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年小區的門房換人了,老楊和她丈夫老胡接管了這個工作。
? ? ? 老楊六十來歲,是五臺人,長的身材高大、皮膚發黑而且身體偏寬,一看就是經過風吹日曬、長久勞作過的,身體非常強健,看不出一般女性的那種柔弱。她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屬于人們眼中有兒有女,能拼成一個“好”的人。她和老胡在五臺農村以種地為生把兩個孩子撫養成人,待兒女們都成家立業了,她倆也年齡偏大了,干那么多農活有些力不存心。于是,把地轉租出去,倆人到了離孩子們比較近的市里,開始了打工人的生活。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了這個小區,接管了門房的工作。門房的工作收入雖然不高,但有住的地方,還可以自己做飯,能省不少生活成本,倆人生活的也挺自在。
? ? ? 老楊性情很好,也善于與人溝通,沒多久便和小區里的老人們熟絡了。無論看到誰,老楊都是笑臉相迎,遠遠的就會跟你打招呼,和你噓寒問暖,幫你做這干那,而且對自己的本質工作是盡職盡責。自從她來了以后,院子里整齊、及時干凈了許多,看到車、物有亂放的,她都會檢點督促,讓它歸位,讓大家舒服。丈夫老胡和她相反,長得瘦瘦的,不善言談,少言寡語。但人很勤快,看到院子里老、弱住戶有需要時,從不吝嗇自己的體力,會主動幫忙解決這些住戶的難題,沒事時則會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大家說話,看大家打牌。大家都喜歡這兩口子。有些住戶家里有一些派不上用場的衣服會拿給老楊穿;還有些,會把冰箱里積存的好吃的,拿給老楊、老胡吃。慢慢地,老楊兩口子的吃穿用度好了許多。
? ? ?隨著時間的推移,老楊兩口子發現了新的賺錢機遇。小區院子里的住戶多是老師和陪讀的租戶,用的書、紙比較多;陪讀的住戶,為方便生活,買快遞比較多,這些在廢品站里能賣不少錢。于是老楊開始收集這些廢品,積累到一定程度,由老胡騎三輪車去賣。剛開始,她只是在每天整理院子時,到垃圾桶里搜尋,后來好些住戶會把廢紙箱、廢書、廢紙,順路拿到老楊門房,老楊的良好人際關系給她帶來了正向的回饋,讓老楊的收廢品生意做的風生水起,也讓老楊的收入直線上升。老楊的笑容更燦爛了。
? ? ? 看著她們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的生活態度,看著她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看著老楊兩口子每天勤懇的勞作,看著她們在獲得回報后開心的笑臉,我也由衷地感到:生活是那么的美好。
? ? ?愿老楊的生活一路陽光,愿勤勞樸實的人們生活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