什么不尊重。朋友圈只是自己記錄生活的方式和載體,甚至年少時寫的日記一樣。歸根結底,它們的歸屬地,都是記憶而已啊。我又沒有全部關閉,你還有三天可以看到啊。一個不夠及時了解別人動態,卻又馬后炮來指責設置朋友圈三天的人,其實不懂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底線。誠然,我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你想去翻看,卻沒能看到,固然會有一些失落。
但這種失落不能來自于對方,而是應該自省自己,你為什么不能夠及時了解最好朋友的動態,你為什么不在朋友當下更新朋友圈時就有所回應?偏偏要發現他設置期限后感覺不被重視呢?而哪怕作為最親密的人,你也不可能百分之百了解一個人,更不可能知曉對方的所有生活細節。成年人的交往,就是在相互不侵擾和彼此尊重的前提下,進行友善的交際和平等的對話。如果你真的想了解這個人,請你及時,如果你真的在意某個人,請你多和他有直接的互動,而不僅僅是看看他以前發生過什么事情,點個贊評論幾句而已。
而且,朋友圈,不是你了解這個人的唯一方式。
你們可以聊天,你們可以打電話,你們可以約見面,你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交朋友和了解對方,并不僅僅只是私下里翻翻他的朋友圈。而如果你因為對方限制了朋友圈展示就覺得他不拿你當朋友,說明你在心里就自動排除了其他可以繼續接近的方式,而你們的友誼,也僅限在朋友圈里。
4
一個人從最開始的完整展示朋友圈到現在的設置三天可見,其中有怎樣一個心理變化,或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動機,但它們都有一個前提,就是我不愿意讓自己的這些動態,再被別人知曉,無論對方是誰。這真的沒有什么不好,你能夠知道我每天做了什么,也能即時刷到我的消息,只是之前的那些情緒只屬于自己的回憶。
大家有這樣揣測的時間,倒不如好好和朋友見面吃飯,來得更加溫暖和真切。你說,哪有那么多時間,大家都這么忙?可你忘記了,情感溝通除了朋友圈、見面吃飯,還有閃送。過節的時候、對方過生日的時候,甚至你親手做了一頓美味菜肴的時候,都可以讓閃送幫你送到,這樣的情感維系豈不是比朋友圈里單純的點贊評論來得好一些嗎?
所以不管怎樣,
我都希望大家過得好,像朋友圈中表現得那么好。
希望每個人都在努力過得好,和朋友圈里一樣好。
但愿每個人和朋友之間的相處越來越好,不僅限于朋友圈里的那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