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和母親在三亞,遇到很多“萍水相逢的人” 大多是東北老鄉。
飛機到三亞已經晚上10點多,我和媽媽正躊躇打的去預訂的地方,也談好了價錢,但因為不熟悉,心里還是忐忑。這時和我們一起坐飛機坐我同排的一個姐姐/妹妹叫我和媽媽搭她的車,她老公來機場接她。于是我就滿懷感激屁顛屁顛的去搭她的車了,我們在飛機上聊了很多,她老公在三亞做裝修工作,她在上海陪讀。基本每個月都會來三亞。她抱怨說第一次坐這么奇葩的飛機,上面還推銷東西,也不配餐等等。我們一起交流買哪個航班的經驗以及體會,還有聊到三亞的物價,房價等等。聊累了就各自睡一會。 下飛機各自取了箱子我們在打車講價時不小心又偶遇,才有她送我們這一程。我和媽媽把打車的錢準備好打算下車以后給她,不然我們覺得大晚上的,要人家白送心里甚是過意不去。但下車后她和他老公死活不要。把我們安全送達后就走了。我和媽媽心里充滿溫暖,我們也互相加了微信。
之后遇到萍水相逢的人也都很有趣,媽媽是個外向開朗的人,我們走在一個上坡的小路上,渴了買椰子喝,喝完后媽媽覺得不過癮,一定要吃里面的椰肉,但是人家老板說只有用勺子才能挖出來,媽媽自己用老板的水果刀挖出一部分,于是我們就每個人拿著半只帶椰肉的椰子繼續往前走,走到一戶人家全家都外面納涼,媽媽問人家借勺子。那家和媽媽差不多大的阿姨二話沒說就進房間去取小勺,我有點不好意思,她們倒很隨意的聊開了,媽媽總是自報家門報的很詳細。每當這個時候我也莫名的會有一種尷尬的情緒,我這次才和她出來心里經常會默默的想“她是個外向的人” ?確實如此,她很容易信任別人,和人家打成一片,而且對她來說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她自己甚至完全意識不到她的這個特質。我想這就是她到新環境很容易交到朋友過的快樂的原因。她們隨便聊著,好玩兒的是那個阿姨嫌媽媽手上沒勁兒,挖不動椰肉,干脆拿過勺子幫她挖,挖了好久,直到挖的干干凈凈。我也覺得那個阿姨性格直率的好有趣。后來知道他們老家是山東的,來到三亞打工。
再有很多萍水相逢都是東北老鄉,都非常熱情,無論指路還是交流各種信息。和當地人對我們的態度形成非常明顯的對比。印象很深的是媽媽問一個阿婆用葉子包的東西怎么買,怎么吃。人家直接回說你們外地人不懂吃就不理她了,還有個買雞蛋的阿姨,媽媽問她好半天她都不搭理,我后來在旁邊看著都有點看不下去了。坐車的時候我和媽媽說,這邊人不太友好,緊接著我心里也在說“”這是個評判” ?后來在海邊又碰到一個姐姐,人非常和善,她坐在樹蔭的花臺上,看我們過來休息納涼就主動遞了兩張傳單讓我們墊在花臺上省著臟了衣服,我們坐在那聊了很多,比如關于三亞的房價,哪里有好吃的該怎么坐車等等。后來我和媽媽在聊到當地人的不友善,我們會不約而同的提到她。因為她是很好的反例。因為這樣的遇見感到很溫暖。
幾乎碰到所有的東北老鄉都會聊的很開心,會覺得親切熱情,網上戲說三亞被東北人包圍了,也確實有點,這邊很多“候鳥老人” 碰到一個東北大叔他很冷幽默,他說人家當地人都“個應死”東北人了(非常討厭的意思),因為東北人的到來抬高了當地的樓價物價。
我和媽媽只要了解信息也會很熱情的告訴別人,雖然沒來幾天但能幫到就盡量幫助,比如坐車看到人家搬不動行李就去搭把手,或者把前面的座位讓給行動不方便的人。
我想我們也是別人記憶中很溫暖的萍水相逢的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