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革命:比特幣背后的技術正在如何改變貨幣,商業和世界》一書的聯合作者 Alex Tapscott表示:
“物聯網需要一個物賬本(Ledger of Things),該賬本需要記錄所有的發生在物聯網內的事情,包括交談內容,誰欠誰錢等,并協調所有發生的事情?!?/b>
“區塊鏈可以為十億甚至百億的智能設備解決連接連接與交流安全。”
那么物聯網能給我們的未來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呢?
應用領域
案例一:智能家居
案例二:智能交通
案例三:醫療健康
案例四:食品安全
案例五:惡劣地區的環境監測和災害預測
什么是物聯網?
百度百科上給出了如下解釋: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其英文名稱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
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
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聯網分為:感知,網絡,應用三個層次。
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于網絡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與其說物聯網是網絡,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因此,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核心技術
應用原理
對象的智能標簽。通過NFC、二維碼、RFID等技術標識特定的對象,用于區分對象個體,例如在生活中我們使用的各種智能卡,條碼標簽的基本用途就是用來獲得對象的識別信息;此外通過智能標簽還可以用于獲得對象物品所包含的擴展信息,例如智能卡上的金額余額,二維碼中所包含的網址和名稱等。
對象的智能控制。物聯網基于云計算平臺和智能網絡,可以依據傳感器網絡用獲取的數據進行決策,改變對象的行為進行控制和反饋。例如根據光線的強弱調整路燈的亮度,根據車輛的流量自動調整紅綠燈間隔等。
有哪些問題?
1、技術與標準
計算機 ? 操作系統、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計算機體系結構
通信工程 ? 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
軟件工程 ? 軟件工程、軟件設計、代碼重構
核心技術 ? 嵌入式、無線網絡、移動計算、RFID、物聯網、控制理論
面向計算的數學 ? 高數、現代、離散、概率論、工程數學、凸優化
編程語言 ? python、C/C++、C51、匯編、Html/Css/JavaScript、Java
2、成本問題
物聯網=通信+計算機+軟件。對于物聯網的研究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充足的資金支持+經驗豐富的科研團隊,而且由于電子標簽與讀寫設備貴,導致成本高,想要大規模的應用難度不小,而一旦沒有大規模的應用,成本高的問題就更加難以解決。而且因為中心化云服務器、大型服務器和網絡設備的基礎設施和維護成本是非常高的,在物聯網設備的數量增加到數百億時,會產生大量的通信信息,這會極大的增加成本。這樣,陷入惡性玄幻,物聯網的發展將受到限制。
3、安全問題
不法分子則可以通過攻擊聯網家用設備這些薄弱環節來侵入家用網絡,進而侵入計算機來盜取個人數據。想象一下有黑客入侵了你家冰箱,獲得了你的日程安排表,公司等信息,然后再進入你網絡中的私有云盜取你家人的照片,甚至獲得你家里智能門把手的控制權,是不是有背脊發寒的感覺。政府安全部門可以通過未經授權的方式對存儲在中央服務器中的數據內容進行審查,而運營商也很有可能出于商業利益的考慮將用戶的隱私數據出售給廣告公司進行大數據分析,以實現針對用戶行為和喜好的個性化推薦,而這些行為其實已經危害到物聯網設備使用者的基本權利。
4、關于物聯網的政策和法規
想要實現物聯網的快速發展需要有相應的政策法規,規范行業發展。
區塊鏈技術如何應用于物聯網?
1、大數據管理: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性
建立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使機器與機器,機器與人人間的信任成本降低。同時區塊鏈本身的特性使得大量的閑置算力可以被有效利用起來,能夠有效的降低計算和存儲的成本。且后期的設備維護成本也能夠降低。
2、透明化管理:共識機制、可追溯性
區塊鏈特有的共識機制,通過點對點的方式使各個設備之間連接起來,而不是通過中央處理器,各個設備之間保持共識,不需要中心驗證,這樣就保證了當一個節點出現問題之后,不會影響網絡的整體數據安全性。
3、安全性:智能合約
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技術可以將智能設備一個具備自我調節功能且各自獨立的網絡節點,在這些節點內我們根據多方約定事先寫入規則的基礎上執行相應功能 ,包括信息的交換以及身份核實等。