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奇葩說的第四季中的一個辯題,如果你的父母要求去養老院,你是否愿意送他們去?
總的來說,這一集很煽情,無論你是支持將父母送去的,還是不支持把父母送去的,最終還都是以愛的名義,以父母是否真的想去,以子女是否站在父母的角度,父母是否真心想去為基由!隨著70,80后的父母逐漸走入老齡化,關于這個問題又逐步提上日程。
我們可以看看這代老人生活的經歷,在他們的意識里,大部分還是以孩子為主導,或是以孩子的孩子為主導,年輕的時候帶孩子,等孩子考大學,結婚,生孩子,然后他們再帶孩子,他們這輩子大部分是沒有想過自己,那個年代講究的是犧牲嘛,奉獻嘛,更何況是為了孩子。可是當有一天,等孫子們長大,等他們年邁了,他們真的會提出要去養老院,要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不會。 他們一輩子都在為孩子考慮,難道忽然有一天他們會提出去養老院,僅僅是為了追求老年自己的生活嗎? 觀念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幾十年慢慢地改變。
所以我覺得馬薇薇說的對,父母肯定不會一夜之間就想通了,至少我們這代人的父母不會,大部分人都不會。而等我們這代人老了的時候,應該會。因為我們接受的教育,價值觀等等都在發生變化,我們崇尚追求自己的生活,我們更愿意活在這代人的追求里,而不是周而復始的帶孩子,帶完孩子帶孫子!
像我們父母這代人,真正要求去養老院的,應該還不是主流,整個社會的觀念還沒完全轉變,另外,養老院的構建還沒有逐步完善!這里只說大部分的中產階級,因為富豪和貧困人士,這個問題基本不存在!其實去不去養老院只是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要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除了帶孩子,還有自己的生活空間,比如建立老年人的社區活動,增加他們的娛樂生活,舉辦一些老年人感興趣的活動,擴大他們的朋友圈,這才是社會應該考慮的問題!
其實很多時候,現在的老人逐漸在改變,比如像我老媽,一邊帶孫子一邊注重自己的生活,各種忙里偷閑,保養,逛街。我婆婆,把孫女送去幼兒園后,積極參加打軍鼓活動,偶爾還能參加演出賺點外快,哈哈! 這也說明觀念的改變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