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朋友晚上約出去吃飯,這是位重要的朋友,在我心里他與別的朋友都不一樣,他總是能讓我用另外一種眼光去看或者思考這個世界。在我看來我們是注定要在紅塵中一生的人,而他就是那個早晚有一天會跳出塵世的人。他很注重內修,注重精神世界的塑造,總的來說就是比較有佛性的一個人。他半開玩笑的跟我說:如果你哪天跟我聊天,突然發現我是另外一種狀態,說明我已經悟到另外一種境界了。我呵呵一笑,隱隱約約能感覺得到他說的也許是真的。
因為很久沒見了,我們聊著最近的狀況,我說我想成為一個會演講的設計師,所以最近在跟一群朋友練習演講,想做好演講真的挺難。很多時候說一半卡殼,大腦跟不上嘴巴,沒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很難講好。他說:你錯了,真的想演講好,做好你自己就好了。當你做自己的時候,那些話都是真真切切吐露出來的,并不需要提前打草稿列提綱做背誦,你自然就可以做的很好。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我們班演講教練張勝萍,他不論在哪個班級分享,從來是不寫稿子的,一講一兩個小時都沒問題,而且戰友們確實能感受到他的鼓舞,稱他不愧是“最會鼓勵人的演講教練”,不負這個稱號。
我問:那如何做自己?他說: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令自己興奮,激勵的事,只有自己喜歡的,你才會深入的研究,才會越做越好。才不會在乎別人的評價和眼光。我想張勝萍能做的好,就是他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好是自然的事。一些電影里,主人公鼓勵戰友一起戰斗時簡短的演講都是非常出彩,非常觸動人心的,那些話就是他真正要做自我的時候,要做自己有意義的事的時候由衷表達出來的。所以如何做好演講似乎也變的簡單了,就是說一些你自己真正喜歡并且對你有所感悟和提升的故事,因為你演講目的是分享信息,或者能夠改變聽眾的觀點,推動他們的行為。回想一下,你覺得自己講的最好的是哪篇演講?是不是曾經最觸動你自己的,你最喜歡的那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