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差點被氣炸,某人的老毛病又犯了!
昨晚收拾完房間,已經11點了,我一看手機,已經九號了,得還花唄了。趕緊跟某人說,要還花唄,一共1455塊。
這個月開支比較大,一 因為兒子在家,菜錢肯定會增加,二 因為疫情,我在網上買了一些藥以及消毒水。三 因為爸爸住院,雖然我全程沒怎么出錢,給爸爸買護墊以及早中餐在外面吃。總共算下來,肯定要比上個月開支大。這些都事先跟某人說了。因為結婚這么多年來,我太知道他的為人了,提前給他打個招呼。免得某人的臉色不太好看,結果外甥打燈籠——照舊。
以前每次手里沒錢的時候,我就開口找他要,而每次他都非常不情不愿,好像我每次開口要錢都為了自己去買化妝品,衣服以及各種自己享受的東西。所以這個月除了讓他在微信上打1000塊錢以外,我沒有開口找他要過一次錢,全部用花唄、微信支付。
花唄,絕大部分都是用來買菜,微信上有的是在某團買菜,有的是在拼夕夕上購物。買的是藥以和日常用品。
我有一張卡存了4000塊,這個他并不知道。去年暑假兩個月共超支了1000塊,而我這張卡是和微信綁定的。為了不看他的臉色,兩個月多出了1000塊錢,我沒吭聲,更沒找他要。就這樣自己的私房錢少了1000塊錢,而這個月,因為開支大,所以動用了我的私房錢五百多塊。照這個速度,估計等今年暑假之后,我這個私房錢就用的一干二凈了。
我感覺如果找他要500塊,他應該覺得我又在奢侈浪費了,所以我只打算要200塊,另外300塊就算了,畢竟爸爸住院,我在外就餐和買護墊花了三四百塊,這個開支純屬我自己用,不找他要也比較合理。
可沒等我開口說微信支付的事,某人又滿臉的不悅,手機丟給我“你自己轉賬吧!已經給了你很多次錢了,你居然還有1455塊的花唄!”
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的血一瞬間涌上了頭頂。已經給了我很多次錢?我的媽耶,才51歲怎么就好像得了老年癡呆?現在發生的事,忘的一干二凈,倒是把以前的事重復地出現在自己的腦海中?現金給了一次200塊,其中還有100塊錢躺在錢包里。微信也只轉了1000塊,怎么就給了我很多次錢?
我還沒有說微信支付的事,他就嫌我用錢用的多了,我真是徹底無語了。
當初,我打算嫁給他的時候,我就非常清楚他的父母兒子三個,不可能給他任何幫助,他自己和我工作也不穩定。因此,我的生活不可能像一個普通女人。如果死摳,根本就不可能自己買房、養娃,供兒子讀書。不用他督促,這么多年來,我一直非常的節儉。一瓶二十來塊的面霜,可以從春天擦到第二個春天。買一件衣服可以穿一二十年,而我從頭到腳絕大部分衣服是人送給我的。有的我娘家嫂子送的,有的是婆家弟妹送的,甚至有的是我朋友送的。只要有人愿意送,我就樂于接受,勇于穿上。至于用于衣服、包包、美容品化類純自我享受的錢少之又少。二十年來,這一項開支合計應該不到1500塊。
如果說婚后我有什么浪費錢的嗜好,那就是買零食。一個月花多少錢呢?100多塊。我說的不是剛結婚的時候,而是四五年前,總共一個月100多一點。就這點開支,他也嫌棄,甚至有一次當著別人(就是我經常買零食的那家超市的老板)的面說,我整天只知道吃、吃、吃。
因為在外面,我沒有發脾氣,更沒有反駁。我既不想傷了他的自尊,也不想丟了我的面子。但面對他的指責和譏諷,這個外人都看不下去了,直言不諱地說:“你老婆在我這兒一個月買的零食才100多塊,別人買一件羽絨服就可以抵你老婆一年的零食了。就這點錢,你還好意思說呀?”
三年前,我成了糖人,這下好了,唯一的嗜好也沒有了。每個月除了200多塊的藥錢,所有的開支幾乎沒有一樣是純粹自我享受的。我自以為自己很節省,結果在某人眼里,我卻是個超級敗家的女人!
我不知道,現在一家三口在一個上廁所都需要花錢買紙的小城里,一個月消費多少才算是不敗家?兒子不在家的時候,我們兩個一個月菜錢不到1500塊,這點錢還包括我每個月200多的藥錢。兒子在家的時候應該算是兩千多一點。也就是三口之家,一天五六碗菜(因為兩個都是糖人,所以菜吃的特別多,飯一餐100克熟重),一個月不到兩千的菜錢,多嗎?
我覺得我已經非常節省了,至少沒有把錢用在自己身上。可能這么多年來,我一直是這樣,讓某人覺得我只要不餓著不凍著,我就是一個全天下最幸福、最會享受的女人。這個也就算了,畢竟我自己沒有多大的掙錢能力,我嫁的男人也就一樣,不節約如何過日子?不能買些東西自我享受,我接受。但基本的生活開支一個月菜錢、日雜以及藥錢不到兩千,就嫌我敗家,我是不是該建議,從今天開始,大家朝天仰望45度,等天上掉下米菜?因為天上掉下來東西,肯定是免費的,不用花錢的呀!
大家別以為他真的很摳,他是摳,只不過只是針對我一個人而已。只要他兒子、他父母、他兄弟開口,多少錢他都覺得很正常、很應該。比如他兒子剛考上大學的時候,手里總共一萬多一點,他非常大方的為他兒子花了一萬買了電腦和手機。今年考研成功不用兒子提,主動買了六七千塊錢的手提電腦。
再比如他父母除了有退休金之外,還種田、趕工,個人一年的收入不比他少,但從來不貼補我們。對于這個沒什么好抱怨的,誰讓你嫁的是多子家庭呢?但他父母對我們的態度就是,他們的收入與我們無關,但需要花的錢就跟我們有關系了,這個時候我們就享受了獨生子的待遇了。
開始農忙的時候,請別人來我婆家趕工,這個工錢都是找我們要。當然,秋收就跟我們毛關系都沒有。后來我強烈反對,才沒有找我們要這類錢了。過年別人來拜公婆,公婆讓我們回拜。平時一個小小的感冒,馬上打電話給某人,從來不提讓我們出錢,可從來是花多少某人就出多少。需要補鈣了,貼膏子了,同樣,一個舍不得買,一個主動孝敬。需要花錢嗎?我才沒那么傻了,打個電話,錢就來了。
因為我們住在城里,有些東西鄉下的確比較少,有時他兄弟會托他幫忙買,每次幾十幾百。他兄弟其實人還挺好的,從來都是主動給錢,可他不要啊!人家才不稀罕付出的小錢。
諸如此類,只要對方開口要,他就沒有不痛快給的。這時,他的字典里沒有奢侈、浪費、敗家、摳門……等字眼了。當然,這個對方不包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